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三月,感觉空气湿润,从南到北,花开了,树绿了,就连不起眼的小草叶伸展腰肢,盛赞着春天的到来。
三月的感觉是缠绵的,缓缓的诗意中,总少不掉那种“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的味道。读了规则的《三月》一文,这种感触,便是越发地清晰了。
本文语言行云流水,于气韵运行中,又不乏幼稚的童趣与成年的幽默。这一直是规则的文风。
作者从一开始,便把阅读的感觉定位在三月上,而且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亲切地称之为“读你”而不是读他,先入为主地把读者安排在了一个事先设定好的阅读本文的位置和角度上。而后,作者便下了极大的功夫,刻意选取了几个不同的时间视角,铺陈描述那种三月的感觉。
在作者眼里,三月是回忆,是儿时的梦想和企盼,是对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环境的思念,是父亲对父亲的父亲的读懂,是自己对父母的读懂,是自己对于文字的态度。
作者以安详、平和的心态,回望自己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读书的感受,以平缓的句式娓娓道来。我们可以注意到,文中极少使用华丽的词藻刻意描述某个具体的情节和任务,但恰恰就是在这种平淡的叙述中,在读者心中树立起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然人感觉是那样的亲切和翔实,好像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无疑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
细细品来,透过文字的表面,在更深层的意义上,似可感觉到作者是在读他身边的人。走在阳春三月的微风润雨里,萦怀的思绪在作者的心中缓缓流动,一如那开封的春水。通篇没有大的情感起伏,三月的感觉贯彻始终,这是本文神韵之所在。
附原作:
http://www.my510.com/forum/adecoler.php?articleid=1497907&userid=4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