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不亦乐乎-个人文章】
一个门挡住了路
□ 不亦乐乎
2006-12-10 13:50
收藏:0
回复:5
点击:5857
一个门挡住了路
家居一座名山之下。这座山是五岳之一,以奇险峻秀著称天下。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美景。
小的时候,经常到山里头去玩。那时也不是去欣赏什么景致,喜欢的是山峪里的潺潺流水,一蹦一跳的从石头上过河,在水里摸鱼抓虾。看着老道人头上绾个结,留着长长的胡须,身着黑色道袍,脚穿白色到膝的长布袜,肩上背着竹篓,下山购买生活用品。但是仰望着两面高耸的山岩峭壁,心里还是充满着敬畏。
到了上中学的时候,才逐渐体会到这山的美。春天,正是山花烂漫季节,老师会带领学生去山里游玩,回来免不了要写作文的。夏天,山峪里总是凉风习习,是消暑的好地方。暑期最热的时候,进山峪不远的河边,总是坐满了人,双脚浸在水里,有谈笑的,也有洗衣服的。尤其在雨过天晴之时,山头飘着白云,一缕飞瀑从两峰之间泻下,蓝天,白云,青山,飞瀑相互映衬,美妙之处,叹为观止!
大自然提供的美丽风景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欣赏的。山脚下的农民,廹于生计,经常上山砍柴,割草,挖药材,因此滚坡摔下丧命的也不少见。我们上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勤工俭学,就上山挖过药材。这里的中药“黄精”挺多,也很有名。
后来,国家把这里定为“风景名胜区”,要封山育林,砍柴割草是不允许了,挖药材还是可以的。接着,山下的庙观也开始修缮。我们学生,也为那里背过沙子,抬过砖。
既然是名山,自然少不了和名人有联系,传说宋皇帝赵匡胤曾经因下棋把此山输给老道陈抟(音tuan),这里又是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留下了许多典故和遗迹。还有神话传说比如“吹箫引凤”,“宝莲灯”等等。所以,山上山下的庙宇历来香火旺盛,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每年三月,又有朝山庙会,敬神的,卖药的,唱戏的,耍猴的,做生意的,看热闹的,省内省外的人们都聚集在这里,热闹的景象可想而知了。
山上我去过几次。绝顶四顾,峭壁,苍松,崎路,云天于发际,“一览众山小”,顿觉心旷神怡!造物真是鬼斧神工。有一石刻“造化锺神秀”,一言中的。不由令人产生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之情!
上面的庙宇也是历尽沧桑,乱世多毁,盛世复修。毁不必说,修主要靠香火钱,当然还有善士和官府的资助了。每个庙里都有神像,香火案前都有钱柜。香客们磕头后都给钱柜里放钱,多少自愿。大庙里有道士值守,香客们叩头时会敲罄提示神关注。小庙及神龛则无人看管,也不用防备有人偷窃。官府资助修建的能看明白的是民国年间,省政府多次出面修路,装安全铁链。这些可以从装铁链条的铁柱上铸的字迹上看到。
那时候,不管是崇拜大自然的还是信奉神灵的,尽可以自由来这里实现自己的愿望。亲眼看到过好些外地的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走不动了,就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的坐上山顶去,精神的力量真是无穷啊!
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原因,离开家乡许多年头了。
……
终于又回到家乡了,真是时过境迁啊!
原来常去的这座山口,修了个山门,不买门票是进不去的了。谁修的?最早是当地政府修的,要通过旅游资源挣钱,后来又被地区政府把权力收上去了。再后来,被收到省上了。
发展地方经济没错,开发旅游经济也没错,要靠旅游设施如宾馆,饭店,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来挣钱。大自然的风光,造化的功劳,千百年来历代皇朝都是花钱保护,没有听说收入山的银子。现在设个门来就收钱,讲得通吗?并且有关部门都患红眼病,挣钱的权力就一级又一级的被收上去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名山)却养不了这一方(当地)人。据说旁边的一个山峪的自然风光也不错,全是原生状态,现在也设门收费了!可笑可叹!
想起苏軾《前赤壁赋》里的一段话:“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以目前的情势推断,苏子所述造物无尽藏的清风和明月,以后会对我们变成有禁而收费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