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松杉树-个人文章】
为了不能忘却的废墟
□ 松杉树
2008-06-08 09:22
收藏:0
回复:0
点击:4832
废墟,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词语,连日来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反复冲击着我们的视野,撕扯着亿万同胞的心。
废墟,夺走了生命的空间,在无边的黑暗中吞噬着一个个鲜活的躯体,令数万个生命逝去,数十万个身体伤残,令举国痛哭、全球同悲。
废墟,是无情的毁灭,是永远的诀别,更是生命新的起点,是历史的又一开端。
我们诅咒废墟,但不能忘记废墟。
我们不能忘记在废墟上忙碌的那些身影:从年过花甲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到年轻的士兵和护士,从来不及迸发丧亲之痛的当地干群,到从千里之外赶赴一线救灾的志愿者,所有人都舍生忘死、百折不挠,自觉担当起拯救人民于危难的重任……
我们不能忘记从废墟中竖起的人性丰碑:谭千秋、向倩、张米亚、杜正香、瞿万容……这些可敬的师者用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一个个母亲以相近的姿势逝去,用后背、用头颅、用臂弯撑起怀中孩子的生命天空……
我们不能忘记从废墟中获得重生的人们:小女孩李安宁和同学在齐声歌唱中获救,她记得有一句歌词是“幸福和快乐是结局”;小男孩郎真被救出后,躺在担架上的敬礼让人们欣喜感动得热泪盈眶;而更多的幸存者在获救后的第一句话是“感谢党,感谢解放军”……
凝望废墟,我们不仅看见了中华儿女今日的素养,更看见了中华民族明天的希望。
一个敢于袒露废墟的民族是坚强自信、民重如天的民族。废墟无需羞愧,更不必遮盖。袒露废墟,才能用光明驱散黑暗,避免不利谣传乃至恶意中伤,才能够助长新生力量,孕育生的希望。党和政府在此次汶川地震灾难之后的信息透明度以及对外部援助的开放态度,不仅凝聚了民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展现了泱泱大国的进步与自信。
一个勇于保留废墟的民族是有担当情怀、居安思危的民族。废墟中的一切大悲和大爱,都借由公共传媒成为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记忆。保留废墟,并不一定是保留残砖破瓦,而是要藉由为逝去民众的全国哀悼与追思,唤醒我们的共同创伤记忆,提醒我们不忘追索和关注人类苦难的存在和根源,警惕道德热情过后的冷漠,自觉担当起每一个人的责任。
一个善于从废墟中学习的民族是勇于开拓、不断超越的民族。近年来,我们就经历了非典疫情、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这次汶川特大地震,每一次灾难过后,中华民族都更加团结,国家也从一次次灾难中反思,建立起预防应对灾难高效科学的应急机制,施行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我们相信,在此次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和社会也必将冷静和全面地总结经验教训,从废墟中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凝望废墟,它必将成为几代人绕不开的共同记忆。此刻,愿逝者都随废墟化成春泥、融入大地,而我们依然祈望,幸存者能够走出心底的废墟……(松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