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烨芙蓉-个人文章

别把“七夕”叫成“中国情人节”

烨芙蓉
2009-08-31 13:26   收藏:0 回复:5 点击:5267

    不同寻常的“七夕节”——
  
  别把“七夕”叫成“中国情人节”
  
  文/烨芙蓉
  
  
  
  上周日,上海长宁民俗中心举办了首届“七夕节”传统活动,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也有幸参与其中,玩得十分开心。
  
  大家欣赏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民俗剧《牛郎织女》,虽然表演者都是业余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但他们的表演还是深深打动了大家。在游戏互动环节,我又开心的学习了编棕、折纸、中国结等等传统手工,还体验了古老的乞巧游戏“穿针乞巧与投针验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参加评选“织女星”与“魁星”的才子、佳人,他们的表演一次又一次的深深吸引着,而最让人难忘的就是本次活动最后的拜织女活动。简单而古老的仪式,一群姑娘深穿汉服,以最古老的方式向织女祈求灵巧与智慧,在这个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有幸体验到这么一场传统文化的民俗活动,让我受益良多。
  
  
  
  然而昨晚在豫园游玩,还是有很商家把“七夕”定义为所谓的“中国情人节”,甚至见到了有商家在豫园办“七夕”相亲会。然而事实上,“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对时间的崇拜、数字崇拜现象。
  
  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女子们穿针乞巧,陈列花果女红、礼拜七姐、祈祷福禄寿,仪式虔诚而隆重。女性们对着朗朗明月,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而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多为女性,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七夕”又被称为“乞巧节”或“女节”、“小儿节”。所以仅因为“牛郎与织女”的传说而把“七夕节”定义为所谓“中国的情人节”,还是有点牵强附会的。
  
  
  
  
  
  
  “牛郎会织女,巧手迎世博”——综合报道帖:http://tieba.baidu.com/f?kz=635031262
  

作者签名:
传统文化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来关注!——汉服、汉文化、华夏文明……

原创[时事关注]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