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山映斜阳-个人文章】
冬游天桂山
□ 山映斜阳
2007-07-01 11:23
收藏:0
回复:1
点击:5856
二00三年岁末,借一次开会的机会同两友人偷闲游了一日天桂山,被景色所迷,是以为记。
——题记
天桂山位于河北平山境内的太行山脉。本来在群峰各有奇秀的太行山脉中算不得佼佼者,但真武大帝选此作为北武当的观址和崇祯皇帝曾一度要以此山作为躲避战事的行宫而闻名于世。明朝末年,太监林正德为崇祯帝挑选行宫行止此地,被其山势陡而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告知于崇祯帝:其山高而秀,其地僻而幽,时有灵气旋绕,呈鸾翔飞舞之状。皇帝喜,遂命修建行宫,以避战事。谁知行宫尚未竣工,李自成已攻破北京,崇祯也自缢于北海的煤山之上。林正德趁乱逃出北京,到天桂山北武当的青龙观出家为道。
既然天桂山有如此美丽的传说和历史,而今会议地距景点仅30km,自是向往不已。于是抽会议的休息日,邀二友人一同前往。
也许是冬季的缘故吧,一路行程没有遇见几辆车。看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飞驰,侧目望去,路边多是乱石堆积的山沟,那种心跳的感觉原不是生活在平原的人能感受到的。
来到山门前售票处,工作人员热心的告诉我们:由于季节的缘故,我们是仅有的三位游客,为了表示天桂山管理人员的诚意,可以免费乘坐索道缆车。我是极爱爬山的,本能的对缆车有抵触,同行中有一人恐高,于是便婉言谢绝了。
走过一道新修筑的青石牌坊,便开始了上山的路程。山不高,海拔600多米,但极为险峻,远远望去,山势如一把三尖两刃刀一般,直耸入天。一面光滑如镜的悬壁上书写着一个硕大无比的繁体“归”字,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字。缓缓行走在乱世搭就的小径之上,两边是天桂山特有的栎树丛,枝干在这个季节光秃秃的相互缠绕,杂乱无章,倒也别有景致。整座山静静的,只有几只不甘寂寞的松鼠时时出没于小径之旁,并不怕人,瞪着可爱的小眼睛注视着我们这些闯入者。冬季登山虽没有春季时的山花遍野、夏季时的浓荫遍山、秋季的红叶遍坡,但有它独有的宁静。
小径时缓时陡,这时就显示出平时锻炼的结果来了。二位友人的年龄都比我要小,但是我还没有觉出累时,那二位都已经气喘吁吁了。没有办法,只好不时地与他二人在林间小径中小坐。
在我一声声的催促中,登上最为陡峭的一段山路后,来到了一座凉亭。亭中有工作人员,问清景点的方向后,继续上路。这是一段平缓的环山路,宽阔的可以并排走三辆汽车。我们猜测是当年为了崇祯皇帝的行宫而修建的。
终于,在经过了一处弯道后,突兀见山壁中一群建筑。顺山路前行,很快来到了山门前。山门像是经过了很长的年代,古朴中渗透着厚重与大气。走过山门,来到正殿,重新修缮过的大殿上书三个大字:“青龙观”。
入得青龙观,但见真武大殿前伫立着一棵高耸入云的银杏树,虽是冬季,可从繁杂的枯树枝中能想象得到其夏日的繁茂。由于季节的原因,诺大的道观里空寂无声,只有一个身着青色道服的道士在宫殿前的一个角落里打坐。我们走到道士的前面与他攀谈起来,可能是近来游人稀少的缘由吧,道士十分健谈。从他的交谈中我们了解道:他已是六十岁的人了,三十年前因为出身不好从山西到这里来避难,十几年前回老家已是人过境迁,村里的人已不再认识他了,想来想去还是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天桂山是自己的家,于是就在这里入道了。我好奇的问道:难道你一个人在这里就不觉得冷清吗?他笑了笑,引导我们跨过一个月亮门,来到一排低矮的平房前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惊奇的看到房间里面有男有女,大概七、八个人的样子,正在忙忙碌碌的做饭。道士告诉我说:其实整个天桂山一共有道士和居士二十多人,但常年居住的就几个人。随后他又说道,冷清的感觉可能刚来的时候有过,经过了几十年到也习惯了。告别道士,我一直在想,逃避虽然是一种消极的处世之道,却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平静而单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如同复制般简单。看似悠闲,但能耐得住寂寞的有几人。
冬季的阳光总是那么短暂,走在下山的路上已经夕阳满山了,起伏连绵的山峦,在落日的余辉下象是涂上了一层赭红。天桂山在莽莽太行山中再也普通不过,却也有着如此的景致,看来有时间更要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