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休闲客-个人文章】
现代“通假”字
□ 休闲客
2008-08-17 19:39
收藏:0
回复:5
点击:5675
通假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假字。
现代“通假”字,是在用字写词时写本字,在实际工作中用假字,并反映在有权的部门,平民是不懂现代“通假”字的。
现代“通假”字的最初来源是源于小学的初年级,学生造了出来,教育部门看不懂,就取名叫“错别字”,结果一把“×”,“不及格”。
要时当时,老师不管,打“√”“及格”的话,这些学生们早就“富了起来”。但这个责任不怪老师,怪课本上没有现代“通假”字,所以,我举几个例,便于大家交流,抛砖引玉。
比如:退耕还“零”、白“收”起家、勤“捞”致富、择“油”录取、得“财”兼“币”、检查“宴”收、大力支“吃”、提“钱”释放、“攻”“官”小姐等,“”内的全是假字,其本字是:林、手、劳、优、才、备、验、持、前、公、关。
但这些字不能打印的文件中,只能口说或写在私密笔记里,这是现代“通假”字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