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竹西村人-个人文章】
晓 起 的 午 餐
□ 竹西村人
2010-03-18 19:06
收藏:0
回复:0
点击:4301
晓起这个村名就富有诗意,耐人寻味,拂晓而起,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总是和勤劳或勤奋联在一起,前往晓起途中,我是这样想的。
上午进的村,感觉导游是带我们从村后转进去的,七月的江西婺源乡村,已过了油菜花黄的季节,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淹没在一片绿荫中,导游别有用心,他轻车熟路的把我们带进了晓起的名贵古树观赏带,顺着林荫道,千余株遮天蔽日的古樟映入眼帘,还有全国罕见的大叶红楠木树和国家一级树种江南红豆杉,我也未能脱俗地围着十人难以合抱的村后古楠木树绕了三圈,绕三圈是有说法的,现在不告你,有机会你也去绕绕就知道了。爱山爱水爱树爱地爱读书爱经商是晓起人的传统,和谐宁静的古村落,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浸润。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晓起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徽州村落,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属安徽。导游带我们在曲折的街巷穿行,说午餐就在民宅中解决了,特色菜是这地方的特产红鲤鱼,说得我们心痒痒的。果然,他带我们进了一户古民宅。和晓起的其它古民宅一样,这户人家的古宅呈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有浓厚的徽州文化底韵。砖、石、木雕于门、梁之上,工艺精致,或神话故事,或福、禄、寿、喜,或耕、读、渔、樵,都神韵如生。房屋上有小窗,据说在徽商眼里,开小窗就是聚财,而主人长年在外经商,家中只留妇孺,开小窗就显得很安全。天井是四方形的,露天,阳光和雨露直洒进院落,徽商视水为财,雨水入院有四方之财归堂之意,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们的餐桌就摆放在天井里,大方桌,长条凳。此时的主人就是这家古民宅的后人,不高,胖胖的,一副憨厚的样子,见我们来了,忙用搭在肩上的抹布擦拭桌凳,先上茶水,是茶壶泡的茶,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显然是有备而来,江西的特色菜几乎都有了,扣肉霉干菜,油焖笋干,炒南瓜,红烧肉,土鸡汤和特产红鲤鱼等,份量足,成色好,关键是绿色环保。一砂锅土鸡汤直喝得我们啧啧有味,啧啧称奇,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鸡汤啊,一定是散养的土鸡,肯定没渗水,原汁原味。估计是多少年没喝过这鸡汤了,大家嚷嚷着再来一份,可惜,由于我们是最后一批游客,就留了一份,没有多的了,现斩现烧时间来不及,只好作罢。还有一份清炒蔬菜,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原料,问了主人,他解说了,可还是没搞清,只知道是生长在水边的一种藤生植物,清脆爽口。对红鲤鱼大家动箸甚少,总觉得看比吃好,水中的红鲤鱼比桌上的红鲤鱼要生动。据主人讲,红鲤鱼产籽多,生命力强,生长快,能不吃它吗?可我们在感情上总有些抵触,只是嚐了嚐,想想还是虚伪。小方块的红烧肉口味地道纯正,油而不腻,香喷喷的。饭是用木桶盛的,江西的稻是双季稻,比起江南的米就有些糙口了,还有红米饭,好吃但万万不能多吃,要不然撑死你,说笑了。
饭后和这家主人聊天,守着这份偌大的家业,他农忙时下田,闲时也是旅游旺季,就在家中这样招待八方来客,也算是经商,在唯利是图,人心浮躁的今天,这家主人恪守的还是诚信待人,忠厚持家,在古宅的西墙上有读书晓起,经商暮归的字样,天井正堂上有一副徽州古宅常见的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便是读书,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