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舒怀一笑-个人文章

喜欢阿朱[转自百度网][转载]

舒怀一笑
2010-01-28 01:32   收藏:0 回复:3 点击:4776

    一直以来,从初中时看《天龙八部》书,到后来看胡军和刘涛演的大陆版《天龙八部》电视。其实真的像一个金迷,他的书我都能看好多遍而不厌倦,每次看有每次看的收获。别人的武侠我没看过多少,总觉别人写的不够味!由其看《天龙八部》,有许多佛学禅味,人生哲味很浓。
  一直喜欢书中的阿朱,可也没能写出点喜欢的想法,今有幸在百度看到这片贴子,写的真好,又感动了一回,惹的掉了不少泪,想发给大家,如有金庸迷的一起共赏。(找了几遍找不上作者,郁闷,谁知道我好写上,以示尊重他人之作)
  
  
   一.可你欠我幸福
   听到王菲浅吟低唱着这个句子的时候,阿朱如花的笑靥正在青石桥旁小镜湖边渐渐凋零,乔峰在滂沱的夜雨中泪雨也滂沱。你给我保护,我还你祝福,你英雄好汉需要抱负,可你欠我幸福,拿什么来弥补。终是塞上牛羊空许约。
   空许约,空许约,幸福永远未完成。
   陈家洛不愿负天下人,便负红颜。一个为他香消玉殒,一个因他寂寞余生。也许他的命运早早已是注定,在那条命定的路上,没有预设爱情,以及幸福。
   张无忌放弃了江湖与江山,他把幸福给了赵敏,却把牵挂给了小昭,把漂泊给了蛛儿,把憾恨给了芷若。
   杨过和小龙女最终做了神仙眷侣。也许他知道,也许他不知道,也许他装作不知道,程英和陆无双为他负尽青春抛尽韶华,郭襄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也许他记得,也许他不记得,曾经有一个叫公孙绿萼的姑娘把一生停驻在他一刹那的目光里。而他所能给的,也只能是一曲清箫、三枚金针或者某一刻的眷顾而已。
   这世间,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江湖。
   我们曾经深深地爱过一些人。爱的时候,把朝朝暮暮当作天长地久,把缱绻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于是承诺,于是奢望萧峰与阿朱执子之手,幸福终老。然后一切消失了,然后我们终于明白,天长地久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幸福是一种多么玄妙多么脆弱的东西。也许爱情与幸福无关,也许这一生最终的幸福与心底最深处的那个人无关,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牵住谁的手,一生细水长流地把风景看透。
   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么,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我们学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把你深深埋藏,藏到岁月的烟尘企及不到的地方。
   只是,只是为什么在某个落雨的黄昏,在某个寂寂的夜里,你还是隐隐地在我心里淡入、淡出;淡出、淡入,拿不走,抹不掉。
   我,曾经,这样爱你;我,曾经以为,你是幸福的原因。
   二.阿朱,不老的红颜
   偏爱朱红色,只因为,记得那个永远微笑地阿朱。
   第一次在《天龙八部》中看到阿朱时,就惊异于她的精灵古怪。
   那个一身朱红衣服的漂亮女孩,甜甜地笑着,抱着一个永世不弃的信念,陪伴着萧峰。萧峰笑,她也笑;萧峰悲,而她在极力的使他高兴起来。即使是在知道萧峰是契丹人时,她始终不离不弃,依然说:“契丹人也有好有坏,我相信你是一个好人。”那一刻,真的很感动,因为阿朱,因为这句话。
   我想萧峰就是这样被一点点的感动了吧。毕竟,一个漂亮而又全身心放在自己身上的女孩子,没有人阻止得了自己的心悸。
   在寻找带头大哥的艰难路途中,阿朱陪他笑,陪他难过、陪他游山玩水,和他一起幻想美好的未来。一直很留恋那段美好的时光,我在网上一遍遍的看。我想在他们两人的心中,也在希望时间静止吧。
   半路中,总有人在冤枉萧峰。阿朱却想出千奇百怪的方法报复他,然后一脸得意的笑。那一刻我笑了,看着阿朱一副看你还敢说不说的表情让我忍俊不禁。萧峰虽然在轻轻呵斥,但我想他也许是欣赏的。阿朱有着一种我没做过的事就不许别人冤枉的勇气和傲气。
   阿朱曾经为萧峰易容混进丐帮,在客栈,萧峰想喝酒却被阿朱不依不饶。她脸上执著的表情让我想笑,而萧峰果然是,英雄不过美人关。
   他想过这个机灵可爱的女孩子也会离开他吗?还是死在他自己的手上?
   造化弄人。
   没有人可以预测,或者,阻止。
   带头大哥地寻找没有尽头,就在他们要绝望的时候,马夫人却不存好心的指向大理段王爷。那是阿朱恶梦的开始。知道身世并不痛苦,可痛苦的事,她不知是应去帮助自己的爱人,还是父亲?
   亲情与爱情的争斗总是最残酷的。
   可是阿朱却要保住两个人。唯一的办法,牺牲自己。
   在那座青石桥上,萧峰做了一个自己永世都后悔的行为。当看清是阿朱时,他企图去抓住那个要凋零的生命。阿朱却笑了,倾国倾城。
   也许是释然,也许是开心,或者,是一种留恋,她想留给这个世界和他自己最美的笑容。
   大雨倾盆,阿朱一直在笑,躲在他的怀抱中,她感受自己最后的归宿。其实去不去过隐居的日子都无所谓,只要能让他抱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可是,阿朱的手垂下来时,她在想什么?她是不是对这个男人有着无比的留恋,或者是担心?
   她把妹妹阿紫托付给萧峰。一个生命将尽的女子,却仍有那么多担心。
   阿朱,在她短短的生命里,留给我们无限的回味。
   三.天上星,长安宁
   淡淡星光,让我,照亮你走过的路。
   青石桥畔,我了解你的悔恨;镜湖黄土,我知晓你的痛心;花旁树下,我明白你的伤感。大哥,我唯有静静的守着你,用自身的微光轻抚你的衣角。
   天上星,亮晶晶,永灿烂,长安宁。静夜的天幕中的我,透过模糊的视线望到饮酒的你眼角同样湿润。大哥!不要伤心。阿朱只要看到昔日豪迈的大哥。你知道,大哥你开心,阿朱才开心。
   你是英雄,我心中遥不可及,又似乎近在咫尺的英雄。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杏子林中的相遇,注定了我日后心中常自缭绕你高大雄厚的背影。聚贤庄一战,我怔怔的瞧着你奋力杀敌。那一刻,我的心中是感激?是仰慕?是爱恋?我不知道。只知道那一刻,我的心有了归属。
   风带去了我的挂念,云携去了我的担忧。谢天谢地,你终于来了。你可知我已等了你五日五夜?我挂念你的伤势,又不停痴痴的安慰自己,乔帮主何等英雄,一定会来,一定会来。不觉间,脸庞上早已泪水涟涟。
   忽然,我的心一痛。是啊!此后我们的日子,宛如梦中。我们相约塞外,我们相携奔波。可是小镜湖的闷雷,炸碎了我的梦。我肩头的“段”字,我自小所携的金锁片......原来老天,真的残酷。
   我在微弱的烛光下凝望着你,凝望着这即将永别的沧桑的脸。大哥!你那么苦,我真的不忍心再伤害你!我没有办法,天真的我以为可以在塞外给不幸的大哥一点安慰,我以为可以让大哥忘记痛苦......大哥,我面临的不是死亡,而是与你的永远别离!
   我立在青石桥头,等待着你给我致命的一击。不知同我对话的你,是否感觉到了我话语中的凄楚与哽咽?我无力得伏在你的怀里,分明感受到了隐藏在你心底的剧痛。我的心也在随着生命的消失而一点点地碎裂,碎裂......
   我离开了你的怀抱,但是并没有离开你啊。我悄悄的点缀着天空,陪着你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当看到你将我怜爱地放在土坑之中,手捧黄土却迟迟不肯将我掩上时,我多想再睁开眼来向你投以倾心的微笑;当看到你在茫茫雪地中泪眼模糊地张开双臂低呼我的名字,却是妹妹阿紫进入了你的视线时,我多想再飞奔而来投入你的怀抱;当看到又一次雁门关外的你偶遇当初的花树,你湿润的眼角饱含深情时,我多想再斜倚着花树叫你一声“大哥”......
   大哥,让我再为你斟一杯酒。我知道,背负着杀父,杀母,叛师,辽狗之名的你,到底有多苦。男儿不能流泪,何况大哥,你顶天立地,却唯有借酒消愁。
   天上的我,真的长安宁了下来。可是大哥你呢?阿朱走后,等待你的只有无边无际的痛苦。阿紫啊,让她照料你,就是希望大哥能够走出阴影,而不是永远的寂寞与消沉。
   当两截断箭无情地插入你的身体的一刹那,我只是淡淡一笑:大哥,你终于来了。你知道我其实一直在等你么?承诺,我们今生不变的誓言。
   眼望断崖,泪水却无声地落下。
   滴落尘世,依旧滚入尘土。
   四.诉衷情 亢龙有悔
   ----我们的爱里,有一种痛苦
   与灵魂相仿佛
   我永远也不能忘记那一日在昏暗的灯下,我糊里糊涂地合上那册破烂的《天龙八部》----它看得我痴痴怔怔,七魂里走了六魄。那时,在我只有十六岁的人生中,还从未感到如此不爽。大美不言,而至高的境界总是相通,这种模模糊糊难于言表的感受,我只能从鲁迅先生的词句当中寻觅得到:……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至此,金庸的一支险笔已臻纵横如意之境,从莽莽大漠的英雄浩歌,倏忽间又是江南的水面如镜,从无量深谷直写上灵鹫危峰。这一场大梦,收尽美艳与丑陋,奇妙与扭曲。仿佛仙境,恍如鬼蜮,偏偏又正是在这人世之中。当我们随着众多的人物命运历尽千般欢愉,万种悲苦,随着天山童姥的青丝白发感受刹那芳华的瞬间失落,从游坦之给予阿紫的茫然眼珠里看尽人世的悲凄,便也随着他们的灵魂飘飘悠悠,直抵大渺茫、大飘渺的境界。那开篇之中、造化设下的月华玉璧,岂非照尽世间的如镜佛眼?而贯穿全书、摧魂夺魄的生死符,嘿,却只是一枚轻细以至消融于无物的薄冰!这次第,怎悲喜二字了得? 
   全书的三个主角,一僧一儒一英雄,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一条寻找父亲、寻找血脉的道路。在那个属于江湖的年代里,寻找父亲,就是寻找自身的出处,寻找肉体的根脉与灵魂的故乡。在千万年以来中国人的心目里,除非刳肠剔骨,此血脉不能断也。其实,早在这一切开始之前,命运早已在他们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封印。那烙在背上的香疤、刺在胸口的狼头以及挂在颈中的玉佩,作为身世的见证,行使着它们预言般的使命,最终将他们带往一条条通往幸福或不幸的殊途。然而,除了这三位主角之外,书中还有两个肩头刺有红字的女子,由此又花开两枝,演绎出两番令人心悸的情事。 
   在这部礴磅如海的大书之中,阿朱的出场,只是一缕有意无意的闲笔,活泼泼、生动动,在主线之外恣意生长。段公子正逢霉运当头,性命堪忧,却忽然在随波逐流之际搭错车,随阿碧的一叶小舟穿过莲叶田田,来至燕子坞这个小小的少女世界,又禀着一缕幽香闻香识女人,识得了阿朱这个精灵俏皮的姑娘。不同的只是,阿碧天成一段柔情,阿朱却生就一双慧眼,须知易容易,知人难,若非天性中的那份聪明灵慧,对芸芸众生自有一份细致入微的体察,又怎能练就千变万化的小小神通?而当朱碧双姝带着吴侬软语救段公子逃出生天,三人便不由自主地踏入了未知的江湖之旅。向来痴,从此醉,长长的伏笔细细舒展,段誉即将看到画像中的那个绝美的背影,而阿朱却也将在杏子林中,以旁观者的身份遇到英雄乔峰。 
   迂回的命运七弯八绕,乱麻也似的头绪终于归结为一段穷途里的相逢。只是乔峰的的天涯沦落,却成就了阿朱的一片天。阿朱的青春岁月,随着乔峰的到来而一步步丰盈起来,终于成为一片丰润的绿叶。常言道米粒之珠,也放光华,然而在爱的沐浴之下,小小的阿朱竟也放出夺目的光华。当乔峰在雁门关再次见到她时,这个曾经的俏皮小姑娘已然成为柔情似水的女子,在悬崖绝壁间拈花微笑: 
   “乔大爷,我……我在这里已等了你五日五夜,我只怕你不能来。你……你果然来了,谢谢老天爷保佑,你终于安好无恙。” 
   这朴朴素素,平平淡淡的一句,却有那么一瞬销魂蚀骨的深情。当一个身世的秘密让乔峰的天地瞬间倾覆,他要面对隐藏在命运最深处的因果,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怀疑和敌视,从而也背负起了整个世界的重压,向着背离着世界的方向走上孤独之路。这个失意潦倒的寒冬夜行人,耳中忽然真真切切地听到了一句恳切关心的话语。乐莫乐兮新相知,却是在此一刻遭遇到了。 
   于是无论是书外的读者还是书中人,一起怀着深深的感激接受了这个上天意外的赐予:峰回路转中,小阿朱在那里等待,她悄然从主线之外进入了乔峰的生命,把她自己的命运和乔峰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萧峰哈哈大笑,说道:“是了!从今而后,萧某不再是孤孤单单、给人轻蔑鄙视的胡虏贱种,这世上至少有一个人……有一个人……”一时不知如何说才是。阿朱接口道:“有一个人敬重你、钦佩你、感激你、愿意永永远远、生生世世、陪在你身边,和你一同抵受患难屈辱、艰险困苦。”说得诚挚无比。
   萧峰纵声长笑,四周山谷鸣响…… 
   莽莽苍苍的江湖路上,空空茫茫间,阿朱化身为一朵怡情花、一株忘忧草,在英雄苍凉的胸中撩拨起多少柔情。一粒沙里能容纳下一个大海吗?阿朱告诉我们可以。有她的温言慰怀,笑语解颐,心肠刚硬如萧峰,终于也将钢铁之心溶化在儿女情长之中。在他们情缘里,或许没有玫瑰与诗篇,没有太多的浪漫因子,只有那些最朴素的词语,比如相知和相伴、爱重和珍惜。然而这份情义愈是简单,内涵也就愈是深刻,山鸣谷响,相互的回应激荡起更大的回声。 
   ……一路上风光骀荡,尽是醉人之意。这数千里的行程,迷迷惘惘,直如一场大梦,若不是这娇俏可喜的小阿朱便在身畔,真要怀疑此刻兀自身在梦中。 
   有阿朱相伴,萧峰的生命便开始了一场复兴。这条原本是为了复仇而踏上的旅程,竟尔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一路行来,行得也逶迤。两个相爱之人飘飘悠悠,抵达了幸福的深处。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惬意,如同绿水环绕着青山。只是在笑逐颜开之际,这段幸福,终究有那么一丝恍惚。 
   许多人说,只为了那个认错了的仇人,一个莫须有的理由,阿朱之死真是无谓已极。其实,这一切早在相识之前、早在倾心相爱以前,早在一切的一切之前,书中就一步步做好了令人颤栗的铺垫: 
   ……“阿朱跳了起来,叫道:‘哪有此事?谁说是我杀了你父母?杀了你师父’乔峰道:‘我师父给人击伤,他一见我之后,便说是我下的毒手,难道还不是你么?’他说到这里,右掌微微抬起,脸上布满了杀气,只要她对答稍有不善,这一掌落将下去,便有十个阿朱,也登时毙了。
   阿朱见他满脸杀气,目光中尽是怒火,心中十分害怕,不自禁的退了两步。只要再退两步,那便是万丈深渊。”
   小人之怒不过以头抢地,而英雄之怒一旦爆发,便可以翻江倒海。从丐帮继承了绝世的武功降龙十八掌的萧峰,他自己更像是一条桀傲不驯的天龙。天龙一怒,便成了阿修罗。聚贤庄一场大战,英雄奋起一怒,于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人间变成了修罗场。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这是易经中对亢龙有悔中“亢”字的解释,也成了对萧峰命运的注释。他的复仇之路在不自知之中,因仇恨而肃杀,已变成了一条通往末世之路。巧者劳而智者忧,聪明如阿朱,又怎能不为他感到深深的担忧?然而她深知,一个浅薄的理由,无法阻挡无惧的勇者,而英雄如萧峰,亦永远不能屈之以绳索。是以那些最深切的劝慰之言藏在心中,始终没能说得出口: 
   ……阿朱打了个寒噤,本想说:“你杀了那带头的恶人,已经够了,饶了他全家吧。”但这几句话到得口边,却不敢吐出唇来,只觉得乔峰神威凛凛,对之不敢悄有拂逆。 
   在深深的忧惧当中,深渊一步步临近。就像斯芬克斯的谜语有着一个最残酷的答案,谜底本身便是命运无情的嘲弄。从马夫人口中探得仇人名字的,是阿朱自己。而当她找到金锁片的出处时,她也拥有了一个关于身世的秘密,正是此时,阿朱通晓了自己身上的原罪,和上苍不可更改的规则。 
   那一晚,不知她曾如何柔肠百转。她只是清醒地知道,自己已成为萧峰复仇之路上的障碍,一旦真相揭开,深仇难报,他后半生将会为了一个解不开的心结郁郁而活。然而更大的秘密却是,在阿朱古怪精灵的外表之下,包含了一颗殷切之心,她以自己的生命来爱着萧峰。就在不久之前面对死亡,她还曾那么惊惶失措地恳求:“乔大爷,我不愿死,你别抛下我在这里不理我”。而此时事过境迁,她不再害怕,因为她的心里已没有了自己,全心全意,只是系在萧峰身上。 
   英雄之怒,惟有用无上之力才能化解。而萧峰燃烧的怒火不熄,便永远要面对与整个世界为敌的较量。仇恨让他陷入了不得解脱的痛苦,仇恨亦带来了杀戮,让他永远身在险境。她知道,这“终究是不行的”。 
   清清静静的青石桥因为阿朱的决定而降下倾天之雨。这一幕,是属于阿朱的独角戏,是她的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天上的闪电映出了刻在肩上的红字,这一刻,她终于向萧峰倾吐了心声: 
   ……阿朱道:“大理段家有六脉神剑,你打死了他们镇南王,他们岂肯干休?大哥,那易筋经上的字,咱们又不识得……”
   ……一条闪电过去,清清楚楚映出了阿朱的脸。那深情关切之意,仍然留在她的眉梢嘴角。 
   当痛苦太深时,语言总是显得那么迟钝。只有在此时,阿朱才说出了肺腑之言,这也是她关于爱的箴言。生命的尽头,她用最后的机会向他倾诉衷肠。这个小小的心愿,只是盼他平安,盼他安好无恙。在面临死亡的瞬间,萧峰的信任与爱重仿佛给了她一双翅膀,她眼中散发着异样的神彩,这一刻,幸福却又凄迷。 
   阿朱死了,死如秋叶之静美。再没有什么比青春的萎谢和鲜花的凋零更令人感伤了,然而萧峰毕竟不是凡夫俗子,不会去枉自伤春悲秋。在阿朱死去的时候,萧峰感到的并不是悲伤。命运再次向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世界在恍惚中凝固成空白。而他的胸臆之间,正经历着一场幻灭。这一刻,生非生兮死非死,山非山兮水非水。他触摸到了生命更深更广的层次,他从天上看见了深渊: 
   ……“只想放声大哭,却怎么也哭不出来”
   ……萧峰大叫一声:“阿朱!”抱着她身子,向荒野中直奔。雷声轰隆,大雨倾盆,他一会儿奔上山峰,一会儿又奔入了山谷,浑不知身在何处,脑海中一片混沌,竟似是成了一片空白。 
   人生最苦涩的莫过于泪,比泪更稠的是血,然而终究还有比血更咸涩的,那便是生命本质的大荒凉与大虚无。当空虚袭来的时候,曾经强烈的仇恨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个烙在心灵之中的封印,也就在慢慢地解除。伟大的灵魂总是注定以残酷来锻造,塞上牛羊空许约,断了翅的誓言是如此刻骨铭心。金庸心狠,将这些沧桑悲苦,直写过万载千秋去。只有到多年以后,萧峰才会默默对自己说出那句藏在心里的话: 
   “四海列国,千秋万载,世上就只一个阿朱,又岂是一千个、一万个汉人美女所能代替得了的?” 
   亢龙终究有悔。阿朱之死,如同当头一棒唤醒了萧峰,她清净的女儿心思将他的灵魂洗涤清静。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会慢慢明白她的一片深心:仇恨会让人铸成不可挽回的大错,而风光霁月转瞬即逝,死亡将会使仇恨与愤怒化为河流。 
   所以阿朱是一个引路之人啊。就像能无师自通学会易容术那样,她也能随水赋形,深深地通晓如何化解仇恨。萧峰从此不再为悠悠身世所累,不论幸与不幸,他获得了自由的心灵,一颗不再为仇恨所束缚的心灵。他不会在仇恨中沉沦煎熬,不为怒气而铸成无可挽回的大错。当他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也就从无所希望中得到了救赎。那个带着戾气和狂乱的迷途英雄,懂得了原谅,懂得了宽恕,破解了命运加诸身上的重重咒语。他勘破这一切,成为了真正伟大的英雄。 
   是以没有乔峰,阿朱不成其为阿朱,而没有阿朱,萧峰也无法成为后来的萧峰。虽然没有肌肤之亲,两人的血脉和灵魂却溶解在一起,在有生之年的生命演化里,雕刻了以后的萧峰。 
   就像那首歌里唱到的: 
   多谢在生命中化身做知己的你为我做个奉陪
   要不是有那张笑容支持这灵魂早无法解脱
   ……阿朱脸上露出笑容,见萧峰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深意,不自禁的欢喜。她明知自己性命已到尽头,虽不盼望情郎知道自己隐藏在心底的用意,但他终于知道了…… 
   阿朱之美是智慧之美,她以一种最优美的姿态坦然赴死,如同一个末世的传奇。在生与死之间,在得与失之间,有着那场漫天的雨雾,而萧峰所苦苦追寻的答案,阿朱早已用她的笑容给出了一个解答。 
   她为他而生,亦为他而死,她曾经美丽的存在就是为了烘托出他生命的辉煌。这亦是为千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写下了一个词语作为绝配,他们永远要她的红巾翠袖揾去悲壮的泪水,要从她的软语温存中获得心灵的安慰,他们的慨叹在她义无返顾的奉献中化为满腔柔情,这个词就是:知己红颜。
转载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