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文学青年-个人文章

读还是不读[转载]

文学青年
2008-01-14 10:28   收藏:0 回复:0 点击:4695

    读还是不读
  ----谁来医"文学肥胖病"
  2008年01月14日 08:48:4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现在的文学,像当今的人,发福了,尤其是小说与报告文学,越写越长,越写越厚,而且,封面上缠上一根宽腰带,上面印着介绍内容的文字,比方说:“大师推荐/大奖得主/大时代巨著”云云,只是缠在书本的腰上,大腹便便感觉就是怕散了架,只好加上一根腰带了。
  
   我因为除了写点短文章也写一点诗歌,所以,读我文章的朋友,常提一个问题:现在还有人读诗吗?因为诗歌确实不如当年“红火”了,那时候全民写诗,在文学史上,正面反面的事件就有“大跃进诗歌”、“小靳庄诗歌运动”、“天安门诗歌运动”……现在读诗的是少了,不仅读诗的少了,读小说的,读报告文学的,多吗?在我喜欢读小说的年纪,全国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无论好坏,我都读遍它们。那时每年大概就是五六十部长篇小说问世,每周读一部,正好!现在不得了,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有一千多部,能读得过来吗?据小说界的权威批评家说,好的也就二三十部(他说的还少点),也就是百分之二三值得一读,但问题在于“好的”百分之二三在哪儿?我如果读了十部二十部三十部,还没有读到好的,我不是亏得慌吗?至于报告文学,在我读报告文学的年纪,报告文学是报纸上最长的文体,说它最长,也就是一个整版,一万字上下,半个钟头解决。现在麻烦大了,动辄就是数十万字的大部头,重要点的选题还会给出个三部曲,除此之外,为老板写光荣史,为地方写政绩书,为企业打知名度,各种各样的巨著报告文学,让人望而却步!
  
   有人说了,这是“为伟大时代树碑立传”,也有人说这是“快餐垃圾、文学泡沫”,两种说法都偏激。形成这个“高大全――大部头文学时代”的原因很多,政治的、经济的、体制的、市场的,要说清楚可不容易。我只讲生产与消费的状态变了。首先是生产者变了,生产条件变了。早些年,生产一部小说,用手捏着笔写,手工个体生产,恐怕要一年半载,如果再修改抄写几遍,还得一年半载,于是敢动笔写,就要有胆子,有自信,有货在肚里,胸有成竹;送到编辑手上,他也需亲历亲为地读完它,然后排版、校对。得之不易,生产过程也就比较费力。现在高产快产,一是写作者高速,自己打字算是慢的,一边说,一边有人录入,或者自动语言录入,出口成章。写小说毕竟还要动嘴动手,要是整大部头的报告文学,大量的资料直接网上下载,“比印钱还快!”有个作者亲自对我说。完事了,刻一张盘,交给编辑;编者也省心,负责的认真在电脑上改动编辑,图省心的直接就可以用光盘排版。一个月见书不算奇迹,越不洗泥的萝卜,越能赶上“销售档期”,卖完了,再生产下部畅销书。
  
   当然,绝对不是每部小说、每部报告文学都是这样速成,好的也有,一定有。然而,整个图书市场“速生高产”的结果,使基数增大,好作品的比例――我说不清楚,因为我一无时间、二无胆量去通读它们――至少在权威批评家嘴里没有超过百分之十。这就难倒了读者:读?还是不读?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于是,引导消费的“新书发布会”、“研讨会”、“书评专刊”一系列的新产业问世了。开初还行,后来读者发现,有时叫得最响的恰恰像股市上的垃圾股。
  
   难道所有的文学都得了肥胖症了吗?也不尽然,短的还有,而且还好看。比方说,我的手机上收到的最新一则“短篇文学”如下:“郑筱萸被执行注射死,第一针扎下去没见效,再打还没见效,扎第三针郑抱着法警的腿哭:这注射剂批号是我批的,是假药,你掐死我算了,千万别这么一针又一针没个完!”当然,这只是文学,不是报告,是好读的短篇文学。
  
   谁来医“文学肥胖病”?反正我还没想出招。读着手机上的短小文学作品,我暗喜,幸好没有人往手机上发长篇啊……(叶延滨)
转载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