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寒鸦-个人文章

大王山游记

寒鸦
2007-06-22 19:33   收藏:0 回复:12 点击:2773

    常年忙于工作的我,难得有这次文友聚会,游历“青铜故里”大冶市的灵乡镇大王山,聊纵轻狂嬉戏于青山绿水之间。
  
   一行四十余人,一路欢歌笑语,认识不认识的文友,互相打着招呼,其中久闻其名而未见其人者居多。虽是情态各异,但却意趣相通,或是彼此一抹善意的微笑,或是默然一眼旁窥的关注,悄然间于心中“偷”出平日的记忆,将眼见之人比其名而副其实。
  
   远观大王山,山头连绵耸立,迤逦磅礴,黛绿色的山体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中间横亘着黑色的壁岩。如果把这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比做华彩的载体,把这溜金泻玉的高天流云比做靓丽的背景的话,那穿越在山岚、峭壁、丛林、树海之间的一缕缕金色的阳光,就是裁剪自然景象最恰如其分的黄金分割线,不着痕迹自浑然天成。
  
   来到山下,印入眼帘的第一景,是一处呈椭圆型的小水库。微风荡漾,水面波光粼粼,墨绿的湖水晶莹若冰、温润如玉。我不竟在想:是这层峦叠翠的绿意不慎泻入湖水之中呢?还是这浓墨重彩的水色反影在山林之上呢?要不如宋人曾巩《墨池记》记载那般,或许此地也曾有一位如羲之般的先哲,“临池学书而池水尽墨”呢!
  
   拾阶而上,队伍开始拉开来。天气炎热,每到一阴凉之处,总有三、两人坐立歇息。前头的队伍已至半山间,彼此吆喝相闻,后面的行人仰望弥止,掬一捧溪水净手洗面,稍事整顿再作追赶。越往上行,落下的人越多,或者刚刚还能寒暄一番之人,转眼间,“人面不知何处去”了。直到山上无路可行,回首看时,聚在一起只有十余人左右。王介甫在《游褒禅山记》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莫过如此吧!
  
   下山时有人提议:坚决不走回头路。于是有人打头,披荆斩棘,沿着小径横向而行。后面的人正小心翼翼地探着脚下的路,忽然前面一片静寂,一干人仰头张望。原来是几只猫头鹰散落在枝头上歇息。这对常年生活在闹市的我们,可是难得一见的希罕之物,于是它们成了最出镜的“演员”,各类照相机、手机不同角度的一阵狂拍。再前行,山重林挡已无路可走,众人迷茫着休息,忽然间听见探路者一声尖叫:“有蛇.....”吓得一些胆小者心戚戚焉而惶惶然。
  
   担忧归担忧,众人坚决由此下山的意念则非常统一,用我们的话说:“没路也由我们开始,踏出一条路来。”几经上下迂回,几经辗转反折,扶着青竹,扯起藤蔓,一步一个脚印向山脚临近。不多时,终于踏上了土质松软、乱石铺垫的下山之路。大家的心情又豁然开朗起来,欢歌四起,前行者呼应着后来人,跟后者清点着人数。很快我们再次回到了起点。
  
   一小时后,队伍启程而归。“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我无须作此深思。回首大王山几小时的游历,已然让我身心放松、情态愉悦。纵然有些不尽之处,但已达到“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的目的,又何须作怅然之感,苛求圆满呢?
  
原创[文.在路上]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