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空灵飘逸-个人文章

闲话留白

空灵飘逸
2009-06-23 16:30   收藏:0 回复:4 点击:2795

    闲话留白bluewindflower
  
  
  喜爱《红楼梦》,历经繁华、衰落、欢喜、悲恸,春去秋来,人悲人歌,所有的兴衰感慨,最后皆消弭于“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白这样一种似乎单调与单纯的颜色,却恰能承载《红楼梦》中生命与时代,艺术与哲学的重量。
  
  白色作为初始的色彩,乃不需附加修饰的纯粹。譬如画师作画,大多数情形,首先面对的是一张白纸,一幅白布,一面白墙。其他的色彩在白底上宣泄、昭示、舞蹈,白色则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沉默与卓尔不群。
  
  古人云:大音稀声。白正是一种大化无形的境界。“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佛经中所谓的顿悟,并非皆于蒲团之上,木鱼之前,见花可悟,闻水声可悟,感日光亦可悟——因声色入空境,是洞明世事那一瞬间的拈花微笑。
   
   白色是简中的虚无。白象征着高洁又往往掩盖着罪行,白见证出生和死亡,却又是最单纯的色彩;白又是最深沉的色彩,像一个圆,和谐完美,却是大彻大悟后的天地清明。
  
  计白当黑,即是留白。雅称“余玉”,即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
  留白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王船山在《诗绎》中记到:“无字处皆其意也。”的确如此,书法作品的“飞白”,绘画作品中的“留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经典乐曲中的“余白”都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清八大山人画,处处留白,处处意境,空灵虚幽,方寸间彰显天地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
  
  留白艺术,上可追溯至老庄一脉的。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老子或非指道隐无名,但确乎道出了艺术和美的精义。一直以为艺术之美既经过具体的又超乎想象之外,仿若鹏鸟飞苍天而过,痕迹即无。可你依然能感然应悟那种虚空万里之飞翔的高远。
  
  庄子曰:“虚室生白”,“唯道集虚”。无论诗词歌赋,亦或绘画园林,中国艺术着重于这种于空中荡漾,以虚为实的意境。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若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这种意韵的形象表达。
  
  传统的国画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以黑白为色调两极,色域大开,沉重与明亮皆造绝顶,对比强烈,石破天惊。其疏、密、聚、散的留白布局表面看来只是一种画面的设计技巧,其实恰是作者胸中的一方天地,它给人以无限的思索和想象的空间,以最简明的程式表达最精致的情感,留出些没有填满的空间,让水去流,让云雾去飘,让风去吹刮……所要达到的即是“此时无物胜有物”,“含而不露”,“心领神会”之境界。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充分的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留白韵味,在中国画尤其是宋元文人画中充盈。无论山水亦或花鸟,自然气象和生命的情怀于浓淡枯艳的墨痕,洋溢于一片虚白的空间。这一份静寂中,是宇宙之气的流动,是心灵和山水情意往来的寄托。国画中一腔隐逸山林间的文人情怀。它不需要烟云布满,笔墨处处,无画处皆成妙境,无字处皆成意。齐白石的不慕水波,笔下的墨虾却如游于清流,几笔水草好似“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所谓欣赏中国艺术,看是其一,想象和感受所看背后的,或方可体味其中意味。齐白石的画,道出人生最完美的境界,花鸟鱼虫,皆能在空白处彰显生机。因为留白,留出一丝馨香,一啼清脆,一波碧纹,一夜宁谧。
  
  留白处给人丰富联想,让人无中生有,虚处见实,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使画面更显空灵。所谓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古代画论说得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书法亦是颇为讲究留白,字与字间,行与行间,无不疏密有致,抑扬顿挫,开张势起,游龙走蛇,有摇曳而来、迤逦而去的灵动。能留白和会留白,是游刃有余是本事更是智慧。
  
  音乐上留白的运用,最有名当数唐•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摹琵琶女演奏时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了。曲子如果用音符填满空拍,欣赏者没有想象空间,便没有生命力。适当运用休止或停顿,有张有弛,乐曲之魅彰显。
  
  贝多芬《悲怆》,有相当多空拍,静静的休止使人感受到的不是静默,而是无边的沉重,是压抑到喘不过气来的沉默,也许这就是所谓“不能承受之轻”吧。如果忽视了沉默的力量,音乐则不会变得生动感人。这是留白在音乐中的妙用。
  
  戏曲利用留白展示舞台美。京剧里那个简单致极的舞台,唯一案一椅一空地,千军万马可走过,洞房花烛已点燃,长亭相送十八里别过……舞台是实体,也是虚拟和想象的存在。好比那案可以是饭桌,可以是公案,又可以是祭坛。而京剧中开门和无门,骑马不见马,以一种言外之旨想象和丰富而美丽。京剧的这种艺术范式,恰如书法之“飞白”,绘画之“留白”,园林之漏窗,等等。
  
  所谓留白而生的“韵事”始终贯穿着中国美学的精髓。以虚映实,以少带多,以局部传递大千神韵,以空白处激发观赏者的思维活力和想象力,应该说是艺术之高境界。老子说“见素抱朴”,所谓绚烂归于平淡,好的艺术真的是不需要多费心机,或者花哨的笔墨,重要的是气息的流动,也许你看不见,却时时回荡与你的心间,“是真主宰,与之沉浮。”这韵味沉淀于我们的血脉,融化为我们的审美底蕴,仰视宇宙苍茫,俯视人间性灵,“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蘸一角天清色,听喧嚣中的一片留白。禅宗的佛偈,亦是一种留白的哲学,菩萨低眉式的留白,是生活的最高艺术。认识和选择留白是生活的磨练,感悟其中滋味,淡泊,恒久。
  

作者签名:
  可否
  以短暂之风华
  慰平一生的寂寞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