【胡杨林社区-漫步长天-个人文章】
[过去的时光]那年那月
□ 漫步长天
2006-10-28 14:19
收藏:0
回复:10
点击:4989
说起来不怕别人笑话,母亲生我时,非常勉强,只是我在她肚子里待得太久了,才不得不让我出世。之前已经有三子两女的母亲,见又生了个带把的,没好气的说:抱一边去。我懂事的二姐赶忙把我抱到离母亲较远的地方,怕出意外。极度困难的日子把母亲坑苦了,也害得我束手无策,生下来两天没吃一口母亲的奶水,二姐只好用凉开水喂我,至到现在,我身体的百分之七八十还是水分。
从小学到高中,我口袋里没有装过两元钱,过年的时候,别家的孩子都有压岁钱,而我却没有。口袋里仅有的两毛钱,还是二姐从副业队领的工资,趁父母不在,偷偷塞在我手里,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让别人知道。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我每天都在没人的时候拿出这两毛钱,左看看右看看,舍不得花掉,晚上睡觉前小心地装在口袋夹屋里,一边边捏着,直到入梦。
那时,学校有助学金,也就是困难补助,人人有份,两元三元不等,但钱是永远发不到我们手里,早就扣除了书本费。不知道多少次,我暗中下定决心,有朝一日我自己有了两元钱,第一件就是到镇上的那个杂货摊,买好多好多五分钱一杯的沙枣,分一半给二姐,一半留给自己,吃个够。可这个梦始终没有实现。没钱的时候有沙枣,有钱的时候,沙枣已不是记忆中的沙枣了。
高一那年,我不幸害了早恋症。后排的那个女生,不但学习好,脾气也是一流的。班里学生多,68个人挤在一起,68套桌凳挤在一起,都是大小伙大姑娘,下课后急着上厕所,乱哄哄的,后面的踩着前面的脚,发出牲口一样的叫声。后排的女生总是那么安静,上课时听课看书,下课后也不出门,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窗外的阳光。有一次,她后面的男生故意将桌子向前移了整整80公分,她根本走不进去,甭说坐下上课了,眼看老师就要来了,全班的同学都在看她,我更是为她紧张,可她却不愠不火,静静地站在那儿,像是临刑前的勇士。最后还是我坚持不住了,把自己的课桌向前移动了40公分。这个小动作最后换来了男同学的臭骂,也换来了后排女生感激的一眼,我好高兴。从此,这个女生的影子就成了我上课时的全部思想内容。后来的结局残得连我都不敢相信,高二期末考试,我成了全年级第二名,倒数。
这个第二名彻底击碎了我的美梦,我想过辍学,想过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大显身手,想过进城打工,想过做一名赤脚医生,反正没有想过再去读书,太丢人了。
公布成绩的那天下午,全校师生大会,先是奖励前三名,接下来点名批评后三名。我坐在下面,心里那个急呀,狠不得自己变成一泡尿,渗到土里去。这一公布,全校师生都知道了我是高二年级的倒数第二,差生,多丢人。从过去老师同学都喜欢的优等生,一下子变成了人人嫌弃的差差生,还不把八辈子祖宗给羞死。快点宣布吧,完了我就可以拍屁股走人,再也不到这鬼地方来了。
那天,校长的讲话格外地长,听得我有心事的人都快睡着了。学校距腾格里大沙漠不到20公里,风沙频繁,下午的气温变化尤其大,不到三点就起了风,带着尘土和干燥的气息。前三名的发奖刚刚开始,风力猛然加大,漫天黄沙滚滚而来,把个好端端的师生大会给吹散了。
这一场不期而遇的沙尘暴,打乱了我的全部计划,让我十分为难,原打算成绩宣布后潇洒地走出校门,丢下一句“此处不留爷,必有留爷处”的豪言壮语,挥挥手作别而去。没想到,这么一点美好的愿望也被风沙给搅黄了,我才发现,人要是倒了霉,喝凉水也塞牙。
没有了离开学校的借口,我只好暗下决心潜心苦读了,那段日子,我让家里的煤油灯一直亮到深夜,耗油量迅速上升,卧病在床的父亲常常半夜起来数落我,省点油吧,省点油吧。我知道家里买一斤煤油非常困难。实在没有办法,我就到生产队的饲养场和张大爷做伴,晚上伴着大爷如雷的鼾声看书写作业,两天就可以把灯里的煤油点完。好在油是生产队无偿供应的,隔上一段时间,队上的保管开玩笑说,大爷,你不会是晚上没事做,把煤油当酒喝了吧。大爷回击道,去你个小兔崽子,你爹才喝煤油。
晚上熬夜,早上还得早早起床,胡乱吃几口粗粮馍馍,急急忙忙赶去五公里外的学校,路上还不忘背英语单词和数学公式。中午不回家,别的同学上学生灶,吃过后还要午休,我不让自己休息,一边啃干粮,一边靠着操场的篮球架背古文,一本《中学古文选读》,被我翻得面目全非。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我时常学习公鸡的架式,单腿直立,左右轮换,一旦睡意袭来,身体不由地倒下去,惊醒后继续苦读。
繁重的学习把我的大脑弄得越来越麻木,除了元素周期表,牛顿,抛物线,几何图形和李白,其它的都淡淡地远去了,包括后排的女生。从那时起到我考上大学,竟然再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直到现在,她可能还不知道,高二那年,有个男生为了她差点辍学。
努力奋斗的结果很让人欣慰,高三那年,学校第一次实行奖学金制度,除了助学金外,还用现金奖励成绩突出的优等生。高三年级的第一名8元,第二名6元,第三名4元。我侥幸得了第二名,从校长手里接过崭新的三个两元钱,我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清是辛酸还是甜蜜。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钱,是我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的。我知道这笔钱可以买很多的沙枣,但我没有,我想让这钱花得有意义,有价值,有份量。中午,我假装有点感冒,拒绝了同学们让我请客的无礼要求。独自来到新华书店,把书架上的书一本本看过去,从上看到下,从左看到右,两个多小时后,选准了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北京第一版的《红楼梦》,共三册,定价4元1角。手头剩下的钱,两毛买了作业本,两毛给二姐买了发卡,余下的1元5角,我全数给了母亲。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形,母亲把钱看了又看,又把我从头到脚地看了个遍,仿佛有点难以想象,当初不想生养的小儿子,竟然也会自己挣钱了,而且知道把钱交给家里。
我用第一笔奖学金买的《红楼梦》,陪伴了我二十多年,上大学,参加工作,从基层到机关,我始终带在身边,十分珍惜。前几年有同事借阅,我实在舍不得,到书店花了几十元钱买了一套精装本送他,而这套,虽然纸页有点泛黄,但每每翻阅,总有一种浓浓的情绪在里面,让我记住了那些往事,记住了后排的女生,记住了那场风尘暴,还有亮到深夜的煤油灯和三张崭新的两元钱的奖学金,那是我生命中的财富,是我难忘的青春岁月。
作者签名: 文章是林子的,眼睛是你的,快乐是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