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骆驼刺-个人文章

甘新大道与左公柳

骆驼刺
2007-06-27 19:47   收藏:1 回复:7 点击:6433

    甘新大道的修建可追溯到清朝。清同治七年(1868年),沙俄支持阿古柏侵占新疆部分领土,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奉命准备讨伐。左宗棠开始修路,从通关由东向西横贯陕西、甘肃、新疆,在新疆又分南北两路,北到精河,南到喀什噶尔,时称:“官道”。官道路面,随地形转移,大抵三丈—十丈不等。官道既要经过崇山峻岭,山洪冲刷地带,其艰难险阻难以想象。
  为保护修路成果,植树和修路是同步进行。
  左宗棠下大力气,以西征将军为主,让地方官民大力协助,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普遍种树,并定下严格的奖励办法,要求地方官:分段包干,加强管理,定期浇水,成活率不能低与85%。
  对树种也有明确规定,除少数经济林(桑树)外,大都是易于成活、成林的杨树、柳树和榆树。
  左公要求:官道两旁植树,以潼关西经长武、经州、平凉、兰州、穿河西走廊,西出玉门、安西直达哈密、乌鲁木齐以西长达三四千里,是西征军行军、运粮、运军火要道和商道,两旁植树四五层,三路并行。真正成为绿色长城,真正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护路面、巩固路基、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从安西到哈密一带,被传,说"妖风"口子。"妖风"一来,沙石俱飞,有时连人带马一起被卷走。唐朝边塞诗人岑参曾描述过这一现象:"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为了战胜“妖风”,左公亲自带领西征军将士,察看地形,在"妖风"口挖渠筑井,遍植树木,组成了一道有水,有树的挡风屏障,"妖风"终于被治服。
   除官道两旁植树外,在陕西的长武至甘肃会宁东门外,定安,环县,会宁,平番,狄道大道等州县,河西走廊与新疆等地,总计种植成活树在二百万株以上。这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真实一项惊人的壮举。
   经过一翻辛苦的经营,忙碌,几年之后官道两旁和山坡上的树木都已长大,放眼望去,那密密麻麻,列列整齐,犹如绿色城墙一般的树木,连绵数千里,蔚为壮观,这便是后人誉称的“左公柳”,“左公榆”,“左公杨”。
   光绪五年(1879年),杨昌睿来兰州接替刘典帮办陕甘军务。他进入陕西,甘肃境内,看到官道两旁杨柳成行,浓阴蔽日,大树枝头鸟鸣蚕噪,春意盎然,不是塞外荒漠,却是江南美景,大出意外,乘兴吟成一首咏唱《左公柳》的诗,《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大将筹边将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从此,西北各地“左公柳”,“左公榆”美名流芳至今不衰。现在这些“左公树”已百余岁了,尽管已失去了当年引度春风时的繁茂和生机,有的甚至以驼背,秃顶,然而它们的根仍深深地扎在西北的泥土里,扎在西北人民的心中,它们已成为左公留在西北人民心中的一块块丰碑!
  
  
原创[文.浮生杂记]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