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山藤书屋-个人文章

喋血中条 ——长篇小说连载之十四

山藤书屋
2009-02-01 09:46   收藏:0 回复:1 点击:4383

     第十三章
  
   “要不是你们,
   我们怕都完了。”
   ——王副官
  
   “日军附飞机三百余架,化学部队、空军陆战队各若干,以扫荡中条山国军,摧毁我晋南游击根据之目的,窃[采]取闪击战法,以垣曲为目标,于五月虞午分(兵)五路,以第三五师团主力、二一师团、骑四旅团各一部向中条山进犯……虞迄真日,战斗惨烈,为抗战数年来所未有,每日自佛晓起至黄昏止,平均无一分钟天空不见敌机活动;阵地所在,无尺寸不为敌炮烟、毒气所笼罩。……忍耐艰苦,撑持旬余,绝粮时食树皮、草类及战马,续行游击任务。”
   ——选自1941年10月《卫立煌致蒋介石密代电》
  
   至五月十二日,晋南中条山战役,在日军攻占了垣曲城之后,达到了白炽化状态。日军以凌厉的攻势,在东线击溃了阳城横河镇中国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刘茂恩在邓关山128团和八路军63团邓关月团长的掩护下,率残部南下渡过黄河;在西线日军围歼第五集团军司令部未成,总司令曾万钟率部突围;日军相机围歼了第十七军军部于夏县申家沟,军长高桂滋下落不明;在北线包围了第三军及军部于闻喜县山,军长唐淮源突围不成而自戕殉国。从此,中国军或激战全军覆没,为国损躯,或战败被俘,或拼死突围,或隐蔽于深山密林,神出鬼没地打游击,或隐于深沟险壑沦为祸害一方的土匪。日军从此控制了中条山的主要山关要塞,截断了中条山二十万大军的给养和退路。
  
   再说李少英带着自己的残部二百余人,自横榆逃脱后,一路南下在南河庄设伏取得了歼日军一小队六十余人的小胜。行至交河岭却与日军遭遇躲之不及,经过三个小时的血战,付出了一百余人的代价,终于甩开了日军的围追。他带一百二十多个弟兄,昼伏夜行,于十一日傍晚来到歪头山下的一个叫板涧河的小山庄的西山上。他不敢进村庄恐遭日军围歼,而是将自己的部队隐蔽在西山腰的密林里,这样倘若遇到日军便可迅速地钻进西边蜿蜒的群山,而踪影全无。为谨慎起见,李少英派出两名侦察员化装成老百姓模样进庄打探到确无日军时,才又派出三十多个弟兄进村弄吃的。
   板涧河山庄,山青水秀,林密草茂,一条清流穿庄而过。这条河就叫板涧河,与垣曲的西河、亳清河成为贯穿垣曲南北注入黄河的三条大河之一。板涧河山庄有一百二三十口人,以南山的一个富足山庄而著称于垣曲。李少英的三十多个士兵,进村转了一圈,才发现庄子里的青壮年男女都逃难去了,留在家里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和一些孩子。庄里的老百姓闻知他们是打日本的中国兵断了粮,拿出了不少的藏粮和米面。李少英得到这些粮食后,便在山林四周放了岗哨,驻扎了下来。他想,一旦遇到日军,少则歼灭掉,多则时就从西岭翻歪头山至夏县,然后取道泗交南渡黄河。时至五月中旬,天气已甚热,夜间宿营于林中虽有点凉,但并不冷。傍晚,他们饱餐了一顿之后,便打算安稳地睡上一夜。
   李少英躺在从老百姓家弄来的一条被子上,怎么也睡不着,一蒙眼,耳畔忽儿是日机的尖啸声,忽而是士兵们的拼杀声,忽儿又是被他抛弃了的重伤员的叫骂声。他睁开眼什么也没有了。他又狠狠地蒙上了眼,耳畔忽然隐隐又传来了“儿呀——儿呀——”的呼喊声,随即一个白发老人出现在眼前。“娘——”他叫了一声,睁开眼仍是什么也没有。他想起了寡居的娘,禁不住地泪水涌了出来。此刻外面很静,偶尔传来几声稀落的枪声。他翻了一身,觉得很困,正蒙上眼,又是唐军长严厉如剑的目光出现在他面前。“啊!”他一惊又睁开了眼。他深知,此次作战,他的团作为全军的预备队,只是派去了两个营去增援,并未起到作用。而自己作为团长在日军包围了军部的极其危机时刻却带一个营擅自南撤,实质就是逃跑。这是要上军事法庭审判的,可是又一想,当时形势确实险恶,倘不及时撤离,将是全团覆灭,如果全团增援,犹如只羊投群狼,有去无回。他坚信,只要能为唐军长保存一部分兵力,唐军长仍可以此为基本力量发展壮大,也是对第三军的贡献,也不枉唐军长栽培自己一场。此刻,他极想知道唐军长在哪儿,现在又怎么样……他辗转反侧,很苦闷、烦躁,怎么也睡不着。他强迫自己睡一会,可是一合眼皮,眼前忽而又是未婚妻高丽眉的丽容,战役打响前两个月来,便失去了她的消息。回想俩人自唐军长介绍认识,又作主订了亲两年来,在一起的日子并没几天。即便在一起时,她总是对他保持着一种不远不近的距离,表现着一种不冷不热的态度。他佩服她的才气,喜欢她袅袅的身影,欣赏她的风韵,然而两人总是进入不到和谐融洽的境界。此刻,他太想她了,竟有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刻骨般的思念之情……可是,此刻她又在哪儿?她会知道此刻她的丈夫在想什么吗……
   翌日清晨,侦察员回来报告说,发现一支日军从前边的关庙村急急地开过,至沟底村东岭时,忽然又向东而去。李少英令部队隐蔽在密林深处,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违令者刺刀戳死。他要伺机而动,务必保存住自己这一百来弟兄,这可是他的命根子呀!
   及近上午十一时许,侦察兵又发现日军的一支骑兵,由朱家方向顺山岭上的大道奔驰而来,进了板涧河村。不久一大队日军也进了板涧河村。敌人就在眼皮底下,李少英深为自己的慎重行事而庆幸,倘若与这一支日军相遭遇,将不堪设想。
   这支日军的骑兵队正是小池昌坎联队的一个骑兵大队,队长是原田治郎。他马屁股后跟随的正是前天晚上在小河涧村被张金杉团袭击的那支日军大队。次日天亮,这支日军步兵大队惊魂未定地赶到了楼子沟时,忽然接到电令,十七军军部已被歼,令他们随骑兵大队向南开发,前往封锁黄河渡口。
   原田治郎的骑兵队在板涧河暂停下来。他令部队抢了老百姓的粮食喂他们的军马。他们的骑兵吃着罐头、饼干在河边休息,等待后边的步兵大队的到来。
  
   就在日军的步兵进了板涧河村约摸一个小时的光景,张金杉和他的一营近二百来号士兵竟也神差鬼使地出现在关庙村后的山坡上。他带部队绕关庙向西来到了西南庄村。村里的老百姓大都逃到了西边山上。昨晚他以牺牲三十二名弟兄的代价取得袭击日军的成功。今天,他特别谨慎,一点儿也不敢疏忽。他知道自己的这点兵力决经不起折腾,不到万不得一,他是不能轻举妄动的。他向西来到歪头山半腰的目的,一是这儿地形较高,若遇强敌攻击,可翻山直奔夏县,而后经泗交南下渡黄河;另一个目的是搞些军粮,倘有不测,还可在这大山周围打上月儿半载的游击,然后再作打算。他们进了村,听老百姓说,才知道早上已悄悄地开进来了一支中国兵,要了他们的粮食和米面,往板涧河方向去了。张金杉顿时想到,他们可能是第三军的溃散之兵,村里的老百姓已无颗粒粮食供他们吃了,张金杉正在发愁之际,一个六旬老人哭丧着脸,对张金杉说:“几天来,你这已是第三支部队路过村里抢粮……不,不是,是弄粮……唉,娃们打日本兵,没吃的咋能行……实在没办法啊……”他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见这个长官不仅不抢粮,也不抢东西,好大一会才十分为难地说:“长官,这样吧,后头山沟里还有二十几只羊,要不弄来,杀吃了吧!”
   “谢谢大爷,谢谢大爷!”张金杉说着拉出了老头子的手,使劲地摇,后又双手抱拳打拱道:“你老是菩萨再世,这可救了弟兄们的命!”他令一个连长带三十多个弟兄跟老人到后沟杀了十二只羊,把肉背了回来,每人分一大块,在村里煮着吃了一顿好香的“午饭”。吃过羊肉后张金杉才带部到村西的山林里暂作休息,待天快黑时再往南开拔。
   张金杉令一营长在四周布置好岗哨,遂靠着棵老槐树坐下来。他觉得很困,想闭着眼睛养一会儿神。他的面前一会是死去的妻子和小儿子的影子,一会儿是唐参谋和王副官、郭大年、高丽眉他们的身影,忽然又是高丽眉胸前淌着血向他走来……他睁开眼,什么也不见了。他真后悔当初在黄河边没下狠心阻挡住她,使这么一个俏丽的才女跟着他吃这么大的苦,遭这么大的罪,倘若她真有三长两短,该如何向她的父亲交待。她确是个很有个性的好姑娘,从见到她第一眼心里就喜欢上了她。他把自己的这份心情深深地埋在心里,未敢向她流露一星半点,而总是对她扳着严肃的面孔。她这个军长的女儿,本应在大后方的都市里作作文章,写写消息,为何偏偏要来这生死未卜的火线,搞什么随军采访?这下倒好,怕连命都要搭上了。他仿佛又看见了她长长的睫毛下扑闪着的两颗明亮动人的大眼睛。唉,愿上天保佑她吧。
   及下午两时,侦察员向张金杉报告,在南山沟的板涧河村里,发现驻有日军的骑兵和步兵。张金杉面对群山云天,一个铁血男儿的血在血管里奔腾,朝山下板涧河方向望着。突然一个奇想在他脑子里涌动:居高临下,狠狠地揍他们一顿,然后立即隐入西山。就像前天晚上在小河涧袭击那次日军一样。他叫来了一营长,向他说出了再次袭击日军的设想。
   “团长,那次是黑夜,今日个可是大白天呀!要是撤不出来……”
   “有道理!”张金杉看了一营长一眼,“不过正因为是大白天,小鬼子根本料不到会遭袭击,要知道,他们已以胜利者自居,绝想不到还有哪支中国军队敢揍他们!”张金杉似有把握地紧握拳头。
   “不过,我们要特别小心,狠狠地揍他几拳,立即撤出战斗。”一营长握着拳头猛地一挥,“等小日本流了血,丢下一片尸首,吓跑了,我们再去收拾战利品!”他笑了。
   “你想得美,咱们见机而行吧。”张金杉也笑了一下。
  
   出乎张金杉意料的是就在他们对面山上的密林里也秘藏着一支一百七八十人的中国军队。这支中国军正是他留在青峰岭的二营残部和三营仅存的五个士兵,还有他的唐参谋和郭大年。就在前天的五月十一日,王副官带的二营在一个山沟突然与一支日军遭遇。战斗打的正吃紧的时候,陡然日军的背后响起了机枪声,日军顿时乱了阵势,发觉被包围了,无心恋战,惶急地撤出战斗,向东南方向溜走了。王副官和一营长发现,向他们走来的竟是唐参谋和郭大年及五个士兵。唐参谋和郭大年知道东边的河谷从源头到黄河边的县城已全是日军,只有向西面大山转移,才有可能遇到自己的军队。可是万万没想到在此遇到了一支中国兵正与日军激战。就在此危急关头,他们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突然向日军的背后捅上了一刀,一时给日军造成了被合围的感觉,解了王副官二营的围。唐参谋和郭大年惊喜地与王副官和自己的部队重逢,高兴地抱在一起,热泪盈眶。王副官紧紧地抱着唐参谋激动地流着泪:“唐老兄,要不是你们,我们怕都完了。”
   “都是一家人,说啥两家话。”唐参谋激动得流着泪说。两人平时曾有的介蒂,此时已荡然无存,如久别重逢的亲兄一般紧紧地拥抱着,不撒手。
   高丽眉双手紧紧握着郭大年的两手,动情地说:“郭大年,咱们二营感谢你们啊!”
   “都是一家人,都是一家人。”郭大年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听任一个姑娘温柔的手紧握着自己的手摆布。
   “可是,当时你们从鬼子兵背后开枪的时候,并不知道是我们呀!”她一个劲地摇着他的手,像一个小妹妹抓着大哥哥的手撒娇。
   “可是,打小日本的都是中国人呀!”郭大年使劲从她手里抽出手来,“记者小姐,回去后好好写篇报道,叫我们也上上你的大报荣耀一回吧!”说完整了整自己的军帽。
   王副官、二营长、高丽眉与唐参谋、郭大年等汇合在一起昼伏夜行,五月十一日下午,隐秘地摸到了黄楼垣上,他们打算沿板涧河往南突围,可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近在一沟之隔的对面山林里竟会是他们的张团长和一营的一百八九十个弟兄们。
   上午过后,侦察员向王副官报告说,一支日军大摇大摆地开进了他们眼皮下的山村里。王副官当即与唐参谋商定,观察清楚日军的意图后再相机而动。王副官令侦察员加紧侦察,不得露出任何一点痕迹,并随时向他报告敌情。
   此时此刻,在板涧河小山庄的两边山林里竟不期而遇地隐藏着三支互不知道对方是谁的中国军队。而在他们的眼皮下的板涧河小山庄里竟“稍息”着一百多个鬼子兵和一个骑兵大队。仿佛是天意,李少英、张金杉、王副官五百人的三支中国军队对眼皮下的日军形成了他们谁也不知道的包围之势。正在吃饼干,喝罐头汁的日军骑兵少佐原田治郎当然也不知道此时此刻他们正处于三支军队的包围之中。
   这是战争史上的一次奇迹,三支军队竟于无意之中,走到了一起形成了对敌军的包围之势。这就看上天是否能调动这三支军队对他们的共同仇敌发起进攻了。
原创[文.浮 世]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