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舒怀一笑-个人文章】
母亲
□ 舒怀一笑
2010-04-11 19:47
收藏:0
回复:0
点击:4566
我管不住
想念娘亲的泪水
流着,流着……
就看到您昏暗的身影
梦醒依然的那栈油灯
专注着丝线
总穿不过针孔,是否
偶尔的划下头皮
才能补缝上深爱温情
我管不住
想念娘亲的泪水
流着,流着……
便看到您送别的身影
“大包是衣物,小包是干粮,钱带好,
处处要小心;多来信,接人待物要注意,
做个好人……”
千叮咛呀万嘱咐
那夜,您抱着儿子睡过的被褥
流着泪感觉着儿子的体温
我管不住
想念娘亲的泪水
流着,流着……
又看到了黄河边上
家乡的小镇
回家的路口
那是您的身影
寒风中纷乱的白发
渴盼而昏花的眼神
多少次把路人看成儿子
颤巍巍的迎上去
却失望的敲了敲拐棍
我管不住
想念娘亲的泪水
流着,流着……
便化作条条小溪
细语潺潺
一路深情
忽听得
一声千年的号子
浪花涌溅
已分不清 哪是黄河
哪是母亲......
附:我写《母亲》------初学者的感言
这些天一直盼着回家,想念父母亲,便上街给买了些衣物,过年带回去,不管怎说儿子会不会买,买的好不好,做父母就是穿不成、用不成也是心里最高兴的。就像我的女儿一样,看了我给他写的《写给女儿》,感恩的哭了一鼻子,也给我写了首《父亲》,虽然是书上或电脑上七拉八扯的,写的也真不怎样,但我心里却高兴至极,女儿还算有心人啊!为人父母不求回报,但愿得儿女对社会对生活有颗感恩的心足亦。
回来路上,随思几句思念之词:
我
管不住思念娘亲的泪水
月 如勾
风 在吼
衣 破旧
这冬天
正是回家的季节
便轻率的发在林子里论坛上,却得到残文老师最真诚最直接的指正:“典型的环境和气围沒有营造成,于是,让人有莫名其妙之感。个见!”
我不由面红耳赤,想想自己常爱所言“真诚”二字,然对自己父母之思念也如此草草,更是对文字的不付责任!草草写此三言二语,便敢放在论坛,这不是对天下母亲的大不敬吗!惶惶之下,便赶快正思而坐,并向文老发信以做悔思。
可从下午6点坐到晚上11点,或站立,或转圈,或跺步,或掩门而出,却又推门而进……一个字也没写出来,脑生疲倦,心怀茫然!
对于思念母亲的诗歌散文及其他形式文体,从古到今优秀的都好多好多,如再别立新意对我来说真的太难了!又不知写细点还是写大点,如只写自己的母亲似乎总有点小气和不足。如写大众些,让人一看之下,感觉哪就是写我们的母亲,但自己又哪能有这样好的文笔、胸襟和境界!……
也许是初学,也许是厚颜,先写点,写的不好在慢慢改,一天改不好两天改,一年改不好十年改,古诗便有“两句三年求,一呤双泪流”,人家大才人都这样,自己还胆怯什么。于是便开始立意,第一节便把妇孺皆知的“慈母手中线”这个意境表达出来。
我生在农村,娘亲油灯下的背影我是历历在目,深深在心,“线穿针孔,针划头皮”,这熟悉的动作永生难忘!(北方年龄大点人的都应懂的针划头皮吧,南方人我就不了解了。我们的头皮几天不洗就会生出油渍,哪个时代农家根本不可能天天洗头,所以在补缝衣物时便拿针偶尔的在头皮上一划,针尖沾点说是能穿刺光滑省力,渐渐的妇女们做衣缝被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还算顺利,一开笔就能把意思写到位了,虽不能说怎样怎样的好。
第二节想了好久好久,不知用什么样的意境表现,最后想到我十九岁出门工作时娘亲送别我时的情景,也想到天下母亲送别儿女们出门的情境,怎样不停的叮咛,怎样风中离别,挥手间孤立的身影。由其是写到“哪夜/您抱着儿子睡过的被褥/流着泪/感觉着儿子的体温”,我不仅失声痛哭,很久,很久……
这是真事的,哪是因为国家计划生育,母亲为我们偷偷抚养儿子,直到儿子八岁后我们才接走,后来回去母亲对我说的!当时我就直想哭可没让泪掉了出来,这次终于再也管不住了……我想我第一次出门时娘亲肯定也一样抱着我的被褥感觉着我的体温……
第三节犹豫很久,想过来想过去,不知取什么意境意像好,盼归是每个人心里熟悉的意境,可前人今人写过好多这样优美的句子,如要推陈出新,我实在有点,不是有点,是有很大的自不量力!可又要让人一看就能形成一个熟悉的思念的渴盼的意境,思来想去找不出来,叹息声声中只得用上这个,尽心把这意境写的真实完美,哪怕不行,以后在慢慢摸索慢慢改,写完三节,还觉不尽意,便又加了一句“我/从不管想念娘亲的泪水/我要看我哪最亲最亲的母亲。
擦干泪,洗把脸,感觉像完成了一个天大的任务,轻松、兴奋,都快凌晨却不瞌睡。不由再改改看看,最后上林子便给文老发信,看能否让文老提些建议意见,以便修改。
第二天,睡睡眼惺忪地等了一天,却没收到文老的来信,焦急、渴盼、慌慌,是不是写的不好,是不是深度不行,是不是让我自已改进,我也深知好的诗文是慢慢改出来的,也是时间的岁月积累来的,可是总掩不住哪种初学者的冲动!
到了晚上,我又细细看看改改,忽想,我老家在黄河岸边,黄河是中华之母亲河,写母亲怎把这样好的情与景忘了,自已不是想写的高一点宽一点大一点吗,这样好的意境怎可不用呢!如能用上,境界不是高了好多!重新审视,可又是写不出来,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终写的:
我
管不住想念娘亲的泪水
流着......
流着......
便化作条条小溪
细语潺潺
一路深情
忽听得
哪一声 千百年的号子
我终于看到河畔边上
哪年迈慈爱的母亲
浪花涌溅泪框
分不清
哪是黄河
哪是母亲
我把自己变作小溪,流向母亲,听得哪一声千百年来的黄河号子,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华夏的母亲……
我想到这个意境十分的不错,不论高度和广度,只是写的还欠缺,慢慢改吧,我已对我这个初学者充满信心!
两天来凝重的心情顿感轻松,但愿得娘亲能读懂儿子的心声!望眼星空,清凉透爽,不觉舒怀一笑......
作者签名: “为什么写诗” “因为我快乐” |