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笋斜生-个人文章】
童年过端午
□ 笋斜生
2009-05-27 11:52
收藏:0
回复:1
点击:4457
童年过端阳
小时候,盼过节。过节最大的愿望是吃。因为那时候每天吃不饱,何谈吃得好。只要一过节,大人们就说,宁俭一月,不俭一节,即便翻空了口袋也要让孩子们美吃一顿 。那时候所谓的美食,也就是吃豆腐、吃鸡蛋、吃大肉(猪肉)。要知道,平日里连白面都很难吃上,谁会奢求山珍海味?
要过端午节了,少不得把平时用来换咸盐的鸡蛋拿出来了。纯炒蛋太浪费,就把韭菜切碎了活在里面一起炒,那个香啊,至今还回味无穷。乡里的民风很淳朴,你给邻里送一些鸡蛋,大家把饭菜端在一起,人们蹲在地上吃着说着笑着,其乐融融。过节的美好印象就像烙铁烙在心里,久久不忘。
节前几日,妇女们就凑在一起,给孩子做香囊。各式各样:有菱角形的、有鸡心形的,还有搬脚娃娃,戴在小孩脖子上漂亮极了。端午节前一天,还要给小孩的脖颈上,手腕上拴五色线。端午过后,解下五色线,埋在土里,大人说可以变成五色的蛇。吓得我们小孩家战战兢兢。
各家各户的房檐都插上艾蒿,据说可以避邪。端午节采下的柳叶蒸了晾干可以做茶叶,功能是去火气,解痛毒。端午节早晨,家家要调雄黄酒,涂在小孩鼻子上,口角上,肚脐上,据说可以消毒。把雄黄酒喝了,可以杀死寄生虫。据说白娘娘是喝了雄黄酒现了蛇形,我们都怕得要命。
端午凌晨,在太阳出来前,男人们都到池塘里、河里洗澡,说是太上老君在水里放了药,用水沐浴可以一年健康。妇女们就托男人用脸盆把水端回家去擦巴擦巴也有同样的效果。如果等太阳出来,水里的药就失灵了,弄得人们洗澡时身上起鸡皮疙瘩,冷得直打哆嗦,有些人甚至因此而感冒,可笑不?
现在的端午节很没味,已没有什么自己爱吃的东西,尤其是身在玉门这里的民俗又与我老家的民俗不同。只能靠写几句含糊不清的文字过一个精神上的端午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