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橙色天使-个人文章】
小谈生活态度
□ 橙色天使
2003-10-15 13:38
收藏:0
回复:6
点击:5296
无意中听到两位身患绝症的病友正在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谈的非常投机。他们从发病起因、治疗过程谈到对生命的理解。给我的感觉是两个字:透彻!或许只有在经历过人生最苦难的磨练之后才能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
癌症,一个全世界医学界多年来一直努力探索为力求有朝一日得以攻克的疑难杂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却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的人群年龄上至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下至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范围如此之广,让人撑目咋舌。但至今仍无法解释部分癌症的根本诱因,有的潜伏期很长可以是10到15年或更久,在当今这个如此发达的社会里,却还没有一种药物能真正根治的情况下,叫人如何不“谈癌色变”呢?
癌症的治疗过程是痛苦的,这或许也是那些身患绝症的病人内心恐惧的根本原因吧。手术、化疗、放疗,身上一道道伤疤,头发一根根脱落,放疗照射野那异于正常皮肤的颜色,把整个人弄得简直面目全非。如若每天面对着这些病人,听着那被病魔苦苦折磨而发出的阵阵呻吟声,让人如揪心般的感觉,实在于心不忍,但却爱莫能助。唯一能给的,或许只有最真切的关怀了。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呱呱落地到两腿一蹬,其实只有很短暂的一生。这一生的感念是什么?期限又有多长?恐怕无人可以预知。有句老古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以现今这个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标准来衡量再下定义的话,我个人认为活着就该是需要质量的。或许有人会说活着可以做很多事,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古代帝王将相们会相信不老仙丹,苦练长生术;而倘若换个角度来看,人的躯体即使存在,却生不如死,那种极其痛苦的感觉恐怕除了当事人自己,外人是无法体会的了。为什么医学界会出现“安乐死”?就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让他们能以相对轻松的方式安静的将这段苦难结束。
李白有句名句:人生得意需尽欢。本人一直很欣赏他的诗作中所体现的那种大气和洒脱。人生苦短,那是活得精彩潇洒的人说的话,若问问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毫无质量和希望而言的人们,他们的回答肯定是:过着这种度日如年的日子,如早点死了算了!
因此若有人问及我对生活的态度,我想我会说:轻松乐观一点,快乐知足一点,尽情的体验生活,享受生活吧!呵呵~~~~~
人这一辈子到底为什么而活,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活呢?每个人的选择都会不同。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这一生这么短暂。何不趁着在世的时候好好享受一下呢?有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看开些吧。人就该对自己好点,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