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独孤无泪-个人文章】
无道刹那(二)
□ 独孤无泪
2003-10-15 02:41
收藏:0
回复:3
点击:4735
5
我在外婆家度过了我的童年.我在水湾里留下了许多欢声笑语、许多身影脚印,我对水湾的感情真挚而炽烈!多年以后,不管我身处何方,始终对水湾无限眷顾和向往.我的心被拴在水湾的某个地方了.
6
七岁那年,我和一帮小伙伴在玩鸟笼的时候,一不小心发生了争执.我一不小心地推了其中一个一下.他一不小心地摔倒了,接着便一不小心到哭了起来.他的父母心疼得不得了,赶忙向我的外婆告状.我的外婆当然不能偏袒我,何况本来就是我的错.结果,我的外婆第一次动手打了第一次打人的我.
外婆其实是舍不得打我的,可以说她的手虽然打在我的身上,疼的却是她的心.事后,外婆在给我做思想工作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以后再也不能当着人家父母的面打人了.外婆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以后再打人时,只要不当着人家父母的面就行!
7
外婆考虑到我已经具备把别人打哭的能力,也就是说我已经有体力了。可是光有强大的体力是不行的,顶多只能成为一个有蛮力没头脑的劳动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与庄稼打交道。而外婆打心眼里希望她的外孙能跳出农门,混个一官半职,过上清闲舒适的生活。
要做到这些,首先得学习足够多的知识——用她老人家的话说,要读十几麻袋的书。要读书,就得去上学。
由此可见我外婆的思想是何等的睿智。她认为智力比体力更为重要。如今我也是这么认为,虽然我是很尊敬农民、尊重粮食的。
我天生怕生,不敢跟陌生人打交道。多年以后,我仍然沿袭了这种毛病。偶尔若跟陌生人打交道的话,也是因为我觉得对方并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陌生人,而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我七岁时到校报名,八岁时才鼓起勇气、磨磨蹭蹭地走进那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之所以明亮,是因为房顶上空缺了十多块瓦片。天哪,我愣是在小学一年级的边缘上徘徊了一年之久。
一年级的语文课就是整天念叨着“a、o、e”,一直念到“啊、我、饿”时为止。一年级的数学课就是反复演算着“1+1=2、2+1=3”这些死公式。我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清楚“1+3”、“2+2”、“3+1”原来是一样的,都等于“4”。加法也就罢了,减法却使我几近崩溃。不知为什么,只不过是把加法简单地反过来运算一下,我就不知所措了。也许是因为我当时的逆向思维太差了吧。
我承认我当时的顺向思维是异常敏捷的。当时一碰到减法题,我就立刻用铅笔将那“-”号涂成“+”号,然后心旷神怡地做起加法题来。我的数学成绩一度在我们班遥遥领先,我很有成就感。
不料,这种在我们那所小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破天荒的行为,终被那位教我们数学的老头子发现。他到底有多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父亲当年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也是他教的,那时他就已经是个老头子了。
他当时用一根很结实的教鞭,狠狠地把我的两个小手心抽打了几下,并且还责骂我为什么要“作弊”。我当时“唰”地就流下了眼泪。我感到很委屈:我真的没有坐过“弊”,我只坐过拖拉机。
8
自从那次“作弊”事件发生以后,我就在数学科目上狠下了不少功夫。二年级时,我参加了一次全乡数学竞赛,一举夺魁。关于获取如此优异成绩的原因,我只想透露一点:那张数学试卷上基本没有减法题。
作者签名: 傲笑二十年,痛哭百余场。
冷眼观世态,拙笔写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