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落花风雨-个人文章】
神奇的山水——写在《灵山秀水辽河源》出版之际
□ 落花风雨
2007-04-04 17:38
收藏:0
回复:3
点击:5064
每一种人类文明都连着一条河流。河流,是孕育人类文明的产床。从源头涓涓细水,直至发展成汤汤巨流。仿佛在昭示着人类文明的孕育、成长、壮大的过程。河流,在我心中不但神秘,而且神圣。
在我的身旁,就有这样一条河流,她从静静的马盂山腹地淌出,流遍了冀辽蒙三省大地。这片山水孕育了伟大的契丹民族,成就了辉煌的辽文化。
这片山水是与一位英俊青年男子一同登上历史舞台的。就在某一天,我们的英俊青年告别了这片神奇的山水。从马盂山下的土河(老哈河)源头,依依惜别,骑着白马,顺流而下。当他走到与潢河汇流处的木叶山时,遇到了驾青牛车的美丽少女。似乎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两人演绎了一段令人心仪的爱情。他们接连养育了八个儿子,后来繁衍为契丹八部。
契丹这个在中国北方建立封建国家的民族,横亘在中国北方,与中原北宋王朝共同缔造了和平共处的局面达120多年。双方信使交往频繁,络绎道上。这一片山水,当时曾经是契丹人与北宋汉人交往的古驿道,松亭路和古北口路两条驿道在这里交会,向北迤俪而去,直达中京(今内蒙宁城大明镇)和上京(今内蒙巴林右旗)。于是,这里不再是文化的荒芜之地,欧阳修、包拯、苏辙、苏颂、沈括等著名人物一一从这里走过,塞北化外之地经受了中原文化的浸润。历史是如此厚爱,为这片神奇的山水涂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又是一方悲情的山水。那位英俊青年从马盂山腹地的土河走出后,契丹人出现到了历史的舞台上,终于站到了历史的制高点上。就在他们到达了辉煌的顶峰后,他们又神秘的消失了。他们是秉承神秘的使命,成就了辉煌伟业之后,注定了要消失的命运吗?我不知道,我只能感叹历史对他们的不公。今天的我们,只能在史书中探询他们的足迹,从残存的遗迹前凭吊他们的伟业。
契丹人已经给了我们很多,但还不是全部,这片山水中,也就是西辽河流域,据当今考古界的一致看法。这里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五帝中的颛顼以及后裔契的故里就在这里。“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诗经 玄鸟》)”那正是发生在这片山水里的神奇故事呀!当然,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定是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是由于历史的荒疏,很多鲜活的故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了。从马盂山中,近代就有多座古墓被盗。从被盗的现场看,其规模规格绝对是很高的,那应该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只可惜,古墓遭到了严重破坏,使我们无法辨识墓主的身份。因而他所承载的信息也一并的湮灭了。前面提到的大长公主,也同样逃不脱被盗的命运,但我们要感谢那块承载着历史使命的墓碑。使我们能够揭开萦绕在美丽公主头上的神秘面纱,向我们传递着那个时代的信息。
历史的润泽使我们感受到她的厚重,现实的馈赠又让我们领略她的清新。她就象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静静的躺在马盂山的怀抱里。当我们走进她,亲近她的时候。仿佛跌进了绿色的网中。诗人刘兰松写道:“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绿的草木、绿的水土、绿的牛羊、绿的马群、绿的炊烟。绿的房屋,绿的风,绿的云,绿的火焰,绿的太阳,绿的蝴蝶,绿的小鸟,绿的蜻蜓,绿的松鼠,绿的波涛------绿四她的灵魂,是她的主旋律。”她荡尽了千年硝烟,躲过了熠熠斧金的刀锋。在土地荒芜,林木稀缺的时代。这片山水成为人们向往的世界,灵魂休憩的乐园。我再次惊讶上苍对这片山水的惠顾,使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爱她。
为山河立传,为大地写照。历史已经将她的厚爱毫无保留的馈赠给我们,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展现在我桌前的《灵山秀水辽河源》,应该是生长在这片神奇山水中的我们,回赠给这片山水一份微薄的礼物吧。十万字的篇幅尽管显得短小,但所蕴涵的意义却是深厚的。这里浸淫了众多作者殷殷的情意。他们中尽管有些我们所熟知的大家,但多数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他们的写作水平不一定高超,但他们的写作态度绝对是真诚的。他们是深深的爱着这片山水的,透过他们的文字,我们感受到了一颗颗拳拳之心,抒发的是对这片山水的神往,对自然的心语。仿佛秋天里的一枚红叶,摇曳在霜天烂漫的秋风中。又象辽河上清清的涟漪,回荡在历史的山光水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