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戈壁残狼-个人文章

品柳永的《雨霖铃》

戈壁残狼
2007-09-29 21:25   收藏:0 回复:2 点击:5773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是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词人柳永因为作词获罪于宋仁宗,日子当然不好过了,他“失意无理,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写曲子词,相当于现在的专一为歌星写歌词那样的工作。由于长期给歌伶填词,他在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慢词,为宋词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作品中,当推此首。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出委婉凄恻的离别情,可谓尽情尽致,读之令人於悒。
   这首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词人并不是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离。时值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且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前三句景物的铺写,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舍下伏笔。恋人为他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面对美酒佳肴,他却毫无兴趣,在他的眼里只有恋人。紧紧连接的“留恋处、兰舟催发”七个字,是以精练的写实笔法,刻画了那个特殊时间的环境和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把矛盾冲突推向了高潮,虽没有蕴含缠绵,只是直笔描写离别的紧迫,却更能促使感情深化。后面迸出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语言通俗感情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话是什么呢?“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这两句话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有“烟波”,又有“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有“千里”,又有“阔”,空间可谓广矣。在如此宽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暮霭,其离别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象。
   下阕开笔就概括出一条人生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是自我开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为层层加码,言当时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词的警策,后来竟成为与苏东坡相与争胜的对象。这三句本是想象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景。因为上面是用景语,此处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美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美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惆怅而已。“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愈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问句作结,更有无穷意味,耐人寻绎。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