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明河仨-个人文章】
他的妈
□ 明河仨
2007-12-29 14:56
收藏:0
回复:1
点击:4814
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里,“他的妈”说出来,一听就是一个问句,应该是询问某样东西到底是否归“他”所拥有。那个“妈”听起来应该是“吗”才对,当然,如果一个人说话时候重音的发音稍微靠后一点,那个“妈”也极可能会被人听成“骂”字,骂人的“骂”。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这样的同音字是有很多的。可是不管怎么样,顺序方面那是万万错不得的,这个“他的妈”,要是不小心说成的“他妈的”,可就是一句十分经典的国骂了。用“妈”来“骂”人,这其实非常不礼貌,是对母亲,是对女性的极大不尊重。
对于“他妈的”这样一句在中国大地流传极广的口头禅,其出典还真没有认真探寻过。两个人面对面的吵架,不直接指着对方的鼻子骂什么“你是一砣狗屎”,却委婉地争着问候那个“他”的妈妈。那么一来,两人都同时得罪了第三方的“他”,不管怎么想,都是不合情理的。
要知道,《三国演义》在中国老百姓中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打个架什么的,都习惯找上一两个的帮手,这样一来给自己壮胆,二来也可以吓唬吓唬对手,断然没有另外树敌的可能。从来,“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中国兵家所追求的上乘之道,适当地给对手施加压力,外援什么的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按说,两个人口中说什么“他妈的”,确实是吓唬对手之意,本意应该不是要去伤害第三方那个“他”的妈妈的感情才对。照此想来,在那“他妈的”三个字之后,是应该还藏着这么一个没有完全说出来的意思:“他妈的九个儿子都各有九个好朋友,好朋友又有朋友,朋友又有朋友,我的朋友多的不计其数,他们一个个都帮着我,问你害怕了没有?”这样才真的会达到恐吓对手的目的。
至于为什么会都没有完全说出来,这可能跟国人惯常所提倡的“造势”有关,一旦“势”力养成,就可仗“势”欺人,达到事半功倍,不战而胜之的目的,一切尽在不言中矣。。两人相对,一旦开仗,气势必须鼓得很足才行;在势成水火,敌情还未明了的情况下,谨守一个保密原则,跟对手隐藏自己的真正实力,让对方摸不着自己的意图,那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这时不妨声东击西,指桑骂槐,甚至虚张声势地做作一番,同时还要迅速地从对方的表情言词中,分析出对方的真实意图,找到对手的性格弱点,因利而制权,制定出相应的作战方略。利而诱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努而挠之,卑而骄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携雷霆万钧之强势,不留给对手以任何喘息之机,如此这般地震慑对方,不战则矣,战必胜之。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歌曲中所唱的一句歌词来:“路见不平一声吼”。这吼的到底是什么内容呢?我想,应该就是一句“他妈的”吧!
奶奶的,絮絮叨叨的一篇,居然又离题了,“他的妈”居然写成“他妈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