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却上心头-个人文章

学会如何去爱

却上心头
2009-04-11 08:45   收藏:0 回复:10 点击:869

    “嫁给你,是我此生犯下的最严重最愚蠢的错误”记不清已是在无数次激烈的争吵后,对婚姻彻底绝望的我,跟爱人说。
   “曾在结婚时,我答应过你的家人给你幸福安逸的生活,但是结婚这么多年,我没有实现自己对你,对你家人的承诺,让你跟着我受苦。如果遇到能够给你幸福的人,我愿意放手”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的当晚,平时沉默寡言,性格坚毅的爱人流泪对我道出了内心的歉意。
   爱人是个生性木讷,极少对人表达感情,亦极少流泪的人。在长达十年的婚后生活中,只目睹他流过三次泪。一次是在我难产时,在剧烈的阵痛中,我凄惨的呻吟,一阵胜似一阵的疼痛使我头晕目眩,朦胧中感觉有温热的东西跌落于脸颊,努力挣扎着睁开眼睛时,却看见爱人抱着我泪落如雨。那刻,充盈满心的是浓浓的幸福。第二次流泪是在他父亲去世的瞬间,公公个人缘口碑极好的人,婚后跟我们生活在一起,逢人便夸赞我跟爱人对他千般的孝顺和好。即便是对子女的称呼亦是宠爱的无以复加,时常旁若无人的直呼儿时乳名,对我更是视同己出。七年前,公公因病治疗不愈时,爱人已年近而立,但病榻上的公公望着爱人眼中流溢出的似水的疼爱却依旧让人动容,逝时爱人坐在客厅无声流泪。多年后,那副画面依旧带着噬骨的悲凉。
   婆婆曾是旧社会富豪家大小姐,虽受过高等教育,身为高级知识分子,但个性自私,狭隘,又而偏执,难改大小姐习性。与公公一生不和,生活上更是对公公百般苛刻,缺乏关怀体贴,以致母子间关系日渐疏远淡薄。公公在逝时,子女碍于父亲面子,难以抱怨发作。公公逝后,子女对母亲的积怨便愤涌而起,往日和睦团结的家庭顷刻间便四散五离。
   爱人第三次流泪是在我起草的离婚协议上签字的一刻。
   而我们离婚的根本原因在于婆婆整日口无遮拦的骂人,时常在儿子面前数落我的种种不是。无奈之下,我学会了忍气吞声,亦习惯于婆婆在骂我时选择逃避。常常在婆婆的骂声中自我安慰,何苦跟年老之人计较,对她的百般刁难假装视而不见,对她的怒骂亦是充耳不闻。而儿子日渐长大,渐渐不满于家庭内的这种气氛,常跟婆婆吵得面红耳赤,提出要搬出去住,视我的宽容忍让是生性软弱,抱怨我给予不了他安静的学习环境和正常的生活。
   生活已过到如此难堪,如此毫无办法的程度。一气之下,我提出了离婚。
   可爱人的话让我怔住。当时儿子正在卧室玩游戏,听见争吵声,揉着眼睛从卧室走出,用懵懂的眼神望着我们。
   抱着儿子,我默默落泪,满心的难过,却见身边的爱人偷偷抚摸着儿子的手臂,满脸的幸福。
   可我不知道他是真的幸福还是假装坚强?
   为何我总会在生活之中,将别人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将以往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试图做对比,患得患失。却不去想,爱人所处的境地,一端是无理取闹,口不择言的母亲,一端是满腹悲伤,受尽委屈的爱人,谁是谁非,如何定论?若婆婆真患了痴呆症,生活将是一个怎样的样子?今天的我又将如何?是否还有多余的精力跟爱人如此吵闹?是否还能安静坐在这儿揣摩,体味幸福与不幸吗?
   奔走于尘世,很多时候,我们忙于向别人索取,索取物质,索取爱,索取幸福的感觉。无法满足与自己的贪欲和十指张开时的两手空空,一些微弱的幸福和爱就渐渐从指缝间漏掉,我们却还在毫无知觉的继续加倍索取。
   “爱一个人就应加倍爱他的家人”
   “那些令我感动,痛苦,忿忿不平的,以为不可原谅的人与事,其实自有它存在的道理……”记不清是谁如是说。
   对照着审视自己,竟然发现内心还积凝有对他人的不可原谅,并且一些新的怨愤还在生成。是我过于狭隘,过于疏浅,过于计较,过于任性,还是真的不懂得爱?
   看着爱人满不在乎,幸福的样子。
   心里反复读着这几句话,慢慢疏通着认知的狭隘。虽然仍不能平息内心过于自我而生的怨愤,但渐渐平息下来的烦躁告诉我,一定能学会如何去爱。
   偷偷撕碎了离婚协议。
   尔后,应教会儿子如何学会去爱!
  
  
  
  
原创[文.浮生杂记]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