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新月儿-个人文章】
读《穆斯林的葬礼》
□ 新月儿
2010-02-10 10:03
收藏:0
回复:6
点击:5242
很久没静下来读过书了。那日有网友问及是不是也喜欢《穆斯林的葬礼》?我才知道20几年前有一位叫霍达的回族女作家在这本书里,给了她女主人公和我几近相同的名字——新月。不知道是不是这也可以叫做缘份?花了三个晚上的时间,把小说粗砺的读完。长时间的盯着电脑眼睛酸胀是情有可原的。可是为什么心中也如此的酸涩?只是因为新月的死吗?还是为整个故事里所有的悲情人物?
我相信任何作品的诞生一定有它生活里的原型。那我这汩汩涌出的泪水究竟是为了谁?父亲?母亲(两人)?姑妈?哥哥?新月还是楚老师?即使再通读全篇我亦无法辩得清楚。是历史制造了每个人的悲剧?还是人性与现实抗争中的惨然溃败?人们对文艺作品的喜好,追其根源无非是要把它和自己做个融合,给情绪或心灵一个归属。可是现在我觉得我无法找到这个楔口,只能任它滞留在心中。沉重至极……
故事刻画了两代人的三段爱情。首先是父亲梁子奇,他用伊斯兰的正式礼仪娶了师傅的大女儿——碧儿。婚后生有一子:天星。可是却在异国10年的颠沛流离中爱上了小师妹——玉儿,患难与共中生下了女儿——新月。可是当他带着妻女回到阔别经年的“博雅斋”的时候,他无法在两个女人之中做出抉择。碧儿撑着的这个家有他呕心沥血的事业和作为父亲的责任,以及对碧儿的歉疚。当然还有来自社会、宗教、道德、良心方方面面的压力。可是面对玉儿,那是他沁入骨髓的真爱啊!他无法取舍。玉儿从一开始对爱情的自信到最后的绝望,迫使这个受过高等教育且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女人留下2岁的女儿重返异国。但这一切彻底伤了碧儿的心。从此,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两个人形同陌路。梁子奇顷刻间失掉了对于他来说的亲情和爱情。可是梁子奇错了吗?!人不该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活吗?!碧儿错了吗?!10几年的含辛茹苦、撑外挡里都换不来丈夫的真爱吗?!我以为两个人都没有错,错的只是情感和现实很多时候无法统一。而多年以后碧儿做为母亲又亲手断送了儿子天星的爱情。她想象不到,几年、十几年后没有爱情的儿子会不会重蹈父亲的旧辙?至于新月,这个美丽、优秀、纯洁的女孩是书作者以润物细无声的手法着力打造的唯美。她将“玉”和“月”这两种至纯至美的事物统一起来赋予她心中的女神,为文章的结尾做最悲情的铺垫。17岁的新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英语系,开始了她人生的梦想。在这,她结识了她的老师楚雁潮。这个和哥哥一般年纪的男子以他的学识、品格触动了新月的心。但是直到新月被查处患有心脏病之后,两个人的感情才进一步发展起来。我想作者觉得只有楚老师的这份感情才可以称做爱情,才可以匹配她心中的女神!可是,作为母亲的大姨妈却极力反对这段感情。理由只有一个:宗教信仰不同。楚老师是汉人不是回回!这一次碧儿没能毁掉两个人的爱情却无情的扼杀了新月年轻的生命。新月死了。她脆弱的心脏再也承担不起任何来自亲人的打击,在一个飘雪的黎明,告别苦痛的病体和痛苦的真爱,死了……
有读者说作者过于残忍,新月咋就死了呢?!可是,这个姑娘该如何活下去呢?且不说她岌岌可危得病体,就这段感情而言,她瘦弱的肩膀能否扛得起这份生命之重?!父辈不能,她可以吗?!
美好如同海市蜃楼,召唤心旌动摇者。
现实如同薄冰之旅,告诫心旌动摇者。活在美好还是现实,你如何选择?此种滋味,你说的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