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石竹老人《33》-个人文章】
读《红瘦》笔记[转载]
□ 石竹老人《33》
2006-12-24 17:02
收藏:1
回复:1
点击:4704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
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
李清照十四岁那年,她的父亲李恪非在外地做官已有两年,她非常想念父亲。那天偶然翻开词集,看到薛昭蕴的《小重山》,开篇的“春到长门春草青”一句,一下抓住了李清照的心。她抛开词集,铺好素笺,提笔写下: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
江梅些子破,
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
留晓梦,
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
疏帘铺淡月,
好黄昏。
二年三年负东君,
归来也,
著意过今春。
这是她给父亲看的第一首词。虽然不过是一首小词,其中意境的高远,词句的清丽,已超凡脱俗,其父意识到,这个女儿将远远超过自己,也许当时的所谓的词人,都将跌倒在这个女孩面前。
年少的李清照是很爱美的,写文章也喜欢用词漂亮。李格非指着下面的这首词(《怨王孙》)中的几个字问:“宝枕、翠屏、玉箫”这些华丽之辞在你的词中比比皆是,是何道理?”李清照脸上一红,说:“王维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些字写出来,整首词远观看守望都很美丽,因此爱用。”
这就是李清照,“别是一家”,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怨王孙
梦断、漏悄,
愁浓、酒恼。
宝枕生寒,
翠屏向晓。
门外谁扫残红?
夜来风。
玉箫声断人何处?
春又去,
忍把归期负。
此情此恨此际,
拟托行云,
问东君。
我一直以为下面的这首《点绛唇》是李清照的词,看了《红瘦》这本书才知道,也许这首词不是她的作品,其中这样的描述:
双飞(李清照的丫头)说:“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纯粹是别人的狗尾续貂啦。”后来有人说,这首词也是李清照的作品,看来不是。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清照姐弟四人听妈妈(王氏)讲老家济南的风光名胜。对孩子们娓娓道来,家乡著名的溪亭,大明湖的荷花,在湖上和姐妹们划船争先,吓行湖中鸥鸟成群飞起,大家饮酒作乐,一直玩到日落西山方归,说得出神入化一般,李清照就边听边写《如梦令》。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归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写完后,李清照说:“要是什么地方非得亲身到过了才能写出来,那不是太迂腐了吗?我们女儿家不能像男子一样游历名山大川,就不能写了吗?”看来,写作中想象力很重要啊。
李恪非同苏东坡是好友,六十四岁的苏东坡见到了花季的李清照,看到青春焕发的少女(李清照),苏公(东坡)心头自是一番沉痛,想到当年在黄州时还有满怀的意气,写下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转眼自己到了在江东去、浪淘尽的残年,而一代新人正不管前人地恣情生长起来。
苏东坡提笔为李清照录下以前的一首词――《定风波》。苏公写完后,想听听后生晚辈对他的词评价。李清照评论:“大人才华横空出世,文采博大如海,不过仅以余力为词。若以大人之才,肯倾力而为,从此天下无词也。”苏公没有想到一个纤纤少女出语如此不凡。
看,这就是李清照,名垂清史的李清照。
李清照年少时曾对他的乐师有怠慢,因为她是看重这会阶层的,他的师傅是乐奴出身。后来,她才发现了自己的无知,师傅的高尚,为表达歉意,尊师傅的命,写了这首《鹧鸪天.桂花》,向师傅表明她的尊重之心。
鹧鸪天
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
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绪,
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屈原当年作《离骚》,引百花而疏漏桂花,确是亏待了桂花,我(清照)今天奉命为桂花作诩,只可惜才力不及屈子之万一,唯有心意可向师傅表白。
这首词(《点绛唇》)是李清照盼望父亲归来时写的,把盼望的心情写得逼真动人,小女儿的情态跃然纸上。
点绛唇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这是李清照少女时的作品,其父看过后深感不安,一方面是女儿确实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一方面是世俗观念的压制,这可能会造成对她伤害。词在那种缠绵无尽又无所依托的情感写得何其感人!
怨王孙
帝里春晚,
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
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
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
难拼舍,
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
皎月初斜,
浸梨花。
这首词是她嫁给赵明诚后,生活在丞相府(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是当时的丞相)的生活写照,此时的她生活在安逸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恪非政治上与赵挺之不同路,朝廷扫除无佑党人被罢官,她为此病倒,写下了这首词。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这是她与赵明诚分开后写的两首词。赵明诚被母亲锁在老宅同丫头锦儿生活,为的是李清照没有生小孩。她不知其真相,只有相思。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
又斜风细雨,
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
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
帘垂四面,
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
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
更看今日晴未?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这是她在丞相府过春节时应赵家人要求写下的词,赵明诚的父母都欣赏李清照的才思敏捷,而且能面面俱到,迎合过年的喜庆气氛。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
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是她在丞相府写下的最后一首词,李清照看到赵府的好光景无几,急在心里,可也无可奈何,带着些好景不常在看破红尘的情调写下了这首词。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这是她在山东青州赵家庄园时的词作。她曾一度深深厌恶的京城种种,此时种种旧事也在回忆中显露出难以磨灭的光辉,回忆是美的,她在回忆京城的生活。
满庭芳
残梅
小阁藏春,
闲窗销昼,
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
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
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
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
如韵胜,
难堪雨藉,
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
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
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
良窗淡月,
疏影尚风流。
赵明诚因不能生育夫妇之情受损,赵明诚离家出走,李清照想到当初明诚在米公府上对自己一见衷情,如同郑交甫在汉皋山上遇到了两位美女一样,如今却弃家,弃妻而走……,想到自己居然会遭遇这样一个难以启齿的命运,真是万分委屈,因此写下这首词。
多丽
咏白菊
小楼寒,
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
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
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
徐娘傅粉,
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
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
清芬酝藉,
不减酴[酉縻]。
渐秋阑,
雪清玉瘦,
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
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
浓烟暗雨,
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
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
何须更忆,
泽畔东篱。
赵明诚自知不能生育不肯纳妾,离家出走,李清照第一次为赵明诚感到揪心的疼痛,写下了她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情词。这首词也是名妓李师师的最爱。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
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
李清照在青州时开始写词论,这首词(《渔家傲》),不但一洗早看的纤巧,甚至连女人的脂粉味都洗得一干二净,气象宏伟,立志高远,反映了她对文学之路永不止息的进取之心。这首词是她的《漱玉集》词卷的开篇之作。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南渡后的李清照,丈夫死在上任的路上,一人如浮萍在风雨中飘零。赵明诚和她倾心收集的金石玉器字画此时成了贪官王继先垂涎之物,她先去了那些稀世的名画和书法觉得自己再也活不下去了。病倒后,她躺在床上,一句一句地、慢慢地,一天写一点,完成了她一生的词作的高峰《声声慢》。
李清照并未意识到,她瘦弱的肩上,独自担着北宋到南宋两个时代的词之命脉,她无意之中成了这两个时代之间的词坛承先启后的词人。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描写她一生最后一个元宵佳节的情景。
李清照是在春天来临的一个乍寒又暖的夜晚去世 ,她死得非常安静,就如花朵悄然落地。
永遇乐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拈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一生为文学而生,为文学所困,又为文学憔悴到死的她,永远离开了这个不适合她那华贵开阔生命的世界,享年七十三岁。
你走了,留下了千古奇文。你一个优雅的女人,一个婉约的女人,带着华美、伤感又真情的词,走进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
作者签名: 一朝一夕一斗斋 一夫枯坐一方台 一烟一茶一只笔 一怀闲趣一庸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