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般若草-个人文章

汉地佛教的节日

般若草
2007-07-07 20:44   收藏:2 回复:3 点击:6251

   
  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浪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乃至不同文化范畴的社会组织,都有其不同的节日。人们把过去的美好历史记忆赋予节日,把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寄托于节日。人们通过节日忘掉过去的得失,面对新的开始。人们以昨天的各种“纪念日”承传和弘扬人间的浩然正气,人们开创今天的各种“文化节”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佛教的节日有一个别于其他节日的特点:那就是每个节日都要敬佛布施。敬佛,是用自己的虔诚恭敬之心向寺庙或家里的佛菩萨供像敬献香、花、灯、烛、果、茶等供品;布施则有两种内涵:一是布施僧众,二是布施诸己。
  ——布施僧众,即向僧人和其他贫弱众生及其现在的慈善机构布施财物和爱心,也叫外布。
  ——布施诸己,则是清净自己。佛教的“诸己”是指各种不健康的心念或心理。佛教认为,人有几种不健康的心理就有几个不同的自我存在,而形成各种不健康的人格。如果把诸多不健康的心都布施掉了,人们就见不到自私的人、暴虐的人、狠毒的人、冷酷的人、多疑多妒等不善的人,人就与天地同心同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即是圣人即是佛了。所以“布施诸己”即是向虚空布施我们自身的怨恨心、急燥心、妒忌心、傲慢心、自大心、狂妄心、贪娈心、淫欲心、偷盗心、欺诈心、陷害心、报复心、仇恨心等等不健康的心,这也叫内布施。内布施实际是一种自我心灵净化的方式,这正是佛教修行的根本。电视西游记中有一场戏:孙悟空吐了一盘子的“心”,都是好心红心,就是没有一颗黑心!也就是这个道理的演义。而家喻户晓的“舍己为人”原本是这个道理的法语,它包含了舍尽诸己方为人和牺牲自己为人民的两重意思,这正是大乘菩萨自渡渡人精神的涵盖。只是后人用之多有偏颇而已。
  
  所以,在佛教的节日里敬佛布施,其内涵和意义不外乎慈悲人事,净化自己而已。这“慈悲人事庄严自己”有着无限的空间供人们去理解和发挥,小至笑语轻言,大至兴国济世,毫毛宇宙间任凭各人自在挥洒。
  
  佛教有很多的节日。因为佛教中有千千万万数不清的佛菩萨,每个佛菩萨的出生、出家、成道、涅磐都是纪念的节日,经过历史的演化承传,孕育出不同地区不同宗门各具特色的佛教节日。人们在这些佛教节日里,向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敬献供品、忏悔己过、布施僧贫,以表达虔诚的宗教情怀和慈悲济世之心。这是佛教节日的意义所在。
  
  中国汉地佛教的节日主要有以下几个:
  (1)【佛诞节】阴历4月8日,是佛教创始人释牟尼佛出生的日子。传说释迦牟尼诞生时,九龙吐水,沐浴其身。所以民间在这一天以香水沐浴佛像,焚千香献百花以供奉,这一天也必定斋戒布施,以纪念这个不寻常的日子。佛诞节也叫“浴佛节”,我国云南的“泼水节”就是由浴佛节演化而来的。
  
  释迦牟尼佛诞生人间,倡导众生平等,揭示了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之谛理。那么每一个人都是有佛性的,他们通过佛教的修行都能最终成佛。所以,纪念佛诞节,浴佛也浴己。这一天何不洗个香水澡来净身,焚香思过以净心,向寺庙或敬老院孤儿院或自己身边其他公益事业,布施点滴,帮助一二,可谓身心清净,情操高雅,不失为一种高雅的养身之道。
  
  (2)【成道节】阴历12月8日,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思悟道,从此人间有了佛教,诞生了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佛教徒以百种果子煮粥供佛以示庆典,渐形成民俗,民间称作“腊八粥节”,简称“腊八节”。佛典中记载:粥有十利:一资色、二增力、三益寿、四安乐、五辞清、六辩说、七消宿食、八除风、九除饥、十消渴。在成道节这一天,施粥于人能长养别人的佛性,那么施粥于己则能长养自己的佛性了,何不斋戒布施,自度度人呢?
  
  (3)【灯节】阴历正月15日是佛教徒欢庆释迦牟尼降魔的节日。主要以各种灯、烛敬佛。灯舞龙蛇,花烛百里,通宵达旦,气势宏大。从唐代起定为灯节,历经演化而形成民间的元宵灯会,又与中国道教的上元节相融合,也叫上元节、上元灯节。遂演变定格为民间的元宵节。
  
  (4)【涅磐节】纪念释迦牟尼佛逝世的节日。汉传佛教定于阴历2月15日。“涅磐”是佛教的最高境界。达摩有“涅磐者,涅而不生,磐而不死”之论,此既涅磐“空”境。佛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让人联想起老子的:有无相生,前后相随,高下想倾,长短相较;想起“太极一动生两仪,两仪生四相”之《易》理——万物生灭、垢净、增减、善恶、对错、是非、贤愚,相对立而存在,相依赖而发展,永远在阴阳互动,道高一尺,魔高一仗,旧的阴阳平衡被打破,新的阴阳平衡立刻形成,世界在这种旧新阴阳平衡的破立中,永无止息。
  
  涅磐节这一天,寺庙举行涅磐法会,人们聚集法会,面对释迦牟尼佛圣像,诵听《佛遗教经》,并作各种供奉。不方便的也可在家诵读《佛遗教经》或念佛、向佛像供奉香、花、果、清水等各种吉祥物品。总之,只要有心,怎么做都行。正所谓佛法【以无门为门,以无相为相】。无门无相即是说修行无有固定的形式,只要心诚,方便即是门。
  
  (5)【盂兰盆节】盂兰盆为梵语的译音,意为“救倒悬”。据盂兰盆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目犍连以天眼观见其亡母在地狱中受倒悬之苦,求之于佛。佛教他于7月15日以百味果粥供养十方僧,可令七世父母及现生父母在苦厄中得以解脱。梁武帝大同四年据此设“盂兰盆斋”,唐代盛行民间,每到农历7月15日,人们到寺中敬献各种食品,广施僧贫,以解救先亡之苦。由此,献“盂兰盆斋”而形成【盂兰盆节】流传至今。宋代以后,民间以盂兰盆斋施鬼,渐称鬼节。又有道教7月15日为中元节,亦称中元节。
  
  祭奠亡灵,是人们表达哀思的一种情感需要,愿先亡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安乐是人们对亲人情感的延续,是人间真切的未了情。将物品和纸钱化为灰烬施与鬼神,孰不知阳间做人都有许多过错或罪孽,阴间为鬼亦是带罪之身,而物品金钱原本就是罪恶之源。所以,不如布施贫困,行善积德,将功赎罪,以感天地鬼神?阳间有德才孝祖和钱财孝祖之分,阴间又何尝没有德财之别?否则阴阳怎么平衡呢?
  
  (6)【佛吉祥日】世佛联定于公历5月的月圆日、农历4月15日为“世界佛陀日”,中国佛协于1990年5月布告:这一天定为中国汉传佛教的佛吉祥日,将在各寺庙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7)【观音会】以观音菩萨诞辰、成道、出家纪念日而举行的法会。届时以礼拜观音,诵经行香为佛事,信众香客朝山聚会,敬香奉供为吉庆。观音诞辰农历2月19日;观音成道日农历6月19日;观音出家日农历9月19日。
  
  佛教的节日在民间流传很广,它是印度早期佛教思想完美地融入中国传文化而形成的中国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美丽特色。千百年来,佛教与中国儒道文化水乳交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正视它,了解它,以明辨歪理邪说,以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的正统文化,利国利民,造福人类。
  
  愿世界和平,中国昌盛,人民安康。阿弥陀佛!
  
  
  
  
  

作者签名:
见人都欢喜,无须再拜佛.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