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石竹老人《33》-个人文章】
禅茶 [转载]
□ 石竹老人《33》
2007-04-28 22:08
收藏:0
回复:0
点击:4006
一、 茶意
这些天客人真多。也难怪,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就要到来,千载难逢的庆典,得好好准备。今日又是一个大忙日,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是午夜时分。无心顾及禅林夜色,转身进屋,往禅椅上一坐,就不再思想。该是起风了?大殿屋檐下的铃铛叮叮咚咚,心也随之平静下来。这时才发现身边的茶桌,以及茶桌上散乱的茶杯、茶壶。小徒弟早已入睡,明天再收拾吧。夜好静,窗帘半掩,一勾月牙透来淡淡的月光,清凉而潮润。这会儿,我忽然想起了"人散后,一勾淡月天如水"的诗句。我不懂诗,但这"诗"却似乎叫我懂得了什么。于是重新注意月光,以及月光下散乱的茶杯茶壶。
我想起了茶,想起了茶道。曾经多次有人对我说,达摩祖师面壁悟悟出了禅道,少林和尚打拳打出了武道;古人写字写出了书道,下棋下出了棋道;连喝茶也喝出茶道来了。难道吃饭也要吃出个"饭道"不成?"饭道''倒是没有,但"吃文化"之品位及影响是不次于书道、棋道及茶道的。古人"吃茶",说明当初的茶也是用来吃。这"当初"至少可推至春秋西汉初期,如《诗疏》中说,"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食。"茶本自然之物,与五谷杂粮何异?再往前推至神农时代,茶则作祭品之用,如《山海经》、《礼记》、《尚书》中都有记载,这里就不抄录例举了。自古人神一体,人类先用茶祭神(祭祖),随之便祭自己(以茶为食)。于是大兴茶业,天下同餐。同时也就品出了"茶味",即发现了茶之药效。《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华陀《食经》说,"久食益意思。""本草纲目"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茶经》说:"茶之为用,味之寒,为饮最宜。"自从唐朝茶圣陆羽著《茶经》,发明"茶道",天下人正式"饮茶",饮这大自然恩赐的灵丹妙药,于是茶品渐高,茶艺渐精,茶价也愈加昂贵起来, 以至不为贫穷人所有。茶之幸?茶之哀?
所以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这可不容易。虽有好友从远方捎来好茶,可我不会"喝好茶",没有工夫,也没心思来练这"特别的感觉"。看来贫僧是无缘享这"清福"了。
又如周作人先生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瓦屋纸窗常有,清泉绿茶常有,陶瓷茶具常有,可这"半日之闲"不常有。忙于少林建寺1500周年庆典,佛事俗事缠于一身,虽有"二三人共饮",也不过在谈事之余不知觉地喝它个肚子圆罢了。十年尘梦也好,一日清灯也好,贫僧恐怕是与这茶事无缘了。无缘就缘吧。回头看看月光中,看看茶桌,以及茶桌上散乱的茶杯、茶壶,忽有所悟。既然茶为自然之物,应与世间万法同根同器,包括人与动物。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茶也有与人灵通之处。俗云人非草木,我说人通草木,茶能让人回归自然,返朴归真。饮茶既称茶道,就是说饮茶可以入道。茶道有繁锁的程序,讲究极是细微。但茶人之意不在"过程",而应是最终的"道"字。繁锁的程序只是戒。持戒是为了入定,入定是为了生慧,即入道。给茶人创造良好的心态,以便品茶得味,即得人生之道,人、茶之品合一。
今晚的客人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今晚的茶饮了一遍又一遍,但末顾及人为何物,茶为何味。直到现在,人散后,独坐禅房,方有些细微的回味,如窗前的月光。忙 了一夜的茶杯,在一声"告辞、送客"声中,突然停了下来,形成定格,或满或亏,或正或斜,如人们所说的"杯盘狼藉"。但它们似乎仍保留着客人们的手温和语感,在各自的位置上静静地躺着,与月光相对无言。这会儿,我发现他们是如此的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这是一种大安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茶道么?茶道原来果真是超越"繁锁的过程"的,正如超越思维、逻辑、形式的禅。
这会儿,我觉出茶 圣陆羽为何要作《茶经》,而创立茶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