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寒鸦-个人文章】
“烟味”人生
□ 寒鸦
2008-06-11 21:01
收藏:4
回复:28
点击:795
周国平说:一个人无论什么年龄失去父母,他都是个孤儿,哪怕自己现在儿女绕前。父母去世已有多年,“孤儿”的感觉于我也早已淡薄,但每年的“父亲节”,我都会为父亲写点文字,也是为现为人父的我自己写的。
父亲生平嗜好抽烟。早上眼睛刚一睁开,烟就叼在嘴里,半夜睡不着觉,烟就成了他的“出气筒”。打我记事起,就没见父亲戒过烟。直至晚年,他的烟才抽得少了些,那也是因为疾病所致。我也抽烟,听烟民们说过:如果父亲有抽烟的习惯,儿子抽烟的概率就比较高。这话我信。
母亲去世后,父亲更加沉默,不爱群居爱独处。哥哥结婚,占用了家里唯一间大房子,父亲和我搬到隔壁土屋歇脚。那时候我正在读高中,一般也就周末回来住一晚上。俩人一人睡一头,经常半夜,我被蚊帐里浓浓的烟雾呛醒。一旦我翻动被子,父亲就赶紧掐灭烟头,要是烟刚刚点着,他又舍不得,于是轻轻下床,一个人站到门外去抽。寂静的夜晚,他那标志性的“拉风箱”的咳嗽声,格外刺耳。
抽烟于父亲来说,是一种“享受”。安静着的表情,静默着的身影,似乎也只有那袅袅的烟雾,才可以淡化他脸上的忧郁和苍老。父亲抽烟抽得很干净。我说的干净,一是他没有随手弹烟灰,随地扔烟蒂的习惯。再就是他抽烟的过程很平和,吸和吐不紧不慢,烟嘴鲜见咬过的痕迹。父亲抽烟,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二姐经济条件稍好,每次回家,都会给父亲带回几条好烟,可总是被他拿到邻村的代销店,换成数量更多的劣质香烟。
晚年的父亲,气喘咳嗽的毛病愈加严重,医生嘱咐:要想活命,必须戒烟。父亲不信这一套,烟照抽,实在是身体支撑不住了,才少抽点。生命的长短于他来说,一直看得很淡。他活着,更多是因为一份责任,五个儿女依次需要他来完成任务的责任。父亲不苟言笑,情感的表达方式,大多在燃烧的香烟中。心情不好时,他就坐在天井的石凳上,打着蒲扇,抽着闷烟,我和哥哥不敢靠近他半步。
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最常见的是发高烧,神智不清。每次一发病,父亲就背着我,赶紧往大队的医疗室跑。父亲的后背,是一节移动的车厢,平稳、安全。哪怕我是在昏迷中,依然能感觉到他身上散发着的浓浓的、呛人的烟草味道。上了初中,学校离家有十里路。一到冬天,父亲总是早早起床,做好早饭,然后送我上学。半程处有座年老的石拱桥,一般走到那里,天也快亮了,父亲便站在桥中心,一直抽着烟,目送我远去。黎明前的黑暗中,那一闪一闪的烟火,每次回头,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我经常是对着那闪亮的光点挥挥手:“父啊!我不怕,你回去吧!”直到现在,这份记忆依旧深刻。在我人生成长的道路上,父亲的烟火,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塔。
写到这里,我又要抽烟了。每当用文字追忆起老父亲,烟,就会抽得特别多。或者只有这样,我才觉得他老人家并没有离我而去,而是站在某个角落,默默地抽着烟,默默地凝视着他生平最疼爱的小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