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下的中国社会
中国律师网 2006-11-22 15:42:20.0 特约评论员 朱一平
连日来,张珏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潜规则”又成了热门话题。
其实张珏只不过是揭开了 “潜规则”泳山的一角,可以说潜规则早已是无处不在。
张珏说她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没有逃过潜规则。若是去问一问施工企业的老板,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参加的招投标,没有一个是真的;所承接的业务,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潜规则拿到的。所谓招投标,早已成了形式,有的工程都快完工,那边还在搞招标呢,因为手续要完善呀。那位建筑业中著名的老板严介和,他自己也承认,承接的第一个项目是第五包。转包一次都不允许,他能转包五次,可见管理完全是做样子而已。
五毒矿井为什么能六证齐全?有了潜规则事情就好办了。尽管上面左一道关卡,左一个禁令,可以在潜规则面前,不过是花架子而已。人命关天的大事,就这样成了儿戏。所谓安全管理,最后只有下达的死人指标能够落实了。
学校不准乱收费,但是“自动捐助”不在此列;医生不准收红包,但是患者不送红包敢动手术吗?这些潜规则不都存于我们的生活中吗?
为什么仿冒某书记的签字竟然能够安排33个人进入机关工作?显然,根据书记签字办事而不按规章制度和党纪国法办事已经成为一些机关办事的潜规则。根据书记签字办事能摆到桌面上来吗?当然不能,但是实际上大家都是这样干的,制度又有何奈何?程维高的错误中,有一条就是插手行政事务。可是似乎没有人吸取这个教训,死在高尔夫球场的书记要算因公死亡;出卖国企学校医院的书记照样升官,直接干预洗脚业的书记成了解决就业难的英雄。书记想干嘛就干嘛,书记的手想插到哪里就插到那里,书记签字比中央文件,比法律制度更有用,这也是潜规则。
新上台的国家统计局长说,统计人员不能看领导脸色行事。这话当然没错,但是如果潜规则不打破,恐怕这话说了也等于白说。
含有苏丹红的食品,照样贴着绿色食品的标签;制假售假的企业,照样挂着ISO9000认证和AAA级资信的牌子。
西安彩票事件中,公证机构竟然参与造假诈骗;所谓公证,已无公正可言,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在潜规则面前,规章制度,关卡禁令,公证认证,都成了皇帝的新装,成了笑话。
规章制度,关卡禁令不起作用,上面不知道吗?不是不知道,而是无可奈何。对于潜规则,往往采取睁一办眼闭一只眼态度。例如对卖淫现象,这是公开的秘密,你说管吧,总也管不住;你说不管吧,有时也要抓一抓。这就形成了法制以外的潜规则,若明若暗,似有似无,其中奥妙,深不测也!
规章制度和关卡禁令不起作用,如果没有潜规则,那社会不是要更加乱套吗?所以对潜规则,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潜规则无处不在,这就苦了小老百姓。要办个事,正规渠道行不通,潜规则又摸不到门,真是难死了。比如说看病吧,想送红包又不知送多少,不知送给谁。只好想办法找中间人了。这样各种拉皮条的应运而生。上学,看病,找工作,办证,买车票,都有“托儿”“媒子”。
很多演员和导演的交易,是通过经纪人(托儿)进行的。当然,能用经纪人的演员,要有一定基础。初出茅庐者是不行的。这张珏显然还够不上用经纪人的等级,所以只好自己上阵肉搏。虽然她知道有潜规则的存在,但是她还是太天真了,以为这种交换就是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必须立马兑现。
其实潜规则就是流氓强盗的规则,是摆不到台面上来的。女演员要通过出卖色相上戏,这是广义上的潜规则,并非每陪睡一次就一定有回报。睡了也白睡,也是潜规则之一。只有肯白睡,睡得多了,也许会感动上帝,会开恩让你上一次戏。因为供求关系摆在这里,愿意让睡的多了去了,人家排着队哭着喊着让导演睡还轮不上呢。你睡了一次就想立马有回报,不是太过份了吗?所以张珏其实是自己对潜规则理解错了,是自己没有按潜规则办事,所以在圈子里混不下去。自己跳出来,也得不到同行的同情。别人还得在这行里混不是?张珏的悲剧就在于她本来是承认潜规则并且也想溶入到这行当里面去的,可是并没有被这个圈子所接受,而正规的法律制度又帮不了她。其他人如果没有能力打破这种吃人的潜规则,说三道四又有何用?
现在演员成了自由职业者,参加拍戏,与剧组应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关系,按照《劳动法》规定,应签订劳动合同,可是谁会这么做呢?不签劳动合同,劳动保障部门又有谁来管呢?不要说演员了,就是大学生就业,能签劳动合同的或者签真的劳动合同的又有多少?现在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或是签假合同去备案的,不是比比皆是吗?
精英们鼓吹打左灯向右转,挂羊头卖狗肉,大搞形式主义,明一套暗一套,制度法规规,关卡禁令形同虚设,利用潜规则称王称霸,国家白白养了一大堆没用管理人员和各色骗钱的中介认证机构,恶果已经大量显现。一幢外表很漂亮的建筑,内部已经千疮百孔,总有一天是要倒塌的吧?
转载自
http://www.chineselawyer.com.cn/pages/2006-11-22/s3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