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顽也-个人文章

《墨攻》断想

顽也
2006-12-05 15:27   收藏:0 回复:3 点击:6566

    我是先看了评论再去看电影。于是没有意外于是缺乏醒眼,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入戏。坦白地说,看碟的效果绝对逊色于在电影院。有很多场面相信在影院的效果更佳,战争原本就是残酷和血腥的,这种扭曲的暴戾之气更需要强烈地视觉冲撞和凸显。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墨攻》远比《夜宴》拍得更好。
  
  所谓场面所谓情节其实都应该为一个主题服务,而这个主题就是导演就是剧本本身试图去告诉观者他所想表达的某种思想和情感。有评论说,《墨攻》想表达的主题有些摸棱两可,一个制造策划战争的人又怎会对战争的结果犹豫怀疑甚至否定呢?如果革离是崇尚墨家“兼爱”理想的人,是追求天下永远和平的人,又怎会领导一场如此杀戮的战争呢?他们觉得影片的主题并未表达清楚,甚至评价到刘德华的演技也只是一贯的勤勉没有突破。
  
  而我站在评论的另一边。
  
  战争与和平从来就是一对矛盾的孪生体。革离是为战争而来但他不是最初的发动者,他也并非必须面对战争的被承受者,他是因为求助者的求救而来。他与求助者本身没有任何瓜葛,只因为他追崇他的理想“兼爱”、“和平”。这是其一,为理想而战,为他人的“生”而战。革离的一开始就不犹豫糊涂,他很坚定很理智也很明确的。也正因为这种执着和理智,革离充分展现了他的战事领导才华,他甚至在之前从未有过任何战斗经验,却以少胜多,以一挡十挫败了赵国的十万大军。无数人死去,敌人、战友、百姓。他质疑过么,他犹豫过么?没有!他只是舒了一口气,在胜利之后的夜晚像孩子一般熟睡。他以自己的智慧拯救了梁国,他的理想在这一刹那是实现了。没有流血的还击,没有牺牲的对抗就没有属于和平的黎明。但革离所看到和感受到所谓胜利的欢喜只属于战争的一方,梁国。同样的流血同样的牺牲还属于战争本身的挑衅者,赵国,这个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忽然间输给了只有四千人的小小梁国,而且输得如此惨烈和触目惊醒。这无意是一种羞辱是一种比肢体血淋淋的痛楚还要难以接受的事实。于是更激烈的报复和还击席卷而来,但是他们却又一次败在了革离的计谋之下,原本偷袭的部队却被四面包围,束手就擒。“兼爱”的革离不是天生的杀伐者,他仍清醒地守护着他的信念,他甚至为一个敌方的奴隶而舍命相救。但是杀红了眼的梁军,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即便是放下武器的俘虏也要赶尽杀绝。
  战争从一开始的借道挑衅现在已然转为无休止的怨怨相报。仇恨在每一个被卷入这场战争的人心中像熊熊燃烧的战火般蔓延,而王权的动摇,更让稍稍喘息的梁王过河拆桥,翻脸无情。此时的革离第一次犹豫了,他为“兼爱”而来,但渴望的和平却愈来愈远。无论是梁王以莫须有的“反叛”罪发起的内战,还是已经接到国内撤兵令却仍不罢休欲以复仇的赵军反扑,战争的车轮已不能停止地碾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兼爱”的理想和残酷的战争现实,仿佛一场拉锯,让革离第一次质疑自己的行为。他为和平而战?还是用战争埋葬了和平?如何拯救?如何实现?
  
  正如旁人问得好,倘若赵国受困也向墨家发出求救,那先生的“兼爱”是否也一样要向他们伸出援手领导他们抵御外来者的入侵?革离说:是!这是他的追崇的理想。但旁人又说,就算先生愿意,可是他们是否会接受呢?兵戎相见就是敌人,先生曾与他们为敌,他们又当如何接受?革离没有回答。旁人继续说,如今战事不断,各国相互交战,天下虽大,先生又可去哪里实现“兼爱”?革离茫然未答。
  战争的最后,梁虽未灭但分崩离析,赵虽退兵却伤者惨痛。去而复返的革离似乎明白所谓“兼爱”仍需选择,但他的爱人却与他咫尺天涯,他救不了天下,救不了所爱的人。只有侥幸活下来的孩子仍是一片希望。
  
  《墨攻》这是片名,但我竟觉得并不合适。因为所谓的墨家军并未出现,从头至尾只有革离一人的坚守和进攻。亦或革离本身只是一种理想的代表?言之墨攻,因为革离的信念来自于墨家思想,兼爱与和平。但是伸出援手的革离最初只是揣怀了理念而从无实战经验的理论家,也许他初生牛犊不畏虎,也许他满腔抱负正待施展拳脚。无论如何,真正有过战争经验又秉持墨家“兼爱”思想的墨家军从一开始就拒绝出面拒绝施以援手。这是否有些嘲弄?亦或你只能这样去想,所谓的理想经不起现实的打磨,墨者越接近现实越远离理想,越靠近战争越排斥和平。只有拒绝才能让理想存在,革离无非是又一个在社会实践中摔到的学生。而我们,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也是在这样的实践中一步步成长?
  
  我不知道革离以后会怎样,是否最终也成为墨家军的一员。但我相信所谓理想和现实的挣扎还会在革离的心里存在很久,也许是一辈子痛并快乐着的追寻。
  
  理想之外便是爱情,较之爱情,《墨攻》比起《夜宴》比起《无极》比起《英雄》都更出色。笔墨不多,却恰到好处。那种生离死别的惆怅和悲凉并不因为短暂的出场而被减弱。相反,《英雄》里出现的“英雄”因为太多,全剧便显得纷乱,而秦王一声关于和平的“呐喊”却因为王权的虚伪和统治者的利益而变得可笑。于是张曼玉和梁朝伟的光彩沦落为道具,鲜明的色彩反而弱化了侠者的正义和为之牺牲的爱情。至于《无极》我不知道陈导脑海中要述说的理想是什么,人性和馒头的较量是如此不堪一击,所谓王所谓妃所谓将军所谓公子之间的爱情更让人觉得混乱游离无法自圆其说。而《夜宴》越国太子拖沓的舞姿和青女义无返顾的牺牲有些格格不入,我无法悲伤,连黯然伤神也有些勉强。大导演们多次按照自己的臆想篡改了历史的准则,于是王权的虚伪性与为之而战的正义以及爱情忠贞的串联便变得格外的不伦不类,换来的只是一次一次观者的笑场。
  
  历史有其自己的游戏规则,正如所有的时光倒流机器一样,我们可以回头甚至可以戏说涂鸦,但是决不能搬动历史的一块砖,否则堆砌起来的故事只能轰然倒塌。比如所有王权的虚伪性、统治者的利益性,所以和平从来不属于他们的理想,爱情也只是交换的筹码......《墨攻》比前者们都好,是因为它的重点不是王,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游戏的规则可以简单轻松,一切的理想、爱情种种都可顺理成章的存在。当然这和导演本身驾御一个完整的故事,让故事好看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墨攻》不是没有漏洞,重大的漏洞是那个黑人奴隶。我不明白这个人物的存在究竟有多么重要?用一个外国人还是一个黑人来演又能突出主题什么?究竟是我孤陋寡闻,难道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就已经开放外交引入外国劳务了?还是导演别出心裁,将影片国际化?更有甚者是为了祝贺中非建交N年?
  
  不管怎样《墨攻》还是可看的,刘德华和范冰冰的出演也还是可圈可点的。能让人入戏的片子总是好的吧!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小说”者,小故事也。无事可做时,不妨坐下听听。——林语堂

这句话是林先生说的,我拿来主义了,随便再扯一句,写字于我不过是涂鸦罢了,首先自娱自乐,如果你看懂了,更妙!——顽也!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