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雨.塘-个人文章】
于丹,算不算在扯淡?
□ 雨.塘
2008-04-06 08:33
收藏:1
回复:7
点击:2777
于丹,最近可能会有些郁闷。
译林出版社近日推出一本美国畅销书《论扯淡》。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什么是扯淡,在封底上举了于丹说过的一句话:“《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本书的作者、哲学家法兰克福教授认为:“扯淡的人既不关心何者为真,也不关心何者为假,只在乎自身利益。这种认为无论事实真相如何都没有差别的态度,就是扯淡的本质。”
而出版社有关人员表示,之所以用于丹这句做例子,是感觉它是“扯淡”比较好的注解,贴合作者的看法。
“扯淡”可能还有些其他相似的词,如“白呼”,“忽悠”,“夸白”,东北话里还有 “胡嘞嘞”。虽然和这位哲学家的定义还有些差别,但不管怎样,“扯淡”都不是一个褒义词,尤其用在一个全国的知名教授身上。
说到“扯淡”,我倒是有个更好的例子。
一位刚上班的小同志交了个女朋友,女孩三令五申地和男孩强调不要总问:“吃了吗?”男孩铭记于心。一日,男孩给女孩打电话问:“今天你吃什么了?”女孩厉声地回答了一句:“饺子!”便挂断了电话,弄得男孩一头雾水。就觉得自己委屈,我也没问“吃了吗?”,她怎么还生气呢?这个女孩,我认为一点都不可爱,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说一两句无意义的废话(当然,说话人往往并不这样想),没有必要反应如此强烈吧!
其实,大可不必把这类事儿放在心上,人这一辈子,谁没说过几句废话,谁没海阔天空地胡说八道一番呢?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单指出于丹的这一句话是扯淡,其他的话自然就不算是扯淡了。这么一想,定能释怀。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对成功有过这样的定义:“一、在你的那个层面中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二、影响其他一些人。”如果这么说,于丹就是成功的。从论语心得到庄子心得,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无数人。也许,有人说她的讲座像心灵鸡汤,但不管怎样她的话语真的给人以力量和感悟,让人有所收获和成长。
近日,因为一些事情我被人恶语相加,也有过一阵郁郁寡欢的时候,但想起于丹在《庄子心得》里讲到一段话,怨气便慢慢散去了。她说:“禅宗有云,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三界是什么?前生、此际、来世。人还不是这辈子憋屈的事,是你把上辈子跟下辈子全都憋屈了。只要你眼里的事化不开,你成天牵挂着,你就会看着连上辈子下辈子都抵押进去了。”于丹能将深奥的道理掰碎了和你讲,那种淡泊、豁达和空灵的感觉便如同潺潺的清泉一般,滋润到心中。
我是搞财务的,手头里最新的一期《财务学习》杂志上就有这样一篇文章《从于丹的论语心得感悟审计工作》。先不论作者到底都写了什么,单说于丹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其范围之广,便足令人咋舌。
于丹曾提起过南宋张孝祥的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她说:“当我们阅读<庄子>,每个人有了拈花微笑似的感悟,当我们徐徐合上一页,感到悠然心会的时候,庄子的价值就真正体现了出来。”
其实这话也适合她。当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人们,都能从于丹的话中学到些什么,那她的话就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所以说,于丹不算在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