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残文-个人文章

玛丽安涅一句话,救活一首诗

残文
2007-05-15 20:07   收藏:1 回复:12 点击:5446

   
  
   ——发生深夜里的一个故事
  
  前几天我写了一首小诗,就是林友们看到的那首《透亮的软柿子》。我是想通过透亮的软柿子,来写人生不同的年龄段的心态、心情、性格的变化和差异。诗在网上帖出后,林友玛丽安涅在回复中,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为了说起来方便,不妨将原诗的最后一节抄录在这里:“鼓的避孕套/在绿云里藏头露脑/太阳将它烤得黑了/风儿将它揉得皱了/生怕它忽地跳下来/脏了新换的夹袄/树下的老年/羞得我跋腿急逃”玛丽安涅在回复中,直言不讳地写道:“鼓鼓的避孕套。刚开始看的时候很喜欢,但是看到这句觉得怪煞风景的。 依这首诗的意境,本不该出现如此的词汇。”看到这个回复,我的脸红了,隐隐地渗出了细细的汗珠。陈腐的传统观念在我脑海中沉渣泛起,似乎在训斥我,怒骂我,而玛丽安涅林友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在创作上的庸俗心理。她从这首诗的整体构思到具体诗的所有因素,如意境、意象、音律、韵味以及人物性格和心态,都做了全面的把握,才提出如此中肯和尖锐的意见,从而救活了一首诗。
  实在地讲,在写这节诗的时候我被卡住壳了,怎么也找不准合适的意象。在一次晨炼时,迎面吹来一阵风,将一个红色的塑料袋吹挂在路旁的树上,使我受到启发。但塑料袋不能写进这首诗里啊,写成什么既准确又形象,还得符合老年人的性格和心态?旁边一位文友说,应该选一个能刺疼读者眼球的物体才好。于是。结合塑料袋的启发就写成了避孕套,抱着冒险地心态帖到了网上。果然被玛丽安涅抓住了“狐狸尾巴”第二天一大早,就请来上网行家,在网上把诗改了。
  这样总算把心放在肚里了。
  谁料想,事情越搞越复杂化了,更感人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红灯闪烁,玛丽林友又发来回复说:“ 有件事情,必须要告诉您,虽然您将这个词汇改掉了,但是在首页上显示的仍旧是原来的那个BYT~~~ 意思是, 如果专门去您的文集里看,可以看到您修改后的作品,但是大多读者仍旧看着您第一次写的那行BYT。。。。。。。。”我这时才发现那首《透亮的红柿子》确已选登在首页里的现代诗歌栏目上,打开一细看,果然还是原貌依旧。我着急了,每时每刻都可能有读者看这首诗,那不雅且刺眼的意象,会给读者的心灵造成误导,会对诗歌的声誉造成损害。再说,我这张老脸该怎么见人。我急忙用汉王手写回复说,“网上我不通,又不会打字,等明日一定改过来。”玛丽林友马上回复说:“哎, 被收编的诗歌是无法再次修改的 ,不如你在下边写一条小的回复, 叫大家去你的文集看吧。 这次改的还好 起码整体感觉没有破坏掉,比那什么套的看起来好的多了。 呵呵~”我更为难了,因为我不懂回复的程序,又不会打字,而且夜已深沉,到哪里去请人?于是我把我的难处,告诉给玛丽林友,看她能不能代替我写个回复。没想到喜从天降,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到了副总主编徐博达老师的一行闪光的字迹:“我帮先生改一下吧。”我喜出望外!不久,又看到玛丽林友在回复栏里,代我作的回复:“各位同学们!大家要看诗的话,请去残老师的文集里找他修改以后的版本! 因为!所以!科学~道理! ……”紧接着,副总主编徐博达老师又发来信件说:夜深了,该休息了,保重身体。
  经过一场忙乱,我已往疲惫不堪,但心里却甜滋滋的,暖融融的,不由得眼圈也湿润了……
  这一夜发生的故事,使我想了很久很久,很深很深。我在心里说,胡杨林是多好的林子啊!这里保持着原生态的纯洁和透明,这里的每一个林友,都是抱着一个求知的纯洁的心灵,在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啊;在这物欲横流、魍魉乱舞的世态里,实在是难能可贵,令人敬佩和感激!
  对我自己而言,这件事对我心灵也是一次净化,对我的诗歌观念和追求也是一次检验和修正。在这深山环抱的角落里,让我再一次感谢玛丽安涅林友;感谢副总主编徐博达老师;感谢这片净土——胡杨林;感谢神圣的诗歌!
  
  二 0 0七年五月十五日记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