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二丫傻子-个人文章

[牛年征文]牛年说牛

二丫傻子
2009-01-28 22:06   收藏:0 回复:3 点击:2031

    自古以来,人们对牛总是不吝赞美。有人说它勤勤恳恳,有人说它坚韧不拔,有人说它任劳任怨,等等。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以“身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来赞牛的无私奉献;南宋宰相李纲亦留下“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的千古名句为之歌功颂德。
  如果说文人的表扬还不足以代表全部人类的意见,那么,流传于乡间的农谚、童谣则应当是可以表达出老百姓们对牛的感激了:“牛是农家宝,耕田少不了”, “青草地,细水流,一个老头儿去放牛,他养牛,为耕地,大囤小囤满粮食,一个牛,喂得饱,一顷地,耕得好,耕地好,一家吃饭都有了,老牛他不白吃草”,凡此种种,无不流露出人们对这一人类忠实的伙伴发自内心的谢意。
  
  当然,人们对牛不吝赞美,是发自内心的谢意,但牛有如此好的美誉,而它也并非天生就是完牛,它一向有做事粗心大意的缺点,牛是在批评中长大的。
  这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牛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时常往返于天宫和大地之间。有一天,农夫托牛给玉帝传个口信,说是人间寸草不生,大地光秃秃的,太难看,请玉帝带点草籽给人间,把人间打扮得好看些。玉帝听了,觉得有道理,便问殿下众神谁愿去人间撒草种。牛立刻自告奋勇要再赴人间。但是玉帝对它不放心,便说:“你做事一向粗心大意,恐怕做不好这件事!”
  老牛一听,觉得自己更有必要做一件事来证明自己不像玉帝说的那样,便坚持道:“请玉帝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做好。否则,愿意接受您任何的惩罚”。
  玉帝见老牛一片诚心,便同意了牛王的请求,并嘱咐牛王到人间,要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王带着草籽,兴冲冲地走出天宫,向人间进发。不想他太兴奋了,结果在在跨出南天门时,不小心跌了一跤,从万里高空一路晃晃悠悠地跌到人间。因为摔得头脑晕乎乎的,老牛竟把玉帝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的旨意当成了走一步撒三把草籽。结果到了第二年,大地上野草丛生,农夫们根本无法种庄稼了。无奈,只好又托灶神告诉玉帝,野草太多,庄稼无法生长。玉帝知道坏事了,立刻召来牛王询问。当他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造福人间的好事办砸了之后,忍不住大发雷霆:
  “你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间遍地是草,当初你是怎么保证的?从今以后,就罚你和你的子子孙孙都只准吃草,帮助农夫除草,同时,祖祖辈辈帮农夫干活儿。”
  玉帝说完以后还怒气未消,又飞起一脚踢向老牛,把老牛一个筋斗踢落到人间。因为玉帝用的力气太大啦,老牛这次竟被摔掉一排上牙。于是,牛从此便一辈子给农夫当苦力,并且从未停止啃青草了。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还没有长出来。
  但是,牛是个知错就改的动物。被玉帝贬下界后,它每天任劳任怨,勤恳踏实,为农夫做了不少工作,渐渐赢得人们的好评。后来玉帝在天庭要选出十二生肖,人们便一至推举老牛。据说,老牛是所有被推荐的动物中得票最高的,但是因为在最后的角逐中,投机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抢得了头名,老牛只好屈居第二了。
  
  呵呵,故事的结局,老牛还是受到了表扬。看来,人们对于牛的印象实在是不差。难怪鲁迅先生也会如此来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了。
  如果你做不了呼风唤雨的龙,威风八面的虎,不妨就做一头脚踏实地、勤苦能干的老牛吧,虽然模样不中看,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本领,但终会凭借你的扎实获得别人的认可的。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