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声东击西-个人文章

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面面观

声东击西
2008-10-12 15:22   收藏:1 回复:2 点击:5637

    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面面观
  
   2008年我国又迎来了自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来的第四个就业高峰。大四的学生早已受到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冲击。为使应届毕业生在严峻形势面前做到“临危不俱,触乱不惊”。笔者斗胆与众位毕业生谈谈就业形势及几点对策。
  
   复合型人才最受青睐,文科生就业难度加大
   自9月中旬国家教委下令允许进高校选拔人才开始,各地各单位纷纷进入高校“抢”人才,而且毕业生“双选”会层出不穷。据消息报道,10月16、17日两天,吉林省召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大中专毕业生人才交流大会,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在招聘会入场口便可见一斑,用“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前来招兵买马的来自全国各大省城,约有一万各岗位与蜂拥而至的2.6万毕业生,供需之比接近2:1,差距并非太大,但签约率仅为30%。原因何在?
  据应聘大学生反映,大多用人单位提高了对本科生的录用标准,众多岗位要求复合型人才。如:同样是需要英语人才的岗位,金融、外贸、法律英语等就较单一英语专业的人才受欢迎;同样需要管理人才,那些既懂管理又懂经营和营销的人更受重用。现在单一毕业生唾手可得,缺的是“二合一”、“三合一”的复合型人才。
  其实,严酷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朋友们早已心知肚明,并且对此做了几手准备。在校期间,他们就考了一大堆“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外语等级证书、网页设计证书、注册会计证书,甚至还有驾驶证书等等,一应俱全。但是出乎众生的意料,众多用人单位对这些“证书”不太感兴趣,说白了就是“你的证书我不懂”。我曾目睹过一位招聘人员对记者无奈地说:“有的学生一下子掏出八、九个证书,吓了一大跳。现在‘证’都‘毛’了,水分太多,难辩真假,可信度不高,搞得我们非常头疼,我们肯定不会‘以证取人’”。所以奉劝诸位大学生,盲目考‘证’不如来点真才实学,往往是“连自己都把握不住,定位不准的人,其录用率也不会太高。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文科生(尤其是女生)就业较之以前难度加大。据了解,录用文科生的用人单位少得可怜,就连文秘工作也被理科的学生抢占,致使文科生的就业签约率仅为理科生的半数。这也不能全怪罪于文科生本人,其实就文科生的课程安排来看,一些文科的教育内容设置与目前的社会需求严重脱离,培养的学生眼高手地低、盲目跟风、书呆子气十足,社会实践能力差;女大学生的理科成绩较差,无形中更“难嫁”,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21世纪是高科技主宰地球的世纪,相反理科所开设的课程正顺应了高科技时代,因此理科毕业生易于文科毕业生好找“婆家”。
   尽管竞争激烈,竞争者不仅要对自己“了如指掌”,定位要实际,忽高忽低都比足取,还要“知己知彼”,调整好心态至关重要,以一个“平常心”融入“竞争队伍”,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推销自己的机会,多方参与、多种尝试,千万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盲目“扎堆”。如现在IT业普遍不景气,可以说逐渐走出低谷,IT毕业生增多,你可以避之而就屈,转聘计算机教师的岗位也很不错。
  
   管理岗位增热 技术岗位遇冷
   从全国几次大型人才交流双选会不难看出,大学生对管理岗位倾慕有加,尤其是难挡金融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岗位的诱惑,置自己所学专业于不顾,疯狂挤上管理岗位的“独木桥”,尽管胜负难料,却也兴致勃勃。一些对专业性要求较强(也有本专业适合)的技术岗位被打入“冷宫”,迟迟不肯“献身”应聘。还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爱慕虚荣,应聘时非常看重单位、岗位的名称和工作性质,认为自己好歹上个“大本”(曾经是众人羡慕的“天之骄子”),怎能如此屈就?怎么也要挤进“管理层次”,好象只有“白领”、“小资”阶层才是“用武之地”。据省职介中心有关人士分析: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这也是大学生求职的一个误区,学历与工作优劣不成正比,有时并非学历越高越吃香,并非管理层次才是理想的选择,不同岗位对学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求职人员不仅要按照自己的特长(专业、爱好等),还应掌握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计划性的选择用人单位,只有当你知识和自身的价值符合单位的需求,你的市场价值方才被社会所认可。而有的企业“需要”的往往是“最适合”的人才,这些“最适合”的未必是“最好”的人才。一味地提醒自己“拥有高学历”(就目前形势看,本科已算不上高学历),不愁找“婆家”。不能正确地量身定位,期望值过高,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这山望着那山高,也有存在着“先就业再择业”的临时想法。针对这一状况,用人单位感到非常棘手,有时为了公司的发展,制定一些相应的措施。如:许继集团在用人方面就有它的独到之处,即采用1—3个月的试用制度,在2007年报到的应届毕业生中,一个半月内辞退16人,其中含研究生8名,正好占半数。
   由此看来,有部分毕业生还是经不住单位“试用”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踏实能干的毕业生。有的学生未满“试用期”便被辞退(或直接被拒聘),确实值得毕业生三思。
  面试是门学问 还须讲究艺术
   9月下旬,IBM中国公司举行2008年首场校园招聘会,仅两天吸引了近2000余人参加应聘。在IT业普遍不景气的今天,这样的火暴场面无疑给IT市场注入了一剂兴奋剂。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IBM强大的品牌效应和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成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选择“蓝色巨人”的主要原因。但是如何登上这艘“巨轮”,在面试时还是要讲究艺术性的。
  正如IBM中国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白文杰女士曾介绍他的面试经验时所说,其实第一眼就是凭感觉。在第一轮面试中,最先被拒绝的人可能是那些言谈举止不合时宜的人,男生穿牛仔裤,女生穿吊带衫等,说话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出口成“脏”的人。因此在一些细节上你一定要检点些,否则很难过第一关。坐在IBM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位置上的白文杰,仅仅持有大学本科文凭。用IBM一些了解白文杰的员工的话说,她能在IBM干到今天,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和本事征服了老板和员工。在很多公开场合,当谈到文凭的话题时,白文杰也都很坦然表示,自己是学士学位。“想进IBM的人,一定要有本事,IBM从来不会简单到以文凭取人的地步,我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回答问题还要讲究时宜。对此白女士深有体会,她说“去年,应聘者中曾有位非常优秀的毕业生,开始我们谈得很融洽,后来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考GRE干嘛?他回答很干脆:想出国,想在出国之前找个大公司,这样更有利于出国。他说了一个大实话。很遗憾,我拒聘了他。原因是我不能拿公司给他做出国的跳板。但是他如果这样回答‘我想在出国之前在贵公司好好干几年……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其实,回答问题还是需要注意技巧的。再比如谈薪资,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有的大学生要么缄口不谈,要么直截了当,有时一样“话”真的可以两样“说”的。我有一位朋友是这样回答他的上司“我认为薪资有时会与知识能力(创造的财富)在特定条件下会成正比的”。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更有水平。
   再就是,面试前应了解一下用人单位的用人策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疗法”,必要时可以“深入虎穴”,打听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然后对自己正确定位。不要为了推销自己而随便应付,你一定要“擦亮眼睛”看职场,人才市场也非“净土”,职场骗子随时随地会出现,他们往往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骗取大学生的信任,说得“天花乱坠”,你可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不留心就有可能掉进他们布下的陷阱。还要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级别,,做到心中有数,将自己刻意包装一下,提前做好应聘的准备工作。
  
   智慧求职锐不可挡 诚信求职永不过时
   笔者曾对几年前的两个求职故事记忆犹新,今天说给众位求职的朋友,也许会给你的求职路少点挫折多点快乐。
   记得吴士宏当年去IBM北京办事处求职,主考官问她“会不会打字”。吴本来不会打字,可为了这一关不被淘汰,竟硬着头皮说“我会”。她之所以“很果断”,是因为在现场并没有打字机。主考官说“下次再测试。”尽管在复试前,“逼上梁山”学会了打字,可主考官完全相信她,并没有进行测试。于是她进了IBM。以后又跳到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最后回到TCL任经理。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女职业经理。
   还有一个是中国留学生应聘澳洲电讯公司的故事。初到澳洲,他并不会开车,当公司副总问他“会不会开车”时,他也是回答“会开”。主考官说“你四天后可以开车来公司上班了。”他仍然没有“点破”“自己不会开车”的事实。于是他借钱买了辆旧车,通过四天的“突击”,四天后他果真开车去上班。并很快从普通职员升到高级主管。
   以上两个求职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智慧超群、胆识过人。他们都很幸运,都有个“时间上的缓冲期”,反之都会露马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很会“抓”机会,也非常“镇静”。有时“机会”和“幸运”都会不经意间与你擦肩而过;也有时会“出人意料”,要学会适时而动,“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不要过分,凡事都有个尺度,事实上求职应当诚信为本,然后再利用智慧。台湾著名的“半导体之父”张忠谋曾说过,诚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特质。如果让他选择求职者,他一定选择有诚信的人。著名的英特尔公司更是明确把“渗水”简历看成招聘中的大忌。主考官都是部门经理,经验丰富、洞察力强,一旦发现弄虚作假,不管有多大的能力均被淘汰。因此牢记“诚信是第一美德,永不过时”。
   明智的做法是将你的简历进行科学的取舍,适当的突出,合理扬弃。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应尽力扬其所长“盖”其所短,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经验”二字,你要重点强调自己最近几年所受的教育和参加的社会实践(家教、卖报纸、散发广告传单、搞网页设计等),其中实习工作(特别是与应聘工作有相关联系的知识和实践活动)应作为经验有必要在技术栏目中体现出来,如果你熟悉某一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或某项技术获了某项专利,也应毫不谦虚地写出来,以提高自己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这样你就能够“技压群芳”“脱颖而出”。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别人不具备同时自己没太在意的特长,优势与劣势都是相对的,只要能够全面周到地考虑,准确地定位,及时查漏补缺,不管竞争多么激烈,你要相信自己最好,毕竟是年轻,只要“曾经梦想过成功”,只要肯去寻觅,肯去争取,事业会有成。
  
原创[时事关注]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