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谢鸽-个人文章

诸葛亮的《出师表》该不该撤出语文课本

谢鸽
2007-08-11 16:57   收藏:1 回复:27 点击:7821

    偶尔浏览网上新闻时发现这一争议:胡觉照老先生上书国家教育部建议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以华歆的《止战疏》代之。
  
   原由是:
   一、诸葛亮的《出师表》发动北伐战争的原因是,刘备曾“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所以报恩于刘禅。表现出的是一种愚忠。
   二、以此愚忠和感恩之心为出发点,发动的是非正义战争,对中学生容易造成误导,与当今和平的主题不符。
  三、诸葛亮明知“出师”不可为而为之,打着愚忠的旗帜,是想自己篡位做皇帝。
  
   看到这里时突然让我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对看待一件事情一个人物的观点都不相同,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出发点及价值观。
  胡老先生的分析也并非全部错误,但是那只能代表他自己的个人看法和认识,所以不能因为他戴着‘历史教授’的帽子而撰改历史,把诸葛亮从神坛一脚踢下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也永远只是历史,英雄人物也永远只是人,他们不是圣人,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过而忽略他们的功。我们做为后辈应该学习先辈的美德的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到他们的错误之处,而不因为他们的一点过错而去诋毁他们的人格。这就像儿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一样,父母如果有一些过错,难道做儿女的应该不认自己的父母麽?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看的一些关于台湾的一些新闻,台湾的某一党派大肆销毁蒋介石的头像并要审他的罪行,可悲!可叹!这和地痞耍流氓好像没什么区别。
  
   《出师表》一文我想读过初中的人应该都不陌生吧,文采上来讲,它绝对是一篇朗朗上口的好文章,正像某一网友所说的‘学《语文》为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为了撑握汉语,用汉语说话,用汉字描写。能用语言和文字把大脑中的所想的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而胡老先生从“思想”从“政治”上面考虑把《出师表》定义为“愚忠”所以我觉得比较滑稽,中国的教育自始至终都比较可悲一点,难道我们还要强硬把所谓自己认为对的想法及思想灌输及强压到学生脑子里吗?所以,更可悲的不是胡觉照而是封建愚昧思想,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中午和我以前的一位语文老师谈及这个话题,他说,从文学角度上讲,《出师表》是一篇好文,我们值得学习,但是对于中学生来学习这篇文章的确有点难,它应该放进高中的语文课本中。这让我想起以前自己学文言文的历史来,说实话,以前很不喜欢读文言文,而当时的语文课本里除了文言文还是文言文,记得当时学《鸿门宴》的时候我正睡得津津有味,语文老师特温柔地叫起我问“鸿门宴是什么意思?”我说不知道。他说,那么放学之后我请你吃如何?今天又提起此事,我问他“鸿门宴”是什么意思?他说,就是让你吃了一顿很不舒服的饭嘛。然后和他一起大笑。
  
   现在喜欢读古文,因为它可以让我考虑很多,所以对于古人我非常敬佩和崇拜。也常常纳闷,为什么古人能在当时的环境中写下如此美妙的文字,而现代人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写出的文字却不及古人呢?是我们的脑袋愚化了还是因为文字出现商业性的问题?
  
   做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为有那么多伟人而自豪,要学习他们的优点认识他们的不足之处,然后重新塑造一个完美的自己,而不是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争伟人生前所在地之上,前些年河南和湖北因为争诸葛亮的故居而吵得沸沸扬扬,我想不明白的是,中国那些所谓的什么协会什么专门研究会,把时间都用在研究古人的文章上,研究出来的结果也改来改去,孰不知愚弄的是后代还是他们自己。
  
   无论在别人眼中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在我眼中,他是一个大智大慧的人,是一个让我们值得尊敬的人;《出师表》无论是胡觉照眼中的“愚忠”思想还是一篇文采绝棒的好文章,但我依然喜欢,胡觉照老先生的观点也许正确,但是如果他一味要求或者诋毁这篇文章及诸葛亮的话,我也只能笑他是一个幼稚无聊的人罢了!中国从古到今,历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就算诸葛亮有篡位做皇帝野心哪关胡觉照什么事?
  
   此文纯属个人看法及观点,请勿转载!

作者签名:
无边的黑夜,只剩下一双空洞的双眼!
http://xinghai1985.blog.sohu.com/

原创[别推荐]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