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chiw-个人文章】
情恋与情恋的维护
□ chiw
2009-08-27 08:48
收藏:0
回复:1
点击:4250
改革开放多年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变化。传统的婚恋观念显然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人们不难见到:出轨,包养,一夜情,红杏出墙,等等,这些过去甚为陌生的字眼与概念,开始成了日常习见的用语,人们也渐渐见怪而不怪了。
当然,由此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从而,引起了人们的警觉与不安。
婚恋,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严肃而认真的加以对待,而不可疏忽与马虎,是人所共知的。可是,不少人恋爱了,结婚了,匆匆又移情别恋了,忽而又离异而劳燕分飞了。给人的印象好象是,此等行为,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不过是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一桩,而无需大惊小怪。
可是,他们或她们,想过如此做的后果之严重吗?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所描写的一出令人有切肤之痛的悲剧。简要剧情大致是这样的: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上流社会里,首长卡列宁艳丽的妻子安娜,在火车站邂逅了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二人产生了爱慕,而且,置当时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于不顾,安娜不顾一切地私奔渥伦斯基。经过重重困难与波折之后,安娜,渥伦斯基均难以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尤其安娜由此丧失了家庭、儿子与一切社会地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渥伦斯基渐渐对她表示冷淡,爱情要幻灭了,安娜内心无法平衡。最后身着一袭黑色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与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俗所不容的婚外情恋,最后以此悲剧的结局而告终。
当然,这不过是小说,即使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毕竟不是真人实事,人们也可能不会因此而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可是,看看今天社会上发生的、诸多因婚恋问题而导致的社会悲剧吧:自杀了,他杀了,甚或殃及父母老人及儿女幼崽,其血腥与悲惨,比起小说来,难道不是有过之而不及吗?
前更有报道,一个女子提出离婚,男人死不同意。气急败坏了,男人手提屠刀当街追杀。女子恐惧了,连声求饶,说:“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但为时已晚,还是一命难保,惨死在无情的屠刀之下,令人发指。
婚恋,是有情的结合,为什么竟会发展到如此的无情、仇杀而碜绝人寰的一步?实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我想,婚姻原是两个不同人的结合,不可能只有同而没有异,这就需要双方耐心的“磨合”。
记得,我的孩子住院期间,我常去医院探视。认识了同病房的一个患者。她性格直爽,快言快语。告诉我:
“居家过日子,为了家庭和睦,男女双方需要体谅。就说夫妇过生活吧,男人有男人的要求,女人就应理解,女人即使不乐意了,也不过三五分钟,怎么还不能忍耐?”
这个女子的坦诚与无所顾忌,使我吃惊。从中我也略可得知,在男女的事上,男女是不尽相同的,也许很多情况下,是女人有意在将就男人。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家庭的稳定与和睦。可见,在婚姻中,女人是在如何地做出牺牲。
这使我又想起了,一个女网友曾经对我说的话。
她说:她有家庭,并不想掩饰,也另外热恋着一个男友。但是,可悲,在这问题上,她不能有任何作为。因为,对一个女人来说,毁掉一家庭是很容易的,但是,后果却难以设想。所以,她不能越雷池半步。
因此我想,女人都有女人的感情生活,但是,不如意了,也不一定非要走小说中安娜·卡列尼娜所走的、孤注一掷的险路不可,多数情况下也许更多的选择了忍让。
女人忍让,维护了情恋,成全了家庭,不可避免,也牺牲了她们自己的情感欲求。
当然,这也只是一部分女人,不可否认,见异思迁的女人也大有人在。正如一些男人,“有钱了就变坏”一样,他们或她们,多是情恋与家庭的破坏者,同样是可鄙又可悲。
无论男女,都有情恋,如果都能克己自律,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情恋,可以相信,人间会多一分温馨与幸福,社会也会多一分和谐与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