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且看浮云-个人文章

在开辟精神牧场的路上[读书之乐征文]

且看浮云
2008-03-27 22:47   收藏:1 回复:11 点击:2728

    “人类啊,你的道路是什么样的呢?无外乎是圣童的道路,疯子的道路,虚无漂渺的道路,闲扯淡的道路,随你怎么样的道路。”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所代表的自由、颓废以及迷惘的质问,曾经穿越了几代,栖息在渴望自由渴望率性而为的年轻人灵魂深处,陪着他们将一颗灼热的心逐渐冷却。然而不是人人都能将个性发挥到极致的,每天“疯了似地生活,疯了似地闲扯”,只是美好的憧憬,连凯鲁亚克都不敢放纵他的主人翁狄恩真正的垮掉,因为他清醒的认识到,那样的沉沦没有未来。
  作为美国五十年代中期崛起的“垮掉的一代”的重要代表人物,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多少带着一点自传的味道,字里行间强烈的人文情怀,引领着关注生活本质的人对生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索,所幸他最终没有被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悲观主义沉沦。既然不能为所欲为,至少还可以保留自己的一片天空。于是,凯鲁亚克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牧场,在这个牧场上,我将生长自己的粮食”。 我想绝大多数人对凯鲁亚克崇尚的物质流浪只能望而兴叹,而放任精神四处漫游似乎也只是一种理想。那么,我们如果创建一片有疆域的牧场呢?让神思在自由的土地上任意驰骋,让理性的藩篱在辽远的天空下构筑合理的边界。
  是的,凯鲁亚克认为人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让精神牧场草木葱茏粮食丰足的最佳途径,就是不断的体验,不断的学习。这不可避免的使我想到了读书,读书无疑是收获精神粮食的最佳途径,而读好书,则更容易在庸碌的生活中为心灵开辟一片精神的牧场,流连在瀚如烟海的典籍史册佳作名篇中,视野尽头是思想的高峰,手指所触是变幻的文字,我不停的看,拼命的读,在思索体味中淡却迷惘,感受渺小,减缓焦虑,对思想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一直以为只有不断的获得才是知识的丰收,我一头扎进书山文海,目光在唐诗古韵与后现代之间穿梭着,在各类流行版本之间徘徊着,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想要获得什么,到底获得了什么?
  直至某天,偷得浮生半日闲,捧一杯清茗,与好友谈天说地评古论今,却偶然间发现自己的牧场里早已是杂草丛生,接受别人的思想太多,以至于忘了自己播种。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史,惊觉自己长期以来,为一本书而哭,为一本书而笑,却不曾为一本书切实的思考过。我在这些虚幻的世界里痛苦并快乐着,却不曾将之提炼成真实的人生感悟。它使我成为阅读者却不能使我成为领悟人生真谛的智者。
  因此,读书之于我,之于人,都不应仅仅用眼去看,而更应用心去感,用脑去想。当然,那是指好书,要有涤污去浊的能力,这就又是一个知识积累的问题。于是我重新学习、思考,去获得而不是照单全收,去播种而不是泥沙俱下,我筛选、汲取充分的知识为我所用,以使我的牧场繁荣昌盛。
  多少年后,狄恩在寻找自由的路上留给我们一个飞扬的背影,而我,在开辟精神牧场的路上驻足微笑。
  刘欢《在路上》说: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作者签名:
心似浮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