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南国岚-个人文章

走马观花河口行

南国岚
2007-07-15 09:25   收藏:0 回复:0 点击:4981

    1
  
   自古以来,中国和越南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一条清清的南溪河,楚河汉界般泾渭分明地划开了中越两国的疆界。南溪河与红河相汇之地,就因此得名河口。河口就是连接中国与越南的口岸。因此,河口面积虽然不大,地理位置却是极为重要。这里是云南省的地形最低点。也是滇越铁路、公路及红河航道的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河口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通向东南亚的重要进出口通道。
  
   就冲着对口岸城市的好奇与向往,在一个三八妇女节之际,单位组织一次河口游。我也乘机走马观花的浏览了一趟河口。
  
   乘坐着火车一路向河口驶去,随着的目的地的渐行渐近,气温也随之逐渐升高。满车厢的人,不知何时起都自然地停止了嬉笑游戏,也不再打牌下棋。多数人已在卧铺上昏沉沉睡去。虽有几个未眠者,包括本人在内,已经没了上车时的兴奋。
  
   当时不过是三月天气,可是难奈的沤热已经让人烦躁不安了。就算不敢动弹了,还是浑身不断地冒出粘粘的汗,感觉就如同去往非洲赤道一般。
  
   我们都是习惯了四季如春的人呀,何时受过如此的煎熬嘛!因此,一路上面对着与铁道相伴奔流的南溪河,虽然车窗外尽是河畔的热带雨林景象,满目旖旎风光无限,可是谁还有心情去欣赏呢?惟有无可奈何地听凭着隆隆的行车声,肆无忌惮地折磨着耳鼓,任由郁闷的情绪整个的把人包裹……
  
   2.
  
   好不容易才挨到终点站。步出车站,没用多少时间就大致浏览了整个河口县城。它主街的中间和道旁,都种植着热带物种——棕榈一类的植物。那些阔枝大叶的树木,穹隆似的遮挡了灼人的日光照射,走在林荫道上,真有些异域风情的感觉。
  
   来到小吃街,可见这里的吃食和别的地方也大同小异。只有那小米辣蘸水的越南小卷粉,辛辛辣辣的,挺鲜,挺刺激,吃着别有风味。
  
   到了水果摊点,也没见什么特别果,无外乎香蕉,甘蔗,菠萝,椰子一类。在选食水果时,我犹豫了。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了曾经有过的食果意外。
  
   记得有一回,邻居家好心的送来一个大水果,名曰“牛肚子果”。我说大水果可是没带一点夸张的,它足有一个西瓜那么大呢,属于少见的大个头水果。此果外包一层赖皮,用刀划开就可见一个个饱满,排列整齐的果肉包,再剥开果肉包,中间还有一颗核。那乳白色的果肉实在诱人,让人一见就会忍不住地生出一种香香甜甜的想象。
  
   记得当时急不可待地塞了一个进嘴,甜甜的感觉马上布满舌面,正待感觉一下它的香味儿时,一股浓浓的怪味儿却扑鼻而来了。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随着这怪味儿的散发,竟把一只大绿头苍蝇也引来了。嗡嗡的围着我手上的果肉打转。哇,真令人恶心到想吐!这竟是我刚才看着还那么馋涎欲滴的果肉吗?一时间,怪味儿弥漫了家里的每一寸空间,难耐到令人要窒息......据说这水果也是来自河口的。
  
   鉴于那一次的遭遇,现在看着毛东东,外表粗糙的椰子,料想它就不会有什么好吃的,生怕再次出现食用那怪果的经历,便舍了它来吃甘蔗。虽然,甘蔗只能吃到甜甜的汁水,别无它物,但那可是吃习惯了的,不像那毛家伙椰子,天晓得会让人吃出什么感觉来。
  
    3.
  
   我们都是从省城来的,对河口的商店就根本没什么兴趣。你想啊,它就是再好,哪能和省城的相比呢?人人都不要进商店,就信步来到小商品市场。可是举目四望,根本没什么能够入眼的东西。大家只希望在随意的闲逛中,能意外得到沙里淘金的发现。
  
   这儿的小商品真的不少,可惜几乎没有一样看得上眼的。尽管那些越南边民,操着她们半生不熟的汉语,一片声的吆喝叫卖:“打及(大姐,)几过穿拉(这个穿着)好漂漂哦,快来买啦!”我们听了都在掩着嘴的偷笑,就是没人买她们的东西。直到要走的时候,为了不至于空手而归,我才勉强选了一种橡胶拖鞋。把它套在脚上试试,看看其实还不错,造型美观,感觉也还结实耐穿。
  
   不过半天的工夫,就让我有了度日如年之感。挨到中午时分,我就忙不迭地登上了来时的列车,逃也似的离开了河口。
  
   坐在返程的列车上,又重新经历着翻山越岭的折腾。不过,有了来时的磨练,再加上那份归心似箭的心情,感觉就好了许多。沿着蜿蜒的铁道线,列车穿隧道,过铁桥,累汉似的轰隆隆喘息着前行。
  
    4.
  
   这条昆明至河口的线路,当初是法国人主持修建的。出于利益的驱使,资金的筹措是不成问题的;中国劳工有的是,劳动力也好解决。要命的是筑路技术方面的问题。据说在修筑临近终点的一座桥时,就因其两山遥遥相对,中有深涧相隔的险峻地势,让线路修筑工程受阻,让主持修建者犯难了。
  
   他们以强力相逼,令一位中国的铁路工程专家,在限定时间内拿出可行的最佳设计方案,否则就不客气啦!
  
   连法国专家都望山兴叹的难题,就其难度可想而知。它对中国人也一样啊,咱们又不是长着三头六臂的神!查阅资料,冥思苦想数日,仍不得其果。最后只好任命,坐以待毙。倒是他的女儿—也是一位学有所成,得父所传的专业人士,岂能忍心看着父亲去送死?
  
   心急如焚,费寝忘食地用功,在限期即将结束之际,终于在深思熟虑后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最经济实用,最高明的方案。只见她分开两腿,双臂左右伸展地站在线路工程主持者面前,用一个充满聪明才智,醒目关键的形体语言,让法国主持者眼前一亮——啊!“人——字——桥!”顿时,在场的人都禁不住大声地叫绝!
  
   数十日后,一座闻名中外的人字桥从此诞生。
  
    5.
  
   人字桥,神秘的人字桥,真想看看它的姿容啊!可列车员不无遗憾的告之:就在我沉思时,在暇想着那些修路传闻时,列车早都通过那座——饱含着我们中国人智慧.才干的人字桥。此刻我的心里充满了对人字桥,以及整条线路的设计建设者们由衷的敬意!同时我也为那些拼着命修筑线路,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最终也没有享受过搭乘列车的建设者们,心里隐隐的遗憾。唉,真是前人辛劳后人受用啊!
  
   车过隧道时,整个车厢暗淡一片,另一个传闻借着这暗淡又在我脑海中出现。
  
   恍惚间,一个头盘大辫,瘦骨嶙峋,衣裳褴褛,清代打扮的人影,出现在卧铺车厢过道边的休息座上。他不与任何人言语,只是神色专注着凝视着窗外。啊!这不就是传说中筑路者的亡魂嘛?他可能是为解生前之憾,才乘着夜色,或是借着隧道昏暗,不为人知的潜上行驶的列车,充当一回临时的乘客,感受一下乘车在线路上飞驰的轻快。
  
   正在这时,我上铺的同伴却要去洗手间方便,我连忙轻轻止住了她,不想惊扰了那位不速之客。转眼的工夫,列车冲出隧道,呼啸着继续光明之旅。眼前的一片明亮,让我头脑一下清醒起来。再看那休息座上,哪有什么怪客踪影,上铺同伴也沉睡得正香。原来,刚才什么也没发生,那只不过是我因传说而来的一个幻梦罢了。
  
   列车仍在继续前行,思绪仍在继续蔓延。我脑海中却过电影似的,尽是有关昆明——河口铁道线,以及相关河口的一切情景。
  
   别了,河口!别了,不断甩在身后的绵延昆河线……
  
  
  
  
  
  
  
  
  
  
  
  
  
  
  
原创[文.在路上]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