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潇月-个人文章

茶这一回事

潇月
2007-08-22 10:50   收藏:2 回复:13 点击:3429

    晓得了“三档响”这个词语,是苏州人发明的,说的是烟、酒、茶三样都样样精通的人,说这样的人往往都是两眼炯炯有神并神采熠熠的。于是,我就有点小心思的想想,那些文人喜欢拿来附庸风雅的琴棋书画诗酒花,为啥会缺个茶?
  文人应该是喜爱喝茶的。也许在这里,不能用“喝”来形容。如果遇见个不懂茶的妙处的粗人,牛饮就牛饮吧,我顶多看见了当没看见。但是,我是不允许有人把个茶喝得是滋溜带响的,那才是要命咧,非把我给急得只想把茶杯抢来的。所以,饮茶也好,吃茶也好,关键是要个懂茶的人来与茶亲密一把,这样,就算是喝,也不会有伤大雅。那么,我就喜欢看文人端盏茶,在冒腾腾的热气里,轻轻的低头一嗅,一副不茶就已醉的神情,然后有着妙笔生花的神韵和一促而就的神采。
  文人雅士,比着平常人,的确多了几许细密纤敏的情怀。普通不过的日子里,被人看厌看倦看疲的风景里,往往生命中那些动情的美丽,是那些文人们,用着他们激情澎湃的胸怀,点滴柔情墨迹的沾染而成。这时的茶,需要的是耐人寻味的品。
  现在想来也真的觉得奇怪,看那些文人,抚琴、下棋、阅书、绘画、赋诗、酌酒、咏花,每一件,都是能让人触摸得到所谓的儒雅。而且,每一件,又宜动,可以是一大帮志同道合的友人们一起高谈阔论放荡不羁的盛会;又宜静,只是一个人清净自在地与高山流水互诉情衷互通灵犀的私语;由此及彼,饮茶,同样的能够是三五群好友把盏言欢,也能够是独自慢慢地饮,带着一脸的淡然。
  这是一道风景啊!热气腾腾的茶,看文人轻描淡写不蹙眉的吹拂开茶叶,轻轻的低头俯唇那么一呷,继而抬起头来望向前方、脸部表情一副永远都写着“好茶啊!”的暧昧,会羡慕会嫉妒;偶尔,也有落魄文人,他们喝的,是那杯沉寂的冷茶,喝的是郁郁寡欢的黯然惆怅。只是,冷茶也好,热茶也罢,唯一不变的,是在不经意间,造就了一场茶景,恬美的,释然的,悲伤的,无奈的,都可以。
  所以,在我看来,文人与那琴棋书画诗酒花,少了茶是万万不可。也许正是因为饮茶的同时,更多的是饮着私密的心事。因此,不将茶光明正大地列入文人的风雅之举,也能理解。毕竟有谁每天闲着无聊将心事时不时的拿出来冲冲泡泡,任谁都吃不消,还是私下藏着腋着点好。
  我也喝茶——嗯,我就是喝茶,喝用茶冲泡出来的茶叶水——喝的时候,会假嘛二十五的闭眼养神的感觉一番茶味,会装模作样的对茶味也来个评头论足,但我很容易忽略茶本身的气质。我并不懂茶,别提莫测的茶道,就是茶中最基本的知识,我也根本就是不懂。看来人的优点总是难得可贵,而缺点则往往都是显而易见。我纯粹是跟风,跟的是一种行为道义上能呈现出高雅的风。我说不清、分不明茶与茶到底有什么不同。是的,茶名,我可以一口气说出个十几甚至是几十个,再除此之外与茶有关的,就真的是难为我了。但是,不懂不表示不能去尝试,凡事都是只有切身尝试之后方能印象深刻,从而将自身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而且,我也想让自己能雅上一雅,尽管我非文人也不雅士。
  茶馆很少去。平时耍无赖耍惯了,正经的地方一去,真的会局促。偶尔跑了几趟茶馆,有机会开了眼界看着人家娴熟的茶艺,大大小小的茶盅,本分地各司其职,别看我不动声色了如指掌不惊不诧的样子,其实心里拼命地在对自个说:“看见没,看见没,学着点。”有时从茶馆出来回望,会望见有些茶馆前竖着的那帜飘在风中的写着一个古香古色的大大的“茶”字旗,望着望着就望得不得不叹一声再拔脚走人。于是,一般都是自己买来或朋友送的茶叶,待在屋子里随心所欲的冲泡,闲来没事就悠悠的喝,自娱自乐着。若是口渴急了,哪里还能提醒着自己要注意喝的是茶要慢慢的喝要风雅的喝,一大喉咙灌下去的,是水,是比白开水多了些茶味的茶叶水。
  我们可以将与茶有关的事,叫做茶事。而这茶事,又多是与茶客的心事断不可分。就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因此,当想起来饮茶的时候,一定要打理好彼时的心情。只有恬静与安谧,才能真正品位到茶中的怡然与悠然,才能于茶叶的沉与寂之间,慢慢地看到了自己的心事,像河边青草丛里的零星小花,在碎碎的开着,然后慢慢地开心起来。
  有的时候,急不可奈地想要与茶亲密,的的确确就是个只有自己心知肚明的幌子。手边有茶倒也好办,赶紧冲上一杯。如果没茶,那还不如冲上街去找个小推车,带着十足底气的嚷嚷声:老板,拿个茶叶蛋!多好啊,蛋也吃到了,茶味也吃到了,这还是吃茶也难以吃到的饱而满足的快乐。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