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满亭星月-个人文章

卢梭与歌德(一)

满亭星月
2007-07-03 01:41   收藏:6 回复:4 点击:2871

   
  卢梭有一句被人频频引用的名言:“人生来是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是一个深度崇尚自然的人,他大量集中的描写自然风光,笔下的自然瑰丽多姿、变化万方,对他以后的欧洲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自然观是他一切思想形成的基础和根源,他的政治学著作《社会契约论》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深深的刻上了他自然观的印痕,而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儿》、文学作品《新爱洛绮丝》和自传体著作《忏悔录》与《漫步遐想录》也都与他的自然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笔触优美,浸透着融融的诗意和对自然深邃的感悟和理解。在古代欧洲和中世纪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人一直处在自然的对立面,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中世纪的宗教著作,人为了生存必须和自然做艰苦卓绝的斗争。而卢梭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但是,作为一个对自然充满亲和感的人,他却把天火盗窃到人间,引起了法国乃至欧洲大陆的熊熊火光,成了法国大革命的盗火者。
   歌德是德语文学的完成者,他的创作意味着德语文学的最高峰,一个高不可攀的顶点。而歌德在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的同时,也是一名科学家,虽然他的大多数研究被证明是错误的,与科学真理相差千里万里,然而歌德的科学思维方式却渗透到了他文学创作和思想的方方面面。歌德几乎是世界一流文学家中对自然观察最细致入微的一个,他笔下的自然不仅诗意盎然,情趣盎然,也充满了客观的平衡感和物理特性,在《浮士德》中,他在一定程度上真切地再现了古希腊自然环境的原貌,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歌德认为:“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这常青的生命之树,就来源于生生不息的自然,来源于宇宙万物的活性之水。与卢梭相反,歌德激烈而不无讽刺的反对革命,他主张循序渐进、不温不火的改良,政治态度始终偏向消极和温和。
   同样尊崇自然,主张人与自然的亲和、肯定自然对人的意义,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激进、一个保守?为什么一个点燃了革命的烈火,一个苦守着改良?为什么一个被政治追逐得四处逃遁,一个却获得了崇高的声望和地位?为什么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意味着近代浪漫派的开端,一个意味着古典派的终结?
   卢梭与歌德的自然观
   ?? 1卢梭的自然观与自我观
   卢梭的作品,处处都是对自然风光动人形象的描写,处处透露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他的人在自然的怀抱中行走,心思也和自然交织在一起,浑然一片。
   “比埃那湖边的岩石和树林离水更近,也显然比日内瓦湖荒野些,浪漫色彩也浓些,但和它一样的秀丽。这里的田地和葡萄园没有那么多,城市和房屋也少些,但更多的是大自然中青翠的树木、草地和浓荫覆盖的幽静的所在,相互衬托着的景色比比皆是,起伏不平的地势也颇为常见。湖滨没有可通车辆的大道,游客也就不常光临,对喜欢悠然自得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喜欢在除了鹰啼鸟啭、顺山而下的急流轰鸣之外别无声息的环境中进行沉思默想的孤独者来说,这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
   “天越来越黑了。我看到了天空、几颗星星以及一小片花草。这第一个感觉的一刹那真是甜蜜。我只是通过这一感觉才感到自己的存在。我就是在这一刹那间复活过来的,我仿佛觉得我所见到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我那微弱生命的存在。……在我心底有着一种奇妙的宁静的感觉,现在每当我回顾此事时,在我所体会过的一切乐趣中我找不出任何可与之相比的东西。”
  这样的段落,在《漫步遐想录》中随处可见。被放逐和迫害的卢梭在风景秀丽的日内瓦湖畔,反而找到了城市中久已丧失的宁静和归属感,在自然中,他清晰而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一个人在世界上的意义和价值。没有过多的欲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和道德腐化,心境淡泊到了极点,自由的人回归了大地母亲的怀抱。
  
  卢梭在《忏悔录》的开端写到:“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于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有人说卢梭在某些方面继承了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为个体辩护。卢梭认为,自然的与人的本性更加相符,在社会中容易丧失的人的天性和自我意识,在自然环境中反而会凸显----“在一天当中,只有在这孤独和沉思的时刻,我才充分体现我自己,自由自在地属于我自己,能毫不含糊地这样说自己正是大自然所希望造就的那种人。”在法语中,“nature”(自然)主要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自然界,一个是指与“人为”相反的人的天性和本性,自然和天性是同一个词。在或壮美巍峨、或婉转柔媚的自然山水中,人为自身找到了最合理的秩序,这是一种天然的法则。“人生而自由”“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个体的独特的人性和人格在一种放松和舒展的自然氛围中才能无拘无束的生长和曼延。自然美激发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当这种情感被自我审视和估价的时候,也会促进人对自我的更高期待,使个体人格作为一种符合自然的特别形式喷薄出来。在这个城市兴起,乡村却逐渐凋敝的启蒙时代,人本性的维持需要教育的配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教育小说《爱弥儿》中,圣普罗与出身高贵的贵族小姐相爱,这位出身寒门的男士被这样描写:
   “他身上所有的那些天分,与生俱来,别人无法获得;他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这些天分增光添彩,因此才华横溢。他年富力盛,身材高大,英俊潇洒,体魄健壮,精明强干;他很有教养,感觉敏锐,讲究道德,勇气十足;另外,他头脑清晰,心灵纯洁……总之,假如你珍爱理性胜过偏见,假如你喜欢你的令媛胜过你的头衔,你会把女儿托付给他的。”
  人生之初,性本善良。自然人是性本善良、只关注德性的个体。卢梭的教育理论认为,在人不分善恶的幼年阶段,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品格而不是增长知识,所以卢梭推崇实践而非书本,儿童需要学习的是“人的义务”。教师要注意培养儿童自我感觉的发展和忍受痛苦的能力。这引发了卢梭的道德观,因为忍受的坚忍不拔的自我是道德存在的前提条件,它意味着他人的存在,道德必须以与他人的交往为前提。真正的善是自由,所以不要向孩子灌输要求和欲望。人的本能是以自我和自我保护为导向的,所以公正观念的第一来源是财产。只有当孩子有了比较明确的财产观和权利观后,道德基础才能够初步建立。向儿童传达一种感性经验,不要教他过早的阅读。孩子要认同于必然性,只有成人才会努力地顺应理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运用权威,教给孩子分析事物的方法并告诉他们以有用性作为衡量价值的尺度。当道德和理性的基础初步建立,就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情感要顺从于理性,同时用情感升华而非抵消理性。在关于情感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爱,自爱是一切情感的基础.而当个人的意识仅仅限于自我的时候,道德无从谈起,只有意识超越自我的时候,道德才能出现,对善恶的分辨才能明晰.情感之后,才有必要和孩子谈及信仰,关于信仰问题,下一小节再谈.当人的心里充满了对秩序和造物主的热爱,他才会在社会交往和爱情关系中保持一种良好的道德观和鉴赏力.从卢梭的教育观可以看出,卢梭道德观的基础与休谟不同,休谟是最彻底的怀疑论者,他的道德观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所以他向社会找原因,一种坚实的形而下的原因。卢梭的道德基础则建立在人群中,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并且以自我的忍受和坚忍不拔为前提,这就决定了他道德观的形而上性质。从而给他的思想和哲学基础蒙上了一层不可磨灭的道德激情。卢梭理想中的自我是以道德为根基的,这种道德是一种自然的、人性的道德,不是社会强制规则下的道德,排除了虚荣和傲慢,它更多顺乎人成长的天性,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和健全。而人的欲求一旦超出了自然,就违背了道德,从而陷于无穷的烦恼和贪婪之海中。
  卢梭之以道德为根基的自我观,与他本人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他并非贵族出身,父亲是一位钟表匠。母亲是一位部长的千金。母亲在生他时死于难产,使他从小缺乏女性柔泽的滋养而产生一种不健全的恋母情结,所以后来才会与华伦夫人保持一种亦恋亦母的畸形情感纠葛。10岁时父亲因故离开日内瓦,把他教给姨妈照管,从此开始了颠沛漂泊的人生旅程。他做过学徒、偷过东西、把自己的五个孩子丢进孤儿院、与很多女人产生过真真假假的恋情、没受过高等教育而自学成才、获过奖励和荣辱、也被攻击和放逐。卢梭的一生是大起大落的一生,绝非循规蹈矩,四平八稳,而是放荡不羁,坎坷多难,经常被人误解和歪曲,因此在卢梭的主观情绪中充满了愤世嫉俗的极端和激动。这就导致了卢梭的自然观既是一种出发,也是一种回归,它不是来自于渐进的均衡的和谐和发展,而是极端后的释放,喷薄后的向往,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他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自然之子,而是历尽沧桑沧桑后来寻求一种温暖的庇护,一种喧嚣后的宁静和归宿。因此《漫步遐想录》里的自我形象虽然圆融而分明,但是掩不住一种因被迫害而导致的精神失常的烽火硝烟,分析因社会和外力的影响所造成的自我的异化,因为他从根本上不认为独处和离群索居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卢梭的自然观与他的社会观有着水乳交融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小节将会论及。
  

作者签名:
星落疑接汉,
月似倚楼悬。
亭幽闻嗅鹤,
主客共卧檐。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