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二丫傻子-个人文章】
挖荠菜
□ 二丫傻子
2008-04-04 10:52
收藏:0
回复:0
点击:4896
校园里长满了形形色色的荠菜。
每到办公室里至少有两位女教师同时没课的时候,便会听到有人颇暧昧的提议:“走啊,走逛逛啊!”于是另一个或是多个便心领神会,开始拉抽屉,找方便袋、刀具,笑着一同出门去。
那本是校园里的两块大草坪,据说以前是庄稼地,但如今被学校种上了三叶草,还栽着其它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然而所有别的植物的活力似乎都被那些荠菜掠夺去了,蔫蔫的没了什么生气,让人看着愁得慌。
从来也没见过别处的荠菜会如此旁若无人的生长着,每一株都仿佛蓄足了劲向上或是向四周伸展开去,娇嫩,油绿,叫你不忍心踩踏。但我们在下手时却一个比一个狠,美食当前,任谁也不甘落后的。偶尔有谁担心我们如此的不计后果会造成荠菜的“种族灭绝”,势必会招致很多的嘲笑,笑她的妇人见识,笑她对荠菜的轻视。
的确,春去秋来,面对我们近乎围剿一般的采挖,那荠菜非但没有呈现出任何衰减之势,反而益发的铺天盖地。就算是大雪压境,只要你耐得住寒冷,敢于雪地寻踪,它也照样报你以些许碧色,让你对它又多几分爱恋之心。至于春夏之交,放眼看去,则又是满地荠菜花开,招招摇摇的似是要叮咛你耐心等待,过几个月她还会回来。
想想也是,一株荠菜要开数十朵的花,每朵花要结出许多许多的种子,一颗种子便是未来的一株荠菜呀!像这样“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孙,孙又有子”的繁衍生息,自然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了。
荠菜的愚公精神乐坏了我们这些喜欢于野地寻宝的婆娘们。馋嘴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采摘野果,挖掘野菜时的那一份恬淡与喜悦。平时没有时间去郊外踏青,偏偏学校有了这样的大草坪,偏偏这草坪里生长着这么多好看且可人的荠菜,岂不是正好填补了那一份遗憾?
所以经常在无课的时候提“篮”(其实不过是一个个方便袋而已)出行,去享受那别处寻觅不到的愉悦。时不时地,便会听到有人狂喜大叫:“天哪,太大了!”或是带着疑问说:“这还叫荠菜吗?”可不是荠菜又是什么呢?纵然她能伸出如脸盆一般的巨掌,纵然她体形庞大宛如自家园子里长势正旺的萝卜青菜,但她那独有的清香,却是瞒不过我们灵敏的鼻子。于是更多了一份惊喜。
我是这一群妇人中公认了的挖荠菜能手,常常于成片的杂草中见着一片荠菜叶,便寻根求源,找来大株大株的荠菜,引起众人的阵阵艳羡。别人尚在苦苦寻觅的时候,我却早已是满满当当的一大袋子荠菜,只纳闷她们何以对眼前的尤物视而不见了。
但我送出去的也多。自己吃是肯定不行的,通常会送到母亲那儿去,还是吃不完。母亲是居家过日子的好手,岂吃法也多,她会将荠菜采摘干净后晾晒,留着日后包菜饼吃。我的吃法很单调,除了下稀饭糊糊,便是包饺子,偶尔把它切碎了拌成馅摊放在煎饼里,也是吃得满口流香。但依旧吃不完。所以常常慷慨的送给某位想吃荠菜却不好意思与我们妇人们一道去挖的男同事,让他们也尝尝鲜。看着他们拿到荠菜时的惊喜与迫不及待的表情,又多了几分陶醉。
女儿在我的影响下,不但爱吃,而且爱挖。不休息的时候常常念叨快快放假快快放假,放假了则义无反顾的一定要跟了我来我的学校,最初还要我的陪伴,以后等不及了,在我上课的时候便自个儿提着花篮去了,而且还带会了一班小弟子。更夸张的是,有时我与她都是礼拜天,早上来,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她也不肯回家,大有与荠菜共享广阔天地的气势。
不记得哪位哲人说过:“爱绿色的人,也热爱自己的生命。”不知我之于荠菜的热爱,可否算得上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