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光头佬-个人文章

关于读书

光头佬
2007-07-11 17:16   收藏:5 回复:15 点击:2536

    很喜欢读书。书就好象粮食,一天离开它就感觉这好象少了点什么似的。书在我的生活中无所不在。
   早晨醒来时,得翻两页书。吃饭时得有一本书相伴;上卫生间里也有一本书陪蹲;晚上睡觉前必须读几页书,否则有失眠的可能。甚至有时候再想,如果能在洗澡时能边洗边读书,那该多惬意啊。曾经试过,但书的纸张很怕水,常常弄的书狼狈不堪。曾经幻想过如果发明一种洗澡书籍,那肯定会有专利权的。这种幻想只持续了一个月就打消了念头,因为我发现不光是眼睛就可以读的。耳朵也可以读。
   读书有什么用?常常也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后来慢慢感觉到好象读书在世俗上也应该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上等读书者是为了谋心,通过书籍提高自己对社会、人、自然一种重新的再认识。通过这个再认识过程来启迪自己心灵深处对社会、自然、人更新的灵感。比如哲学的开始,科学的发现等等。
   中等读书者是为了谋生。通过读书使从事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通过读书找到更加丰厚的工作报酬。比如技术性的工作,管理层的工作。
   下等读书者,是为了谋玩。知识在这个时候只是一种玩乐的介体。一切知识都是围绕在玩的周围,艺术啊,运动啊,散心啊,消遣啊,甚至吹牛。
   对照这些,虽然自己是那么的爱读书,其充量不过是只沾了中等读书者一点点边,大部分读书是为了玩。谋玩,如何让自己的玩更加精彩的下等读书者。这是让人很郁闷的事情。
   不能说我读书并没有不想为了成什么大家的念头,真真切切的理想过,然而信心反复过多次,最多没超过三个月,便常常因为自己玩性不改,找借口就不再信心了。读过《史记》,解过《金刚经》,背诵过《道德经》、《论语》、《诗经》。甚至看过柏拉图的《理想国》(没看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没读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知半解)。到了最后到成了和人狡辩的佐证,引经据典的把无赖发挥的淋漓尽致。曾经把一个号称老夫子的老九,气的差点成了范进。
   而为了谋生的书,却往往是读了一遍就说已经可以庖丁解牛了。一知半解的知识面,让我常常碰的头破血流,血流得医疗,医疗时怕感染,得剃头。常常是旧伤未痊愈,新伤又接踵。头发未长全,剃头刀又在脑壳上刮来刮去。刮多了,脑筋也泛活了。于是,想了个绝妙的主意,就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光头佬。和朋友们说起这个绝妙的主意时,他们说我都是读书害的,头发乃身体一组成部分,身体乃父母精华所授,弃发如弃身,弃身如忘祖,实为大不敬大不孝。
   有时候我也想,既然那些让我头破血流,使我大不敬大不孝这人这样对待我,我为什么不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呢。读书除了谋只外,那谋的背后的东西不是也可以成起其事吗?这背后的事情就是阴了,谋和阴加起来就成了阴谋了。我翻了《三十六计》,查了《三国演义》,看了《福尔摩厮探案集》,然后制订出详细的天衣无缝的害人阴谋,正准备实施那天黄昏,我在江边,看见他们一家三口融洽的天水一色,落日的夕阳在他们身上撒着红黄绚丽的辉煌,那天真无邪的孩子的笑声,在江上幸福的回荡。我想,如果我真的实施我的阴谋,这孩子将永远不再欢笑了。心软的我,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那份计划书扔进了壁炉。上班时的有那么几天我看见他都感觉愧疚。朋友斥道,你的书读进狗肚子里去了。
   谋生的书读进狗肚子里,真的读不好。于是,读书去谋玩了。可别小看这谋玩,谋玩到了极致,就会突变成了谋心。牛顿在苹果树下读书谋玩,却从烂苹果落地中得到了启示,万有引力之说成了科学;瓦特闲的没事煮咖啡时看见热水的蒸汽顶开了壶盖,从此蒸气机时代来临。毕加索在一块破布上胡乱涂鸦谁也看不懂他的愤慨时,结果成了十九世纪末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
   当然,我再怎么谋玩,也不会突变的。因为要玩就得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玩就会存有功利之心。凡有功利之心的玩,决不会洒脱无羁的。更不能尽兴尽美的享受谋玩的乐趣。
   说到是说,真正去做,那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你处在群体中间,所有的群体都会出现领导和被领导。而真正的玩家就是领导者。政治家是最大的玩家,玩的你不知所措,把你卖了,你还傻呼呼的替人家点钞票。
   玩了你,卖了你,你还替人家数钞票,这个玩家通常是用的谋玩的背后----阴谋。按照孔子的君子与小人学说,我想这谋玩也应该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上等谋玩是要称得上家的,如作家,音乐家,运动员,画家。等等艺术或者和艺术沾边的。
   中等谋玩的应该属于哪些把玩作为一种消遣的无伤大雅的游戏。
   而下等谋玩的,估计最让人不齿,但又最让人羡慕的。这种谋玩法,是为了个人的成功,不惜用任何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抛弃了所有的伦理道德,或者假伦理道德之名,行无耻之事。这种行为成事相对比较容易,所以心稍微不正的人就会向这方面倾斜。大者成为希特勒之类的人物,小者成为时迁鸡鸣狗盗之人。
   当然,在我们初读书的时候决不会也没有想到去想做上等读书或者去做下等读书者。时势造就人,估计就是这个意思。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说的很明白。
   但说实话,我虽然说的怎么多,却心里却不这样想。有时候问自己,既然你书读的并不怎么样,那还读什么书啊。不如把书换做几斤肉,美美的饕餮一番,那多么美妙啊。可是,我这人有个怪毛病借钱容易,借书难。丢一本书,跟丢了魂一样,几天都无精打采。如果谁真把我的书换红烧肉,估计我会和他拼命的。
   老婆有一次说我,你天天读书,读出什么东西出来了吗?我说读出乐趣来了。她说,乐趣里面有大米饭吗?我朝她嘿嘿笑了笑,转过头,又去读我的书了。因为我知道,对于不爱书的人来说,你和她说书,等于对牛弹琴。但放下书,端起饭碗时,才感觉这快乐和这书不是饭了,真正的是解决不了肚子问题。
   于是,读书在这一刻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但话又回来了,书,不过是一种介质,真正谋生的是心,而不是书。
   历代对书都有过持否定时期。读书无用论也常常在耳边回响。就连老子都说,越读书越会把大家的思想搞乱。就在上世纪中下期不也是把读书人叫做臭老九吗?这样的反复思考把我也闹乱了。到底读书有什么用。
   有一天我看见遇到了一个常年坐在老槐树下读书的老人。表情是那么的专注,你可以从他脸上的表情中读到书中的故事。于是,我走过去问那老人,为什么要读书?老人抬头看我笑了笑反问我,你为什么要吃饭?我说,因为饿了。那老人说,是啊,饿了。然后又埋头进入他的书中世界了。
   饿了。是的,肚子饿了要吃饭。精神饿了也要吃饭。我恍然大悟。这是人的本能习惯。没有什么为什么。
   是的,我乱想的全错了,读书不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上中下。很简单就是为了填饱自己的精神。而读书者无论吹牛或者狭义相对论,都是各有各的乐趣的。
   读书不为别人,就是为了自己。
  

作者签名:
只有在自然身上,才能得到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