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玛丽安涅-个人文章】
电影小谈
□ 玛丽安涅
2007-09-22 19:42
收藏:0
回复:6
点击:1104
眼下的电影界创造的是一种流行而非经典,投资商更在意票房而非口碑。如果留心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以投资商为主导的中国电影界导演和演员也出现类似政治阶级中两极分化的场面,那就是,强的更强而弱的更弱甚至消失。在观众来说,口味是可被选择的。一味的追求视觉刺激的结果就导致了美国“好赖污”电影模式的烧钱模型。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以上海为代表的电影市场,既可发现一种电影崇拜的状态被推向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我所指的意思是,那种万人空巷只为电影一醉方休的痴迷状态曾经只这么一次,以后也不可能再有了。这当然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进了电影艺术的普及和私人化,可是我极其失望的注意到,当初的那将电影当作仪式和典礼一样热诚的心情现在早已退回窝居而被DVD乃至更先进的网络电影和手机电影所代替。电影所呈现的娱乐面貌和私人娱乐性将越来越显著。带给我们的感动也趋向于从冲动到理性的回复。
我所谓的辉煌,不只是指电影的地位,票房,更是电影文化和经典的凝聚。现代电影与老电影相比,他们有更多的手段去制作视觉上华丽的效果,这就导致了他们过分的追求一种视觉享受上的冲击力和快感。其次才是心灵的归属。这类电影的物质气息太过浓厚而心灵更接近于从属的地位,这也许解释了那在我们看来老土的《秋菊打官司》和《云水谣》为什么都能一枝独放夺回大奖的缘故。可怜的张艺谋从那以后的所有电影几乎都逃脱不了“讲故事”的怪圈。包括他最近所拍摄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内,都显示了他过分熟练的说故事的技巧而把电影本身的感动掩盖掉了。换言之。他是在利用电影而非表达电影,他的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力都演变成一个上等的讲故事的老手,在故事之上他不停的制造华丽的效果,可是在我看来他的电影方式甚至还比不上王家卫和冯小刚更为高明。我所要指出的是,他正在努力的接近大众口味而失去了电影那最深处的感人底色。如果将他和王家卫的电影相比较的话,单就以一例《2046》而言,王家卫低调的叙事姿态和风格就将张艺谋高调的爆发户嘴脸打击的体无完肤。那就是一流和大众之间的毫厘之差。
历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不论是绘画,文学,音乐。诗歌还是舞蹈,在其进步过程中都呈现以古典主义为主到现实乃至超现实主义的过渡。而那失去控制的被滥用的结果便导致了走向大众,甚至更至于流落低俗的局面。电影作为一个时代文化和科学进步的载体也同样如此。先从实验的严谨(古典派)逐步到现代的多元化,于是电影的多个理念接着出现了。他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文化,休闲和游戏乃至商业的载体,他不再严格追求一种灵魂艺术的纯粹性。为了追求票房和口碑,那些投资商和导演演员甚至都做出了原则性上的让步。虽然作为一个产品来说,电影也在默默服从着“需要决定市场”的定律,但是那并不表示他的产生渠道就可以不严格。香港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几乎到了一种花开遍地的结果,其结果导致了黑社会和烂片电影借着香港电影的口碑制造出一大批粗制滥造的垃圾来。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香港电影的走向衰落。而今想再恢复昔年的辉煌需要付出的是甚至于当初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力气,花费的时间和资源远远盖过了当初所追求的短期经济效益。给我们的教训是,一味的将电影作为工具而榨取电影利益的最大值,无异于自寻死路。电影作为一个文化高端产业来说,绝对不能被冠以纯商品的面貌来机械对待,那是对人性和审美的蔑视。
如果把大众口味作为一个分水岭的话,那么我们正处于一个微妙而难以言说的电影时代。大众之上是贵族,这样的电影很少,找不到合适的土壤既有灭绝的危险,可是好的电影几乎都如出一辙的出在其中,尤其数在数码时代来临以前的纯手工业时期,初期的好莱坞和当初的电影界一部一部的生产了诸多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电影精品,从而使现代电影的发展和评价拥有了更多的借鉴标本。而大众以下便不可避免的走到偏激和低俗里去。那几乎等于是自寻死路。因此电影本身的命运就和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样。宛如高空走钢丝,科学的沦落带来的就是道德沦落和人本身的毁灭,而电影的沦落更可悲的暗示了现代人性温暖和感动的缺失。我们再不能看到类似《罗马假日》的精神高度的电影再次回复到观众的视线之内。
一个真正热爱电影的人,不只是从电影中得到乐趣,他更能客观的比较电影和电影之间的区别而获得对文化审视的高雅的审美观,那样的观看电影的态度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我并不希望看到电影更大的成为人们消闲的玩物,这会使电影变的更加肤浅而失去了最初的感动人心的艺术冲击力。这对电影的持续发展来说,简直是矫枉过正,几乎大可不必。我所认为的好电影,在其理念上是严肃的,在其表达方式上是生动丰富的,而在其内涵是深厚的。观察一部电影的好坏,并非是在于他的好看与否,并非取决于他的制作场面和运用了多少大牌明星为标准,而在于他的本质是否真的具备了感动人心的伟大力量。那才是电影创生的本意。我不否认电影同时也具备娱乐的功能,可是在市场上的电影到处都高喊着“娱乐”口号的同时,电影的最初意义已经被忽略到几乎可以视而不见的程度。
我万分的期待着一个新的电影时代的来临,虽然如今的高票价和大众电影欣赏方式以及口味的改变都给电影的制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是如果要做出更美好的电影来引导我们心灵归属的感动的话,还是需要各方面更多的热诚,更少的功利心和利益心的合作。那就是一个无聊的观众对当今电影界一些无聊的意见和固执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