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玉壶冰心-个人文章】
我的母亲
□ 玉壶冰心
2007-05-13 21:23
收藏:1
回复:3
点击:4778
每每望见我的学生沐浴着母爱,好感动啊!下雨天,不管雨下得多大,有的母亲总是顶风冒雨给孩子送雨伞或接孩子回家;假若气温骤然下降,她们又急急忙忙送来衣服给孩子御寒。在办公室里,常常听到同事们在议论怎样感受着母爱,我好羡慕啊!我的母亲离我而去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她留给我的是深深的思念,永远的内疚和享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母亲一生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她没有上过学,目不识丁,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由于家里生活艰难,十二岁那年,就离乡背井,到浙江嘉兴的丝厂去做童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因为不识字,下班以后常常找不到宿舍。第二天去上班,又找不到工厂的车间,屡遭工头的训斥和惩罚。后来有外公做主,把她从嘉兴骗了回来,许配给了父亲,被迫和父亲结了婚,那年刚满十八岁。从此母亲由一个巢丝工人变成了一个家庭主妇。在那个社会里,她不会女红,不会烧茶煮饭,被人看不起,受尽了严厉的奶奶的欺凌。她想继续去嘉兴丝厂做工,受到了父亲和奶奶的一再阻拦。第二年,大哥就呱呱坠地了,大哥的出生给母亲带来了希望,也断绝了母亲再外出做工的念头,她一边抚养孩子,一边操持家务,忍辱负重。紧接着大姐,二哥……一个又一个的出世了,一共七个。我是母亲老来得女,,四十多岁才生下我的。因为她过度的劳累,积劳成疾,生下我以后就产后得病,因此她的余生是在疾病的困绕中度过的。
那年大哥八岁了,母亲省吃俭用,供大哥去读书,大哥的老师是地下党员,大哥在老师熏陶下,成了一名地下交通员,常常帮老师去送信,有时因送信误了回家的时间,母亲从来不责备她半句,她心里很清楚,做这样的事是很危险的,大哥不挑明,她也不过问。一九四八年春天,大哥要跟随老师去参加游击队了,母亲痛哭流涕,舍不得大哥的离去,她深深知道,这一去,是去打仗的,是要流血的,是凶多吉少的,最后母亲还是深明大义,亲自为大哥收拾行装,为大哥饯行。并嘱咐他在游击队里要听首长的话,做好己的工作。
母亲虽然没有文化,没有受过教育,但她心里想的只有别人,惟独没有她自己。她辛苦苦地操持着这个家,家里有好吃,要留给父亲吃,要给我们吃,她吃的都是剩菜剩饭。她遵从三从四德,从不上桌吃饭。有客人来的时候,她总是要等大家吃好了以后才吃。特别到了晚年的时候,她可以好好的享受生活,但是她还是十分节约,经常叫我不要寄钱给她。还常常告戒我要孝敬公婆,多去看看公婆,多给他们寄钱。她还常常嘱咐我,要好好工作,不要因为她而请假,影响教育工作。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记得那一年那一月,母亲已经病入膏肓,但是我接到的每一封家书都是“母亲安好,你好好工作,不要记挂。”我都信以为真,也不放在心里。有一天早上,传达室的阿姨突然送来一份电报,电报上的内容是“母亡,请速归”,望着电报,我心如刀绞,悲痛欲绝,不禁号啕大哭。此时此刻的我,沉痛,内疚,后悔, 交织在一起,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恨不得马上就能来到母亲身边。先生仔细看了一下电报,只见发报的时间是前一天五点多钟,可是电报没有及时送到我家,延误了我买车票的时间。于是先生急急忙忙地赶到车站去买车票,一天一班的车票早已买完了,而且车也早就出发了,先生只好买了第二天的车票,悻悻回家了。
一家人坐了一天的的长途汽车,已经疲惫不堪。一下车就哭哭啼啼地直奔灵堂。灵堂里居然静悄悄的,连个人影也没有。原来母亲已经出葬了。站在母亲的坟前,望着兄弟姐妹,我欲哭无泪。虽然他们都没有责备我,只是一个劲地安慰我,但是我无法原谅自己。多年来没有在母亲的膝下孝敬她,在生病的时候没有照顾她,没有为她送终送葬,真是不孝之女,我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但是母亲已经走了,从此是天各一方,永远的诀别了,留给我的是无法弥补的终生后悔,内疚。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我照例拿出像册,凝望着母亲的遗像,母亲慈祥地微笑着,我仿佛又在聆听着母亲的嘱咐,告戒,又在感受着伟大的母爱……
母爱是一杯咖啡,只有细细品尝才能尝出其中滋味。
母爱是一首歌,只有用心唱,你才会发现,它是世界上最美的歌。
母爱是一本书,一本我们永远也读不完,读不懂的书。
母爱无私,母爱无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