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笑乡之友-个人文章

开原老城之崇寿禅寺[贴图]

笑乡之友
2007-06-23 02:25   收藏:0 回复:12 点击:6480

   
   开原崇寿寺塔(转抄)
   该塔建造年代,历史上先后有三说:
   明清时期,多言其为唐代年建。其所依为明代的二块石碑,其一为明正统十二年黄瓒撰文的碑刻《明开原重修石塔寺碑记》,《碑记》载:此寺原有旧残碑,虽文字不全,但崇寿禅寺四字昭然,“及载自唐乾元年有僧洪理大师始建之,遗址宽宏,大定三年入灭,因建石塔为大师龕”。其二碑为流放铁岭的大学士陈循于天顺年所撰《开原重修石塔寺碑铭》,铭文开篇有:“堂堂古刹,肇唐乾元,在辽之左,雄峙开原”之句,后人皆以此塔为唐所建。
   清末光绪初,开原地震,塔顶被震落,同时坠落有铸铜版一块,铜版刻有明成化元年重修石塔铭文,铭文载:“现塔顶内有铜版,刊注年代金源氏之有国也。开原为咸平军。旧有崇寿石塔,乃宣徽洪理大师所葬之处。父长者王君,母刘氏,梦吞珠生师;年十二,超俗果成,现祥瑞,因缘俱载前版(注:依此句所言,塔内还应有原建塔时所铸铜版,内中载有建塔详细情况,可惜世人无所见)。寿六十八岁,示寂。正隆元年二月朔旦,葬於塔中”。人们认为,这一铭文比前面碑文可信度高,因为前面的碑文是根据残碑所录,字迹不清,误录难免。根据这一铭文,认为该塔为本寺僧洪理大师葬塔,铭文记大师“寿六十八岁,示寂。正隆元年二月朔旦,葬於塔中”,据此认定塔建于金正隆元年,《奉天通志》根据大师六十八岁逆向推算出大师生于辽太安五年(1089),披剃于寿隆六年(1100)。此后各种书刊文章均言该塔建于金正隆元年。
   近年以来,有人依据两块碑文,提出新的说法。《辽金史论集》载辽宁省考古队冯永谦《建国以来辽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一文,指出开原崇寿寺塔应为辽塔而非金塔;《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二期发表姜念思《开原崇寿寺塔建于辽代考》也提出崇寿寺塔为辽塔而非金塔。文章认为,原碑铭文中所说崇寿石塔指的是石塔而非砖塔,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崇寿寺塔是砖塔,文中说:“人们忽略了崇寿寺不仅有一座砖塔,还有一座石塔,误以为铜版是从砖塔上坠落下来的,于是就把砖塔误认为正隆元年建,为宣徽洪理大师藏骨之所。以后,以讹传讹,遂把崇寿寺塔定为金代创建”。文章依据铜版中关于大师年寿,大致推定塔建于辽代乾统年间(1101-1110),这种说法近年也得到一定的响应。
   在上述三说中,唐代说已被史界普遍否定,因为既然此刹为宣徽大师所建,大师卒于金代,距唐四百余载,实不可能于唐乾元间建寺建塔,《奉天通志》推测,碑文所刊唐“乾元”可能是由于照录残碑时,将辽“乾统”年误作乾元之故。
   金代说目前持之者较多,但也并非无疑问。例如:铭文载“正隆元年二月朔旦,葬于塔中”之句,二月朔旦即二月初一,古时天气比今时寒冷,二月初一的时节,开原尚末解冻,怎能葬于塔中?另外铭文载:“现塔顶内有铜版,刊注年代金源氏之有国也”,言塔内原有铜版,刊注年代金源氏之有国,金源氏即金,其“有国”时为收国元年(1115),如果大师事迹在此年即已刊注,那么,各种书刊所依之推定的大师生卒年份就须改算,其他依此而产生的推定就须改写。
   近年的辽代说虽有道理,但论据尚不坚实。持此论者,多以砖塔、石塔作分。确实,崇寿寺中另有小石塔一座,但石塔很小,高仅三米左右(见本书附图),石塔上能否置入被震落的铜版(无人指出铜版大小),也有存疑。况且,把石塔仅当做用石头修的塔也不确切,因为,在古汉语中,石字还有“硕”的意义,表示硕大、巨大的意思,石塔也可以理解为巨塔的意思。
   其实,塔的真正谜底,应藏在塔身中,谜底的真正大白,大约须在不知多少年后的大修之时。
   此塔与寺在金末即见颓败,金、元二朝,战乱频仍,此处寺庙荒废,仅旧塔尚存,但已圯坏。到了明朝,有僧人来此,复寺修塔。明景泰二年(1451),塔遭雷击,再次缺损。明成化元年(1465),在寺僧的发动下,包括钦差韦朗、左参将都督等广泛参与募捐,将塔重新修缮。此后明代曾多次修缮。伪满洲国时期,由于多年战乱,年久失修,塔身日见剥蚀破损。日伪当局于1936年以修缮为名,将塔上之铜鼓、铜镜等悉数取下,宝贵文物被掠夺一空,古塔剥落不堪。
  
  
  
  
   
贴图[别推荐]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