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xiaosi44-个人文章

[原创]在平凡中感受《看麦娘》

xiaosi44
2003-10-01 16:28   收藏:0 回复:3 点击:4686

   
   作者:零点(xiaosi44)
  
   看麦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在看这篇小说以前的疑问,她是一位中年妇女还是个年迈却又亲切或者怪僻的老太婆。在看之前有一种预感,那就是故事一定是发生在农村。没有想过会有什么样的主题,虽说这几年没看过几本新小说,但是觉得要从刚写的一些小说中寻找积极的意义是很难的。它如果不是向你揭露什么就是让你看看我写这部小说用了什么样的技巧,甚至有些连故事也不好好构思了,就那些过去的事,重新给你再演绎一遍。用作者的想法就是赚些稿费,而对我们来说则是让我们在看它时能够感觉到自己还是高尚的,因为看的毕竟不只是武侠或者琼瑶的爱情小说,是有几分纯的。
   开始看小说,才知道看麦娘是一种杂草,而且在乡间田头随处可见,还有个俗名叫做狗尾巴草。说到这儿,你们可能也能感受到它的平凡了。小的时候我也喜欢抽出它青青的穗子,捏一大把在手中,留下茎杆孤零零地在等待。它们的分离让人觉得十分感性,如果你再把它插回去,它们还会像重新合好的样子,但只有你我知道,穗子会在不几天后枯萎。其实看麦娘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它们之间关系有多么缠绵,而是它的穗子总是在低头守望着麦田。那是一种不可阻挡的爱。这一点是我在看过池莉的小说后才明白的。那篇小说就叫《看麦娘》,获得了第4届大家红河文学奖。
   我看小说,因了理论知识所限制,一般对人物的情感生活有着比较敏感的深入体会,仿佛置身其中。我们先看看女主角与她年少时最亲密的朋友所玩的游戏。
  
   上官瑞芳领唱道:我们要求一个人,我们要求一个人。
   我方的领唱者便领唱道:你们要求什么人?你们要求什么人?
   上官瑞芳唱道:我们要求易明莉,我们要求易明莉。
   我方唱到:什么人来换她去?什么人来换她去?
   上官瑞芳唱道:上官瑞芳换她去,上官瑞芳换她去。
  
   因为了这个游戏,也因为了游戏中上官瑞芳那撕心裂肺超越了理智的领唱,女主角易明莉便觉得她是自己最真的朋友。既便在多年以后,人过中年,上官瑞芳因为情感的经历而真的疯掉,失去了理智。易明莉依然在照看着她,并抚养了她的女儿。而这便成了小说中那深沉而又感人的基调。
   一个艺名叫作上官容容的女孩,也就是郑容容,上官瑞芳的女儿,易明莉的养女。她却在小说的开头失踪了,那一天是6月21日,她失踪了整整3个月。而那一天对易明莉来说却有些不寻常,她的丈夫是在那一天胃部大出血,母亲是在那一天变成偏瘫,父亲在那一天死去,而上官瑞芳也是在同一天疯了。当然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不同的年份。这或许都可以算作巧合,但事实上,易明莉却要去寻找郑容容,因为她在北京已经失踪整整三个月了,这一点可能正缘于“看麦娘”的本性。于是她便遇上了那个叫乔万红的女人与一个叫郝运的男人。
   如果说那个游戏让易明莉认识了上官瑞芳,那与这两个人的交往则让她走入了郑容容的思维空间。乔万红,“敏捷,夸张,新潮,富有挑战性与伤害性,有强烈的支配欲望。”而易明莉,“木衲,固执,循规蹈矩,把偏执深深埋藏在心底,常常任人摆布。”后者让我们想起“看麦娘”,它那在随风摇曳却又不屈不挠的样子。我不知前者应该用什么植物来形容,只是觉得它是不容易被打动的,至少表面上应该如此。但是乔万红却被感动了,感动于易明莉不得不成为郑容容的妈妈。而这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她没有那个义务。她也不喜欢上官瑞芳的那段故事。“我说婚姻是船,而我们个人是鱼虽然都在同一个水域,那还是不能够要求两者具有高度一致的。婚姻爱情这个东西,你越认真越是失败。在这个问题上,上官瑞芳和我不是一样的人。”由此看来,易明莉与上官瑞芳并没有相同的观念,但她却还是收养了她的女儿,这之间可能就只因为易明莉对于朋友的那无限关爱了,也因为了彼此的理解。
   从乔万红的口中,易明莉并不只了解了郑容容的情况,也深一步地领会到了上官瑞芳畸形恋情的气味,“那是一种熟透的果香味,酷似无花果。是否所有的盛开都是纷坛复杂的,而真正能够辨别和领会它的意义,还是要等到人生的秋天呢?可是,迟到的领会不再有实际的用途,给人平添的只是无限惆怅。”如果你一直不知道爱情的最后结局会是什么样子,看过《看麦娘》,你应该有些了解了。你可以像上官瑞芳一样认真地感受着、试图抗拒着这个有些残酷的世界。或者,你可以如易明莉,学会包容,承认周围一切的存在,然后再回头感受着爱情。其实每个人在生命结束以前是很难让爱情到达终点的。这是一种责任,至少她们两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在郑容容的眼里这可能就有些可笑了。
   如果说乔万红的出现是只是让易明莉感受到另一个世界的存在,那么郝运则是让她第一次见识了另一种眼光中的自己,不仅了解得清楚,还被描绘得不堪且带有侮辱性。但她也同时了解到了那种人目光中的郑容容。
   上官瑞芳有一种绝妙的本事,她可以用她默默的伴随和注视传达她那种异乎寻常的忠诚,使得他人晕晕忽忽,无法拒绝。可以从别人眼神的告别中体会到心碎的感觉。而易明莉也把那一次陌生的告别升华到永别的感觉。因为此,她才费尽周折地来寻找郑容容。
   现在我们来看看郑容容,她们共同的女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在易明莉的眼中,她不过就是一个好时尚的幼稚女孩。用乔万红的话来说,她精着呢,不把别人骗得倾家荡产就已经不错了,不可能有人骗得了她。而郝运对她的感受这是这么说给易明莉的,我的天哪,容容的性格怎么一点都不像你呢,她借了80万美金的高利贷,我是经济担保人,她躲了起来,可把我给急死了。在易明莉的感觉里,她永远不会做那些事,因为那样做会睡不好觉,而她认为那就等于浪费了生命的一半。
   她没有找回女儿,但也不后悔去北京的那个过程,她觉得世界上的路,每一条都有用,没有一条是白走的,只要你不愿意白白地走过。而她也有她的原则,例如不过问丈夫的私房钱,她知道就算问也只能得到谎言。而且她认为好的家庭无不是靠谎言维持的。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不会堕落,因为她相信自己的选择,她的丈夫是一个珍爱自己的人。她说,一个男人,如果他珍爱自己,你就不用替他担心他会多么堕落。她与上官瑞芳对这个世界有着同样的情感,当她说:“可是上官,容容这孩子到底在哪里呢?”上官瑞芳说:“在想在的地方。”
   这就是看麦娘,她用她独到的见解感觉着这个个世界,珍惜友谊,不躲避责任,在风雨中或者会暂时的低下头,但却会永远生机昂然地存在着。下面是《看麦娘》的最后一段:
   “上官瑞芳在,我在;上官瑞芳不在,我也在。看麦娘在,我在;看麦娘不在,我也在。如是这和股,我还需要什么理由?我又怎么够放弃?”
   《看麦娘》算不算一篇成功的小说?我不好说,但它让我觉得好的小说是值得看的,它让你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或者还可以让你领会到人生的真谛。从而我们珍惜它,然后好好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看麦娘》是一部不错的小说,这是我想说的。
   于二○○三年十月一日星期三下午04:21:20秒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