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落花风雨-个人文章

我们的哀与乐——《狼烟北平》读后感

落花风雨
2007-04-04 17:41   收藏:0 回复:2 点击:831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性格。这种性格深植在每个人的心底,渗透到骨子里。不管你是冠冕堂皇的体面人士,还是穷居陋巷的卑微草民,都会在不其然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流露出这种性格来。
  
   每个民族的性格都有优良的一面。同样,每个民族性格也都有其不足的一面。现实的情形却是,人们总是对自己民族性格的优点津津乐道,不断的阐释发扬。对民族性格中的缺点却是讳莫如深,不屑一谈。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是理性的民族,自觉的民族。她能够关照自身,反躬自问,寻找出隐藏在民族内心深处的劣根性。这种自我揭丑的挖掘不是羞辱,而是塑造。鲁迅先生有感于此,曾计划写一部《中国人史纲》,要用他那枝犀利的笔,对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来一番痛快的鞭挞,可惜没有实现。不过小说《阿Q正传》却可以稍补其遗憾。从一定意义上说,《阿Q 正传》就是一部《中国人史纲》。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如同闹剧一样的歇场了。鲁迅先生深感国民的麻木和愚昧,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我们每个人都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种精神胜利法就是高悬在我们心间的一部《圣经》,成了我们医治心灵创伤的一贴膏药。站在精英阶层的立场来看,我们对阿Q 的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自我解嘲、自我陶醉的性格自然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可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我们的阿 Q,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总觉得有不公平的地方。
  
   后来,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又向我们走来。作为草根阶级象征的骆驼祥子,在黑暗的社会中,残存在他心中的最后一点希望破灭了。于是自甘堕落,游戏人生。老舍先生将造成骆驼祥子的悲剧的原因指向了那时的社会和国家。
  
   今天,都梁笔下的文三又活脱脱的跳到我们的眼前。都梁小说《狼烟北平》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狼烟遮蔽下的北平。日、伪、国、共势力犬牙交错。正面战场和地下斗争残酷激烈。小说描绘了苟且偷生与慷慨壮怀的鱼龙混杂的众生形象。这样的宏大故事构架却是以老北平一个普通车夫文三独特的视角展开的。都梁笔下的文三,没有鲁迅笔下阿那么深刻,也没有老舍笔下骆驼祥子那么绝望。他自甘堕落却游戏其中,吃喝嫖赌,吹牛打架,起哄架秧子。遇弱逞强,敢亮膀子甩嘴巴;遇强示弱,就地爬下,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同我们一样,文三也有自己的尊严,只不过是不经常表露罢了。实实在在讲,文三本质并不坏,他不是生活在鲁迅笔下,只有哀其不幸的份。他也没有生长在老舍小说里,只有麻木的绝望。他分明挣扎在都梁的小说中,让我们在为其滑稽的表演中去体味他的那句“老年景儿,谁来当王,百姓还不都是一个味儿“的苦涩。
  
   从鲁迅、老舍、都梁的笔下三位小人物的对比,我们似乎明白了作家的良苦用心。他们在用他们的笔在为小人物作传。这些小人物,时下有个时兴的提法,就是草根阶级,草根是弱小的卑微的,但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生命力。在他们的身上,有你的影子,也有我的影子。从他们的命运中来映衬他们的性格,其用心是在挖掘我们民众中内心最隐秘的东西,也就是沉睡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选择的时代背景和人物不过是其手中的道具.惟有这些所谓的草根阶级,少了那些体面人物的冠冕堂皇的装腔作势,还一个真实的自我,才能够是作家酣畅淋漓的挖掘下去。
  
   作家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在中国数千年封建集权的统治下,身为草根阶级阶级的普通民众究竟能有什么作为,我们的社会为他们提供了什么。在生命、福祉、安全和财产都没有保障的情形下,再奢谈什么国家、民族等等虚拟的东西,显然是有些不现实的。他们最大的理想不过是平平安安过日子,能够哟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而这些看似并不过分的要求,却往往成了可望不可极的理想。就说上个世纪吧,政府象走马灯似的更替,后来就是不停的政治运动。我们的草根阶级似乎成了看客,不自觉的随着时代的轮转而轮转。
  
   对于那些草根阶级,我们无意于求全责备,。但问题是,我们毕竟是有国家和民族的,我们需要自己的主义和理想。与草根阶级相对应的是精英阶层,他们是向往文明的知识分子,也有军阀的后代和拥有万贯家财的梨园子女。是他们在引领着我们的草根阶级做着有益的事情。小说中的徐金戈与杨秋萍、方景林与罗梦云两对恋人分别都有着自己的选择,走着不同的道路,可他们的目的无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最终是杨秋萍和罗梦云为自己的理想献身,徐金戈和方景林这两个来自国共阵营中的冤家最终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故事沉重而缠绵,使人喜,使人忧。
  
   都梁是个企业家,电视剧《亮剑》的播出,使人们记住了他。今天都梁又为我们奉献了一份精神大餐。小说在宏观的叙事构架上的稳定而坚毅,使我们信服作家驾驭文字的能力。在微观情节上的细致入微,有着惊人的密度和准确,犹如那考古学家腋下的那卷地图,分明让我们体验到了老北京的风情地貌的历史掌故,。正想作者说的:““六十年代初期,北京天桥的民俗风情虽已经衰落,但还保留着一些全盛时期的遗风,那时天桥街道的布局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原貌,就连民间艺人们摆场子的位置都是晚清、民国时期沿袭下来的。我很幸运,童年时光竟赶上天桥时代的尾巴--------”这也许就是小说成功的一个原因吧。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