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飘落的紫丁香-个人文章】
难舍四川情结
□ 飘落的紫丁香
2006-11-29 19:21
收藏:3
回复:12
点击:828
俗话说:“少不入蜀,老不出川。”第三次踏上四川的土地,我对四川的情结还是那样难以割舍。
万州,一个原本并不出名的小县城,近几年来,随着三峡移民的迁入,一跃而为重庆第二大城市。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宽敞洁净的街道、整齐划一的楼群,无不显示着这个新兴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在这里,四川人的勤勉节俭、吃苦耐劳可见一斑。清洁工人们用包装绳撕成碎条之后捆扎成扫把,把街道打扫着得一尘不染。随便走进一户普通的人家,抽油烟机泛着不锈钢的光泽,墙壁上的磁砖、抽水马桶反射着瓷器的釉彩。你甚至不相信这房屋已经居住了至少5年。天然气处生活基地就坐落在这座美丽整洁的城市,他们精心打造出的“江汉花园”这一住宅小区品牌为之平添了一份妩媚和典雅。
从万州驱车前往建南生产基地,一路上峰回路转,只见漫山遍野处,勤劳的山民们开垦荒山,布下层层梯田,成片地种植着苞谷,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苞谷串,有些已经捆扎成束,准备运到集市以换回一家人的生活必需品。山里气候凉,日照少,生长期要比山下普遍晚一、两个月,所以尽管已是深秋还能吃到山民们烤的嫩包谷。拿一根木筷将苞谷连心穿过,放在炭火里烧烤,什么佐料也不放,烤出来外表黑乎乎的不大好看,但吃到嘴里却别有一种风味,那自然的香甜远比烧烤摊上的要美味和纯粹得多。
山民的纯朴经常让人心生感动。背一筐白菜,大约要爬三、四公里的山路到井场去卖,只卖一毛钱一斤。井场上一般只有三名职工,完全要不了这么多,但他们还是全部买下,然后在互相感激的眼神中,又相约着下一次交易。开着一辆旧吉普车,常遇见背着书包的孩子朝着车驶来的方向鞠躬。一打听才明白,原来老师这样教育孩子们:你们有学上,多亏那些坐小车的人捐钱盖的学校,你们要感谢那些好心人。偶尔也能看见几个家里穷的孩子,没鞋穿就光着脚丫,手里拎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天的干粮,走一、二十里的山路去上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撑着他们再苦再难也要坚持把学上完。
途中,同行的小L和我们闲聊,谈井场职工的生活,讲自然环境的恶劣。他说他在井场工作期间共遇见过四次蛇,刚上井的头一个月就碰到过两次。有一回,在清理排水沟时,发现浅沟里躺着一条一米多长的毒蛇,被惊动后逃到了旁边的草丛里,小L赶忙喊人帮忙,大家一起用铁锹把它打死了。所以井场职工上班时不管天气多热,都严格劳保穿戴,岗位上也都配备了治蛇咬伤的药膏。今年元月,正值寒冬,南高点的一个井出了故障,要检修调校安全阀,他随行采访。出发那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一路上纷纷扬扬,而行驶在弯多坡陡的山路上,司机手心里都捏了把汗。检修并不费事,只用了一个小时,时间都耽误在路上了。因为有些树被大雪压倒了,清理路障就花去不少时间。当天又必须赶回来,否则第二天积雪被冻住,行车就更不安全了。就这样,早上8点出门直到晚上10点才回来。小L说得轻描淡写,我却听得险象环生。想想在这晴空万里的季节,尚且体会到了山路的艰险、悬崖的陡峭,而行驶上大雪纷飞的路上却不知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后勤尚且如此,那些常年坚守在深山老林中的前线职工,又是如何度过每一个枯燥寂寞的日日夜夜呢?
答案我无从寻觅,我只知道,可爱的建南人一直坦然地迎接着大自然的挑战,始终如一、无怨无悔。
作者签名: 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