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鸣笛-个人文章】
怎么做人-初读太上《感应篇》
□ 鸣笛
2007-08-30 00:52
收藏:1
回复:5
点击:5593
有人说,科技愈发达,人心愈迷失;物质愈文明,道德愈堕落;心灵愈染污,治安愈败坏。如何才能挽救世道人心、减少犯罪、自求多福、消灾免难,乃至如何才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永息战争、天下太平呢?这些都是现代人最关心与忧心的问题。感同身受,想从古人的遗训中寻找要领。吃过晚饭,上网并翻开从北大购得的《国学》光碟,看起了太上《感应篇》。
在北大听过老师讲过国学,获知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孔子、释迦、老子并祀于一堂称三教堂),不仅在相互的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而且在保持各自的基本立场和特质的同时,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诸子百家(归纳为六家:阴阳、儒、墨、法、名、道德)演化为儒道两家,土生土长,而佛家是从国外传来的(佛祖释迦牟尼)。儒家以“孔孟之道”为代表,道德家(简称道家)以“老庄哲学”为代表。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无羁无绊;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而佛家思想的核心是救世,扬善弃恶,讲究个因果报应。
道家思想利于养生。依稀记得老师提到过老子怎么写下5000字的《道德经》(也称《老子》)及其真谛。去年到吉林辽源访友,有幸上龙山的魁星楼听过道家弟子关于道教的讲解,回来一直有意拜读老子的《道德经》,却真没有认真钻研进去,道家感应说与佛法的业报说有何差别?似懂非懂,不得要领。于是又从太上《感应篇》读起,颇觉有益。
对于如何做人,道教与佛教既有相合也有抗衡,不必论它,只有取其精华。《感应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谓为老子所作。其实作者尚无定论。《感应篇》起初是在《道藏》之中,自从宋朝真宗皇帝赐钱百万命令工匠刊刻,而后才大行于世,被称为“金章”。 读了《感应篇》之后,虽然不能完全赞同书中观点,但也不愧是劝勉世人的好书。
既然看道家的书,得查阅太上老君的资料。
太上老君是道教最高神之一,是三大超级神中的一位。生卒年不详。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着有《道德经》五千余言。现今社会各行业中,凡“匠”必祭拜老子为祖师爷,如:铁匠、煤窑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等皆是。亦称为伯阳、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阳、李老君。
据说在中华文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道德经》在国外最受欢迎。《道德经》中所说的中心思想是:「道」,而「道」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好多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但大意基本相同。虽然「道」的意思比较难明白,但我们可以把「道」的意思理解成「自然」。反正人应该顺其道而行。
释宗净概括说道:《感应篇》仅约1200余字,以开头的“祸福无门,为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十六字为纲,接着述说人如想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余条善行,一百多条恶行,作为趋善避恶的准绳。要求人们“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声称“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它特别强调“立善多端,莫先忠孝”,成仙证道的根基就在于此。它将道家的方术和戒律贯穿于道德修养之中,由神来对人作道德上的善恶批判,使人从一念处下功夫。最后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善天必降福,行恶天必降祸作结。全篇主要宣扬天人相感,因果报应思想,既有儒家伦理规范,又有佛教、道教的宗教信条。
释宗净解释:《感应篇》的中心思想就是感应说,什么是感应呢?《太上感应篇直讲》说:“感,是感动;应,是报应。言人以善恶感动,天必有祸福报应。”的确,《感应篇》整篇思想都是劝人行善止恶,因为人的善恶行为必能感动天地之神,而天地之神根据人的善恶行为给予祸福报应,这就是《感应篇》的感应说。显然,这是汉儒董仲舒“天人感应说”思想的末流,明显不同于佛教的业报说。佛教认为,我人在思想上,或因思想发之于身体语言的善恶诸造作,皆名为业;业为产生果报之因,故又称业因;由业所报之果,称作业果、业报。业有善、恶、无记三性,善业能招致善果,恶业能招致恶果,无记业既不是善又不是恶,故不感果。他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感应说与业报说的差异:1、善恶的标准不同;2、有无“轮回”观;3、鬼神观不同;4、是否缘起论;5、是否趣向解脱;6、是否自作自受。
那么,按照佛家的说法,《感应篇》是一篇世间劝善之文,却是非佛法。
再看《感应篇》白话精本([大杂烩]之“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每句话都有精彩的故事作为支撑。这里收录下对它的释义,意思相同的舍之,仍然很长,但对于今后查找和学习有益。前面一句为“太上曰”,后面的皆为解释。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没有一定的门径,都是人们自己所感召来的。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与恶的报应,就像是影子紧跟著形体一样,永远都不会分离。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所以天地有主管人间过恶的神明,依照人们所犯的轻重,来削减他们的寿命。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寿算被减除之后,就会变得贫穷家破,经常遭遇忧愁灾难。
人皆恶之。人人都厌恶他。刑祸随之。刑罚和灾祸都随之而来。吉庆避之。吉祥与喜庆都避开他。恶星灾之。恶煞凶星也会降灾给他。算尽则死。寿算减完之后就会死去。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凡是人们犯了罪过,较大的就被夺除寿命十二年,较小的就被减去一百天。一纪是十二年,一算是一百天。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合乎道理的就要前进去做,不合乎道理的就必须退避不为。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不走邪恶之途,不在暗处欺人。
积德累功。积聚德业,累进功绩。
慈心于物。要将慈悲心扩及万物。
忠孝。对君长要尽忠,对父母要尽孝。
友悌。兄长友爱弟弟,弟弟尊敬兄长。
正己化人。端正自己,劝化别人。
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怜悯孤独者,周济鳏寡者,尊敬衰老者,关怀年幼者。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昆虫和草木,仍然不可以伤害。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应该怜悯他人因作恶所招得的凶祸,赞叹他人因行善所获得的福报。
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帮助他人的急难,救助他人的危困。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看见别人有所得,就如同自己得到一样高兴;看见他人有所损失,就如同自己损失一样难过。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不要彰扬别人的短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
遏恶扬善。阻止恶行,赞扬善行。
推多取少。把多的推让他人,自己则取少的部分。
受辱不怨。受到侮辱也不怨恨。
受宠若惊。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感到意外,而不知所措。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布施恩惠,不求回报;赠送给他人后,不再追溯后悔。
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人人都尊敬他,上天也会保佑他,福报官禄会跟随他,众邪都远离他,善神也会保卫他。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所作的事必定会成功,神仙的境界可以有达成的希望。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行善是成仙的方法。想要求证天仙的人,应当积集一千三百件善事;想要求证地仙的人,应当积集三百件善事。
以恶为能。诸恶之首。以行恶为能事。
忍作残害。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却忍心做出残害众生的事。残害物命是最大的恶事。
阴贼良善。阴谋贼害善良的人。
暗侮君亲。暗中欺骗君王或父母。
慢其先生。轻慢教导我们的师长。
叛其所事。背叛自己所应服事的上级长官。
诳诸无识。欺骗愚昧无知的人。
谤诸同学。毁谤在一起学习的人。
虚诬诈伪。用虚假、诬陷、诈骗、欺伪的手段,来攻击他人。
攻讦宗亲。同姓叫做宗,异姓叫做亲。虽然有远近亲疏的不同,其实都是和我有切身关系的人,应当要以亲爱忠诚来对待他们。揭发宗亲的隐私或过失,而加以攻击。
刚强不仁。刚烈强横,没有仁道。孔子所取的刚毅,主要是在谈理性;太上老君所要戒除的刚强,是指动了气。医学上说肢体麻木不能动作的病症,叫做不仁,这是因为它不知道痛痒的关系。喜欢刚强动气的人,待人接物时没有一点感情,心中都是带著杀机。
狠戾自用。凶狠乖张,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尚且不可,何况是凶狠乖张。
是非不当。对于是非的判断不妥当。
向背乖宜。对于应该亲近或远离,处理得很不恰当。
虐下取功。虐待下民以冒取功劳。蜡烛遇到了黑夜,就能成就破除黑暗的功劳;船只有了水,就成就载物的功劳。
谄上希旨。谄是奉承,希是赞助。谄媚上级长官,以迎合他的意旨。
受恩不感。受到人家的恩惠,一点都不思感恩。
念怨不休。惦念仇怨,从无停止。
轻蔑天民。轻视欺侮人民。
扰乱国政。扰乱国家的政务。
赏及非义。不合义理地奖赏无关之人。
刑及无辜。刑罚到不相干的人。
杀人取财。杀害人命以夺取财物。
倾人取位。设计害人以取得职位。
诛降戮服。诛杀投降的人,屠戮顺服的人。
贬正排贤。贬抑正直的人,排挤贤能的人。
凌孤逼寡。欺凌孤儿,逼迫寡妇。
弃法受赂。抛弃法令,接受贿赂。
以直为曲,以曲为直。把理直的变成理曲,把理曲的变成理直。
入轻为重。应该判轻刑的,却判了重刑。《书经》上说:‘对于犯罪的事实若是感到怀疑,就应该轻判。’又说:‘宁可有判轻的失误,不可有判重的失误。’
见杀加怒。看见有人被杀,非但不予哀怜,反而更加愤怒。
知过不改。知道过失不肯悔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见善不为。看见善事不肯去做。
自罪引他。自己犯罪,却牵引嫁祸他人。
壅塞方术。故意阻挠方术,使其不能发展。
讪谤圣贤。戏侮毁谤圣贤。
侵凌道德。侵犯欺凌有道德的人。
发蛰惊栖。挖掘蛰伏于土中的虫,惊扰栖息在树上的鸟。
以私废公。以个人的喜怒恩怨,废弃公理的是非曲直。
窃人之能。窃取他人的才能。
离人骨肉。离散他人的骨肉。
侵人所爱。侵夺他人所喜爱的东西。
助人为非。帮助他人做坏事。
逞志作威。任意自作威势,欺凌他人。
辱人求胜。侮辱他人以求胜利。
败人苗稼。毁坏他人的农作物。
破人婚姻。破坏别人的婚姻。
苟富而骄。如果侥幸得到财富,就骄傲自大。
苟免无耻。如果不应当免除而侥幸免除,却还毫无羞耻之心。佛说:‘我有二种白法,能够救度一切众生。什么叫做二白法呢?一个叫做惭,一个叫做愧。’孔子说:‘立身行事要知耻。’《礼记》上说:‘遇到危难时不要随便逃避。’
认恩推过。冒认恩德,推卸过失。
嫁祸卖恶。嫁祸于人,推卸罪恶。
沽买虚誉。买卖虚假的名誉。孟子说:‘心中有所想法,必定会表现在外表上。’庄子说:‘名誉是虚而不实的。’因此怎么可以将其作为买卖呢?沽买是有花钱获得、设计勾引、用权谋笼络的意思。
包贮险心。包藏阴险的心。《楞严经》说:‘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因为心地的险恶,包藏在内心深处,使人无法觉察到。
挫人所长。摧折、抑止他人的长处。
护己所短。掩护自己的短处。
乘威迫胁。利用威势胁迫他人。
纵暴杀伤。放纵暴行,杀伤人命。
散弃五谷。任意抛弃五谷粮食。
劳扰众生。随便烦劳扰乱百姓。
破人之家,取其财宝。破坏他人的家庭,夺取他的财宝。
决水放火,以害民居。决断水流,放火焚烧,以毁害他人的房屋。
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搅乱他人的制度,以败坏他人的成功。
损人器物,以穷人用。损坏他人的器物,造成他人无法使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看到他人荣华富贵,就希望他被流放贬官。
见他富有,愿他破散。看见他人富有,就希望他家破财散。
见他色美,起心私之。看见他人姿色美丽,就起淫欲心,想要奸淫他。
负他货财,愿他身死。欠他人的债务,却希望他早日死亡。
干求不遂,便生咒恨。乞求于人不能顺意,就生发咒骂怨恨。
见他失便,便说他过。看见他人不顺利时,便说他是罪有应得。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到他人身体残缺不全,就加以讥笑。
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看到他人的才能值得称赞,却加以贬抑。
埋蛊厌人。暗中下蛊来毒害人,用毒药来杀害草木。
用药杀树。用毒药杀死树木。
恚怒师傅。对于师傅的教训,产生怨恨与愤怒。
抵触父兄。言行冲撞触犯父亲兄长。
强取强求,好侵好夺。用强迫的方式取得,以强力向人索取。喜欢用侵占的方式,或用抢夺的方法。
掳掠致富。用强力抢夺他人的财物而致富。
巧诈求迁。用奸巧诈伪的手段求取升迁。
赏罚不平。奖赏与惩罚不公平。
逸乐过节。安逸享乐超过节度。《礼记》说:‘享乐不可过度,欲望不可放纵。’《国语》说:‘人民能够正常劳动,就会心存善念;如果过分安逸,就会常常想到淫欲。’这就是劝人不要过于安逸。孟子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恐吓于他。恐吓他人,使其心生害怕。恐吓有两种,一种是遇到他人急难不加以安慰,还故意装腔作势,使他心生畏惧;另一种是为了贪图利益或报以前的怨恨,故意虚张声势使他怕我,希望达到自己的目的。
怨天尤人。不检点自己,反而埋怨上天、归咎他人。在这个人世间向来就以缺陷著称,世间人哪能每件事都称心如意。
呵风骂雨。呵斥风咒骂雨。
斗合争讼。唆使他人争斗,撮合他人诉讼。
得新忘故。得到新的就忘记旧的。
口是心非。嘴里这样说,心中却不是这么想。
贪冒于财,欺罔其上。贪得无厌冒领钱财,欺瞒他的长上。
造作恶语,谗毁平人。编造坏话捏作恶事,谗言毁谤平常之人。
毁人称直。毁谤他人而自以为正直。
骂神称正。辱骂神明而自以为公正。
弃顺效逆。抛弃顺道而效法逆道。周朝卫石碏说:‘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这是六顺;卑贱妨害尊贵,年少欺凌年长,疏远者离间亲近者,新交离间旧识,小的加害大的,淫秽破坏义理,这就是六逆。如果抛弃六顺而效法六逆,这只会加速招致灾祸。’
背亲向疏。背离至亲而心向生疏的人。孔子在《孝经》中说:‘不爱护他的亲人,而去爱护其他的人,叫做悖德;不敬重自己的亲长,而去敬重他人的人,叫做悖礼。’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指著天地,来为自己的卑鄙心怀做见证;引请神明,来鉴察自己的W X之事。
施与后悔。布施给他人之后,心里又后悔了。
假借不还。借用财物却不肯归还。
分外营求。不依本分而一味钻营求取。
力上施设。竭尽自己的力量施威设法去求取。
淫欲过度。男女间的淫欲超过限度。
心毒貌慈。心意恶毒,脸上却装出慈祥的样子。
秽食餧人。用污秽的食物给人吃。
左道惑众。用旁门左道来蛊惑众生。
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使用短尺、狭度、轻秤、小升等欺诈手段,来占人便宜。这四句都是指小人贪图利益的事。
以伪杂真。把假的东西搀杂在真的里面。
采取奸利。采用奸诈的方法来获取利益。
压良为贱。压迫良家妇女做卑贱的工作。
贪婪无厌。贪得无厌,难以知足。
咒诅求直。咒诅,是向神明发誓;求直,就是请求神明赶快报应。在神前诅咒,来证明他的理直。
嗜酒悖乱。喜爱饮酒而背理乱性。喝酒容易让人乱性。
骨肉忿争。骨肉至亲忿怒争吵。骨肉至亲之间,如果太执著于道理,就会伤害感情;伤害到感情,就不合乎道理。
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
每好矜夸。每每喜欢骄傲自夸。
常行妒忌。经常争宠妒忌。
无行于妻子。对待妻儿不义不慈。
失礼于舅姑。侍奉公公婆婆没有礼节。
轻慢先灵。轻视怠慢祖先的灵魂。
违逆上命。违背长上的命令。
作为无益。所作所为毫无益处。
怀挟外心。暗中怀著偏爱外人的心。
自咒咒他。诅咒自己,又诅咒他人。
偏憎偏爱。偏差的厌恶,偏差的喜爱。
越井越灶。跨越井灶。都是触犯、污辱神明。
跳食跳人。跳过食物和人体。食物为滋养身命的资粮,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可以随便轻视忽略吗?
行多隐僻。行为多是不光明正大。隐僻,不是只指一件事而已,例如奸盗邪淫等类,凡是不可让上天知道,不可对人说的都是。
晦腊歌舞。在晦腊之日,唱歌跳舞。
朔旦号怒。在每月初一的早晨呼号叫骂。一个月的作为是奠定在初一,一天的作为奠定于早晨,这时正应当澄净心思,才能合乎天理。
对北涕唾及溺。对著北方擤鼻涕、吐口水、小便。北方是北斗星君所在的方位。北极是天上的枢纽,三界十方所有万灵仙真,都是归属于北极所管辖,所以祂是中天的斗极,号称‘至尊’;因此在至尊所在的方位,又怎么可以去触犯、污秽呢?
又以灶火烧香。又用灶火来点香。教典里提到香火的忌讳。
秽柴作食。用污秽的木柴来炊煮食物。
夜起裸露。夜间起床时裸露著身体。
八节行刑。在八种节气的期间执行刑法。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叫八节。这些日子是诸天神祇分别施行普化教导、度脱众生的时间,并且逐条记录众生的罪过与福报。不可不加以防范。
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赤白色的叫做虹,青白色的叫做霓,这是天地阴阳交接时所产生的气。太阳、月亮、星星,称为三光,又叫做三辰。要郑重地叩头。
春月燎猎。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发育的时期,如果在此时做这种事,上则违逆天道,下则杀害物命,这是最不慈悲的事。
无故杀龟打蛇。无缘无故杀害龟、打死蛇。应世真人说:‘一切动物生命都不能杀害,而龟蛇这种生在阴湿处的精怪,是和北方真武星宿相互呼应,更是不可以杀害;如果无缘无故杀害它们,必定遭到悲惨恶报。所以仁慈的人,常常会恳切地救护它们。’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像以上的这些罪过,司命之神会随著所犯的轻重,夺除他的寿命(重的十二年,轻的一百天),寿命夺尽就死了。如果死后还有未完的罪责,就会殃及子孙。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又有冤枉杀人的,就像换取刀兵相杀一样。上面说到横取,而这里接著又说冤枉杀人,是因为冤枉杀人这一件事,经常是由于贪爱、吝惜钱财而引起的。冤枉杀人的事,大概来说有七种。第一是判决讼案,第二是带兵打仗,第三是医生用药,第四是破坏身孕,第五是衙门恶吏,第六是风水害人,第七是庸师误人。以上这些杀人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是冤枉折杀人的情况却相同。以上这些罪过,是天律所不能赦免的,不是遭受人为的祸害,必定会有上天的刑罚,虽然说是杀人,其实就是自杀。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夺取不义之财的人,就像是吃有毒的肉来救饥饿,喝有毒的酒来止渴一样,不但不能暂时填饱肚子,死亡也会随即到来。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心中起了善念,善事虽然还没有做,但吉神已经跟随著他;如果心中起了恶念,恶事虽然还没有做,但凶神已经跟随著他。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有人曾经做过坏事,后来自己忏悔改过,各种坏事都不再做,一切善事都奉行,久而久之,必定获得吉祥喜庆,这就是所谓的转祸为福。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所以吉祥的人,语善、视善、行善,一天有三件善行,积满三年,上天必定降给他福报。凶恶的人,语恶、视恶、行恶,一天有三件恶行,积满了三年,上天必定会降给他灾祸。为什么不勤勉地行善去恶呢?
总之,一切作为,没有不是由小而大的。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是张拱辰先生说的。
初读太上《感应篇》,如醉忽醒,如梦忽觉,既有心得,也有些还未完全理解的地方。想来既是初读,看到精彩之处,难免摘抄,所以也算不得都是[原创]。有必要再此说明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