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大可-个人文章】
香蒲草的记忆:目录
□ 大可
2009-04-30 17:45
收藏:0
回复:2
点击:4429
目 录
乡愁:不知什么时候已成为我眼中两行热泪?(序)
题记
第一章 考
这让我很自然地由蒲棒儿联想到人:男人们高高在上,像一把撑开的伞,头顶风雨,身披严寒,弓着背,踩着地,望着天,心中一片天空……女人们站在男人下面,开着美丽的花儿,散发着芬芳诱人的香味,做着小鸟一般的美梦,想着自己心爱的男人,楚楚动人,回眸惊魂……
香蒲草儿:一种朴素、善良、追求幸福的植物
为甚要写这本书:四个理由能说明问题吗?
张姓溯源:不得不说的历史(一)
张姓溯源:不得不说的历史(二)
张姓宗祠通联略考
张姓祭祖歌
猜想:始祖与枣树坡之间的距离
茔:印在“丝绸”上的历史
移民:与朱元璋有关的八个传说
与移民有关的五个数字
常遇春:留给村民的记忆
黄狼道:飘在传说与历史之间的一朵云(一)
黄狼道:飘在传说与历史之间的一朵云(二)
黄狼道:飘在传说与历史之间的一朵云(三)
六十华甲:可怕的存在
寺庄堡:见证历史的建筑物
二块石碑:上面刻着一种精神
碑:刻在石头上的历史
碑:刻在石头上的家谱(一)
碑:刻在石头上的家谱(二)
碑:刻在石头上的家谱(三)
碑:刻在石头上的家谱(四)
疏:写给祖先的信
“碑”“疏” 补录
反乱:战争留给村民的一场恶梦(一)
反乱:战争留给村民的一场恶梦(二)
第二章 志
此时,从我脑海里驶出一辆马车:一个车轮子上写着:从枣树坡开往寺庄;另一个车轮子上写着:从土窑洞变成瓦房。这辆马车,应该就是识文断字的人们,经常说起的那个历史。
历史:进行时……
村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村形民姓记
吃饭:礼为尚
村居:凝固的历史
建筑:“城南第一院”
衣着:流行的时间
村民的生命之源:田地
村民的生命之源:粮食
牵牛荷锄归:一幅田园风景画
家畜:与村民最亲近的动物
娱乐:原始的幸福方式
游戏:儿童的欢乐
习俗:贫不卖书留子读
读书与谜语之间的关系
乡情:常牵挂,在梦中……
信仰:西沟娘娘洞的神话故事
铁路留给我的记忆
第三章 本
这时,距离我村二十多华里的田庄村招聘教书先生,依祖父在家学过的那几本书,应聘是富足有余的。于是,开始了他老人家近半个世纪的乡村教育生涯。自己喜欢,又有基础,教起书来,得心应手,何况他老人家性情温和,说话和气,待人接物,礼字当先,他的名声很快在附近村庄传开。
十五世祖母:传说中的真实故事
祖父:读书为上品自高
历史:跟祖父开了一个笑不起来的玩笑
二首诗歌:忆祖父
祖母:充满智慧的女人
祖母之父
外祖母:伟大的母亲
父亲:一位大写的“人”
母亲:我心中的一盏灯
大姑:六个孩子的母亲
我的二姑与我的三姑
外父:有名的好木匠
二伯父
爱人:大我一岁的女人
弟妹:想起来,都幸福……
我的儿子:我骄傲
点:儿子小时候的口语
小老鼠:可爱的女儿
第四章 记
那年秋季,忻县雨水甚多,河里经常洪水滔天。一天,曾祖要去河对面办事,来到河边时发现洪水很大,当时仍然下着大雨,曾祖只好来到河边一座小庙避雨。正好庙里有一位白发老人,俩人谈论的非常投机,然后曾祖在白发老人的指点下,顺利渡过河水。当他回头向白发老人致谢时,发现河对面的小庙没有了……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仔细再看,确实没有。这时他才知道,原来是一位神仙在指点着他。于是,他老人家朝河对面跪下……
同族曾祖张向荣
同族祖父张成龙
同族祖父张志远
同族叔父张天林
同族祖父张福和
同族叔父张斌林
同族伯父张根海
同族伯父张爱元:一位红火热闹人
同族伯父张安祥:父亲的救命恩人
由房子想起同族伯父张宣元
第五章 传
据村里人记忆,明朝时期,或者是清朝时期,村里出了一位名人,他老人家名叫邢养道(取其音),中过进士,当过大官,可说是我村第一大名人。可是我从《忻县志》和《明史》中没有看到有关文字。下来就是邢子述老先生,上过什么大学,和谁是同学?村里人都不十分清楚,只是传说。但是他老人家做过阎锡山的文书,写过一本四册的书,却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还有邢善言老先生,村里人都说他老人家当过山西省国民议员,还担任过忻县财政局局长,但是在《忻县志》中找不到相关的文字,也只是传说而已。
枣树坡:记忆中的三位老人
枣树坡:我梦中的天堂
村民印象中的“地主”
先生:村民最尊敬的人(一)
先生:村民最尊敬的人(二)
邢子述:阎锡山的“秘书”
根元先生两位儿子:一位是傅作义秘书,一位是西宁市人大主任
邢庆云:医学专家
邢天银:民间艺人的一生
邢玉鹏:老革命的传奇人生
乡村的奇闻趣事
一件小事
第六章 俗
仔细想来,这些礼节虽然烦琐,但万变不离其宗。山高挡不住太阳,人多说不过一个“理”字。又比如说,如果坐席不分主次,辈份不分高低,异辈之间相互称兄道弟,那将会是怎样一个社会?讲理的同时,更要讲礼,对祖先,对自己,对子孙,都是一种尊重。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一)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二)
男婚女嫁:幸福的“开始”(一)
男婚女嫁:幸福的“开始”(二)
有关丧事的几个名词解释
入土为安:当大事(一)
入土为安:当大事(二)
村民礼义:称呼
谚语:乡村特有的语言(一)
谚语:乡村特有的语言(二)
数字里的乡村谚语
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一)
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二)
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三)
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四)
腊月:寒冬里的喜庆
腊月:春联
腊月:神位
过年好(一)
过年好(二)
禁忌:与农作物有关
禁忌:日常生活中的“NO”
禁忌:婚丧中的“注意事项”
回到题记
第七章 录
张尧乃二十二世茂生、茂喜之父,小名叫通荣,属狗,出生于公元一九一零年,于一九六七年农历三月初六下世,享年五十有七。此人与异族祖父邢相禹同学,文化程度为高小,画得一手好画,写得一手好字,还会编剧,是村民公认的一位能人。
附录一:同族伯父张尧一篇遗稿
附录二:寺庄村张氏邢氏族谱编排体例
附录三:寺庄村张氏族谱
附录四:寺庄村邢氏族谱(其中一支)
附录五:寺庄村历任支书、村长、会计名单
后记
作者签名: 您来我在
您不来我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