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风清雨扬-个人文章

徽州美食

风清雨扬
2008-01-19 22:58   收藏:1 回复:7 点击:4820

    “徽州毛豆腐。打个巴掌都不吐”。放些油及佐料下锅煎烤,一时奇香四溢,出锅口食,更是鲜美无比
  
  徽州毛豆腐的来历主要有两种:
  
  (一)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时,因家贫困,曾给财主家放牛帮工,每在白天放牛后,半夜就要起来与长工们一起帮磨豆腐,他年纪虽小,但做事很勤快,颇得长工们喜欢,因此,长工们尽量照顾不让他干重活。后被财主知道很不满意,便将他辞退回家了。朱元璋没办法,只得和附近一座庙跟前的小乞丐们混在一起。长工们可怜他,每天从财主家偷出一些饭菜和鲜豆腐,藏在庙的干扰草堆里,到时朱元璋就悄悄取走与伙伴们分食。不久,父母兄相继亡故,朱元璋更孤无所依,便入寺当了和尚。因朱元璋最喜食豆腐,初时,长工们仍照样送来藏放草堆里。一次寺里一连几天忙着做庙会,长工们见藏放的豆腐原封不动就没有再送了,当庙会结束,朱元璋记起去取豆腐,发现豆腐上已长满了一层白毛,他就拿回庙中,偷偷地弄来油煎食之,觉得味道更香鲜无比。以后,他就常用此法做豆腐吃。
  
   红巾军起义爆发后,朱元璋投奔义军,几年后他升任红巾军左副元帅,时为吴王。1357年,一次,他率领大军到徽州地方驻营时,特命随军炊厨就在当地被流传下来。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油煎毛豆腐便成了御膳房必备佳肴。现今起名为“虎皮毛豆腐”,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外名菜。
  
  
  
  (二)相传在康熙年间,歙县有个名叫王致和的举子,多次科举落第,自认只有卖豆腐的命,便接过父辈的豆腐坊,做起了豆腐生意,结果一日天气闷热,豆腐滞销,他顺手将多余的豆腐铺在稻草上,洒上盐水,打算日后自家食用,过几日因为事多,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待记起,那豆腐已是色变毛长,茸茸密密,他自认晦气,打算倒掉,不经意用手掰下一点用舌头舔尝,居然尝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咸粘味,于是他便放些油及佐料下锅煎烤,一时奇香四溢,出锅口食,更是鲜美无比,从此潜心做起毛豆腐的生意。
  
  
  
  实际上毛豆腐即霉豆腐,是安徽的地方特色风味菜肴。炸后的毛豆腐金黄芬芳,炒制的蘸味酱成鲜辣甜。蘸食入口,毛豆腐外脆内嫩,酱汁口舌生津,故有“吃了毛豆腐,打你嘴巴都不吐”之说。且不管它是怎么被发明或发现的,吃了再说!
   

作者签名:
一箫一剑平生意 狂歌载酒江湖行
来时雨扬应挥剑 去似清风尽付箫
欢迎光临我的摄影博客:
http://shengfeng.tianyablog.com/

原创[文.在路上]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